1976年7月28日,中國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帶發生了強度7.8級地震,無數生命停止呼吸,無數居民失去家園成為難民。
春霞園酒店就以圖文的形式帶您了解這段悲痛的歷史,一起來緬懷離開的人。
1976年7月28日當天的日曆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氣非常的炎熱,疲勞的人們終於抵不住困意,才緩緩睡去。
凌晨3時的唐山,似乎一切都和往日一樣,夜深人靜,大街上幾乎看不見行人。
53.8秒,地震發生了……
因為在晚上,所以很多人在休息,造成死傷人數非常多,突發的震感,使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發生於凌晨人們熟睡之時,使得絕大部分人毫無防備,24萬多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之中。
在地震減弱後,互相攙扶的,光著腳的人到處都是。男孩伏在屍體上哭泣,殘存的房屋還在倒塌,紛亂的情景讓人悲痛欲絕,但這些並不能阻擋解放軍同志與救援隊伍的信心。
在震後總共有30多萬解放軍官兵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先後進入唐山,參與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大批量的藥物,食品,衣物,建築材料等救災物資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斷的運往災區。
「解放軍來了,我們有希望了!」「救星來了!」……許多地震中的倖存者,他們看見解放軍,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強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自發的湧向街道兩旁,夾道歡迎前來救災人民解放軍。
救災部隊每天投入6萬多兵力,趕在入冬前建起了40多萬間簡易房,讓這些失去家園的群眾有個棲身之地。
在唐山老百姓眼裡,解放軍是他們至親至愛的親人。無論誰都會為之動容,都會不由自主的熱淚盈眶。
經過10年的重建,重塑了一座城市。簡易城市存在了10年,人們就是居住在簡易房裡,開始了唐山的重建。
唐山人在災難面前所凝結出來的「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後建設中支撐和引導唐山人民最終戰勝地震災害、重建家園的精神力量。
43年後,唐山這座從廢墟中崛起的城市,如今也成為了雙擁模範城市,但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我們的人生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