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叛逆不聽話,這是親子之間缺乏「情感引導」導致的後果

2020-03-06     莓果媽媽

一個兩歲的小男孩在廣場上跑來跑去,一不小心被路邊的磚塊絆倒,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會怎麼做?對孩子發脾氣,大吼一通,「我告訴你,以後再到處亂跑,就別出來玩了!我數三下,你自己起來!1、2、3……」

還是無視孩子的感受,「真有那麼疼嗎?男孩子要勇敢,而且你都這麼大了,還哭啊?」

或是用賄賂的手段,「不要哭了,如果你自己站起來,媽媽就給你買棒棒糖!」

也可能用懲罰的手段,「我一直跟你說,讓你慢一點,可你就是不聽,怎麼樣,現在摔了吧?你以後還跑不跑?」

以上方法分別代表四種教育類型:控制型、忽視型、賄賂型、懲罰型,這些教育方法正真真切切發生在你或者你的身邊,不知道你有沒有中招呢?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經常用這些方法,短時間內效果很好,可長期使用這些方法對孩子真的好嗎?缺乏情感引導的教育真的是在幫助孩子嗎?

與以上四種方法相比,「情感引導」更加充滿關愛,更符合邏輯與人性。兒童教育專家金伯利·布雷恩最早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理念,並受到教育專家和眾多家長的追捧,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情感引導」。

一、什麼是「情感引導」

1、傳遞、辨別與表達情感

情感引導是指向孩子傳遞情感規則,教會孩子識別情感並正確表達情感。父母教孩子認識各種事物,比如房子、玩具、貓咪等等,卻很少教孩子認識情感,比如什麼是「開心」,什麼是「難過」,什麼是「痛苦」,「情感引導」倡導家長教孩子識別各種情緒和情感。識別出情感後,教孩子正確抒發情感同樣重要,這不僅能夠促進親子溝通,增進親子關係,還能使孩子學會調節和排解不良情緒。


2、核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幫孩子認識情感、人際關係、社會行為和未知的世界。

3、本質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父母用手把手地訓練、支持和幫助,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父母允許孩子自由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不受約束、壓抑和否定。

「情感引導」重在從「情」出發,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自己,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甚至疏遠,只有找到親子之間「情感引導」缺乏的原因,父母才能對症下藥。

二、親子之間缺乏「情感引導」的原因

1、追求快速問題的速度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追求解決問題的速度,什麼方法最快、花費的時間精力最少,就用什麼方法,這種追求短平快的想法,只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負面影響。

2、繼承錯誤的教育方式

父母繼承了長輩的錯誤教育方法,用自己曾經接受的教育方式去養育自己的孩子,要麼過度溺愛或過度嚴苛,要麼忽視孩子的感受,極少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3、忽視情感的作用

父母曾經吃過物質匱乏的苦,所以特別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物質供給,卻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很與孩子進行溝通,不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物質可以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卻無法彌補情感空洞。情感的作用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忽略情感的教育只能養育出冷漠、叛逆、無情的孩子,作為家長,必須加強親子溝通,做好對孩子的「情感引導」。

三、如何做好對孩子的「情感引導」

1、播種

播種的目的在於提前告知,使孩子有心理準備。特定情況下,父母要提前告知孩子具體要求是什麼,讓孩子明白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提起給孩子「打預防針」,更能贏得孩子的合作。比如文章開頭的例子,父母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在外面玩耍應該注意什麼,分別在決定去廣場、出門前、到達廣場分三次提醒孩子,這樣孩子就會記住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雷區。

2、觀察判斷

父母要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判斷孩子的情緒狀態。小男孩摔倒了,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身體的疼痛、渴望被關注、尋求幫助,都是孩子的需求,孩子最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安慰,而不是訓斥、忽視、賄賂與懲罰,此時父母關切的問候,溫暖的雙手,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3、聆聽

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平等對話。父母應該蹲下來,和孩子保持平視,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當孩子摔倒,父母來到孩子身邊蹲下來,問問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聽聽孩子是心裡話,適時給予回應,這是難得的親子溝通機會。

4、反應情感

父母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問題,覺得什麼都不是事兒,而忽略孩子不是成人,因此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的感受。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5、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面對困難,父母不是要幫孩子解決,而是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父母試著引導孩子找到摔倒的原因,鼓勵孩子說出原因:在馬路邊玩耍,跑得太快。然後再問問孩子如何避免馬路邊玩耍,如何避免跑得太快,逐步指導孩子解決摔跤的問題。

養育孩子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學會和掌握的,需要每一位父母用心體會,用力實踐,用愛澆灌,願家長們都能用愛心和智慧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們,你在教育孩子時,使用過「情感引導」的方式嗎?把你的經驗和建議分享給更多的父母,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8u8snABjYh_GJGV2o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