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毛驢經常出現咬毛、掉毛的現象,除了正常的季節性換毛外,更多是與一些寄生蟲、真菌病及異食癖有關。季節性換毛驢並不會咬毛,而且舊毛退下的同時新毛會生長出來,而寄生蟲、真菌病及異食癖毛驢則會有咬毛的現象,而且常成片狀脫毛。今天小編詳細介紹一下毛驢咬毛的具體原因及其防治方案,希望對廣大養驢戶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1、寄生蟲
造成毛驢咬毛、脫毛的寄生蟲主要為體外寄生蟲,例如疥蟎、跳蚤、虱子等,這類寄生蟲叮咬毛驢的皮膚會使其產生較為強烈的癢感,毛驢便會通過啃咬、蹭牆等方式進行止癢,不僅會出現脫毛的現象,而且還會嚴重影響毛驢的休息、採食及正常生長等。
跳蚤、虱子比較容易觀察到蟲體,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而疥蟎只有0.2~0.5毫米不易觀察到,且發生疥蟎時易與體癬混餚。區分疥蟎與體癬的方法,體癬形成的脫毛呈圓形、橢圓形邊緣界線明顯,病初皮膚較少出現增厚現象,癢感也不如疥蟎強烈,而疥蟎形成的脫毛沒有明顯的形狀和界線,皮膚增厚形成皺褶,癢感較為強烈,用放大鏡可看到蟲體。
可給毛驢皮下注射(注意:不可肌內注射)伊維菌素用於預防體外寄生蟲,用量為0.02毫升/千克體重(伊維菌素有效含量10毫升:0.1克),在用藥時一定要嚴格掌控使用劑量以免毛驢出現藥物中毒。當毛驢發病時可用伊維菌素、雙甲脒、敵百蟲及辛硫磷等藥物按照說明配比溶液,進行噴體,間隔7天噴一次,一般用藥2~3次後症狀便會有所好轉。
對於體外寄生蟲除了用藥物進行防治外,更重要的是做好驢捨得衛生及消毒工作,並且需要讓毛驢多曬太陽,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體外寄生蟲病的發生。
2、真菌病
毛驢真菌病通常由小孢子菌、疣狀毛癬菌等引起,多發生於頭面部位,嚴重的情況下身體其他部位亦可發病。病初發病部位會出現脫毛,大小如一元硬幣,脫毛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癬斑會連在一起形成大片脫毛,到了後期患病部位還有有炎症表現,且出現皮膚增厚的現象。
治療時需要先將患處痂皮去掉,用碘伏或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之後可在患處塗抹抗真菌藥物,例如克霉唑或雙氯苯咪唑軟膏等,毛驢發病多且發病部位較多的情況下亦可採用灰黃黴素內服進行全身治療。真菌病治療起來較為麻煩,至少要連續用藥5~7天才可以,之後視情況下再次用藥1~2個療程。患處出現炎症表現的情況下,還需要用紅黴素軟膏塗抹進行抗炎。
當驢群出現真菌病時,一定要加強驢舍內的衛生消毒工作, 每天把驢舍內打掃乾淨,並用過氧乙酸、百毒殺等進行交替消毒。
3、異食癖
毛驢在換毛季節更容易出現異食癖,毛驢換毛期間需要的胺基酸、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更多,加之當前青綠多汁飼料仍比較匱乏,當所需營養不能得到滿足時毛驢便會啃咬自己或其他毛驢的毛來補充所需的營養。開始可能僅有一兩頭出現吃毛的現象,隨著其他毛驢的毛被吃掉同樣需要營養來用於毛的生長,吃毛的毛驢便會越來越多,時間長了便會形成癖好即便營養得到補充仍會繼續吃毛。
一定要注意飼料的搭配,除了需要草粉、玉米、豆粕、麥麩等原料外,還需要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預混料、食鹽、胺基酸等,以為其生長補充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對於已經出現異食癖的毛驢,除了注意飼料搭配外,還可以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並對其行為進行矯正,例如看到驢吃毛後進行呵斥或者單獨栓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1SJLHEBnkjnB-0zul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