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不肯交出天下第一的《蘭亭序》,唐太宗也沒辦法,最後演了一場離奇的騙局

2019-09-23     河北好書

王羲之是東晉最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跡,均成為稀世的珍寶。其中的《蘭亭序》更是珍寶中的珍寶。關於王羲之的《蘭亭序》,流傳著許多離奇的故事。唐太宗為了得到《蘭亭序》真跡,不惜使用計謀,才從辨才和尚那裡「騙」來這件寶貝,最後辨才鬱鬱而終。

王羲之畫像

《蘭亭序》真跡被藏在臥室房樑上

貞觀年間,唐太宗在處理政務的閒暇,專心研究、練習書法,臨摹王羲之的真草書帖,將王羲之的字帖幾乎全都搜求購買下來,只是沒有找到《蘭亭序》。他到處尋找,才得知在辨才和尚那裡。辨才是智永和尚的弟子,他在臥室的房粱上鑿了一個洞,用來收藏王羲之書寫的《蘭亭序》。

唐太宗

唐太宗於是下聖旨調辨才作宮內道場的僧官,給的待遇十分優厚。過了幾天,借閒談的機會,問到了《蘭亭序》,用盡了各種辦法,辨才堅持說,從前侍候師傅時確實見過《蘭亭序》,自從師傅去世, 又經喪亂,已經不知失落到哪裡了。

於是,唐太宗就讓辨才回到越州(今浙江一帶)去了。 後來又多方探尋查找,都說仍在辨才那裡,太宗又下旨召辨才入宮,重新追問《蘭亭序》的下落。這樣反覆了三次,辨才還是不肯把《蘭亭序》拿出來。

「硬攻」不成,唐太宗想「智取」

唐太宗對親近的大臣說: 「對右軍的書法,我特別的喜愛,他留下的墨跡,沒有趕得上《蘭亭序》的,能夠見到它,是我夢寐以求的事。辨才和尚已經老了,假如能找到一位有智謀的人,設個計策一定能找到《蘭亭序》。」

尚書左丞僕射房玄齡說:「我聽說監察御史蕭翼,很有智謀,可以擔當這項使命,必然能找到《蘭亭序》。」唐太宗就召見了蕭翼。蕭翼說:「假若以官方使者的身份前去,是沒有可能找到的,我請求私下到那裡去見他,但需要有王羲之父子的其他字帖三四件。」太宗按照他的要求給了幾幅字帖。

房玄齡

蕭翼換上了普通的服裝,到了洛水(今河南洛河),搭乘商船,來到了越州。又換上黃色長衫,衣服寬大而又破舊,像一個書生的樣子。傍晚到了辨才所在的寺院,沿著長廊觀看壁畫。經過辨才住的院子,二人談得很融洽。當晚辨才就留蕭翼在寺中,拿出果品招待他。

二人說文談史,下棋作詩,彼此唱和,相見恨晚。這一夜過得非常愉快,第二天蕭翼才離開寺院。臨走時,辨才說:「先生有空就再來吧!」以後蕭翼就帶著禮品去赴約,興致來了就作詩,這樣聚會了四五次,二人盡興賦詩,感情融洽得不分彼此。

見到真跡,蕭翼故意說是偽作

過了將近一個月,蕭翼把曾祖梁元帝親筆書寫的《職貢圖》拿給辨才看。辨才讚嘆不已,因此就談起了書法。肅翼說:「我以前經人傳授,先學習二王的楷書,所以從小就喜愛書法。現在我還隨身攜帶著幾幅書帖呢!」辨才聽了高興地說:「明天來的時候,把書帖帶來讓我看看。」

第二天蕭翼按約把字帖拿來讓辨才看。辨才仔細地看了好半天,才說:「這倒確實是二王的手跡,但還不是最好的。我有一幅真跡,可不同一般。」蕭翼問:「是什麼帖?」辨才說:「是《蘭亭序》。」蕭翼笑著說:「經過幾次戰亂,真跡哪能存在呢? 一定是臨摹的偽作吧!」辨才說:「這是我師傅在世時珍藏的,臨死時親手交付給我,來龍去脈清清楚楚,哪能有錯呢?明天你可以來看看。」

第二天蕭翼來了, 辨才把《蘭亭序》 從房梁的洞中取出來。蕭翼看完,故意挑毛病指缺點地說:「果然是偽作!」二人爭論了好久,誰也說不服誰。自從把《蘭亭序》拿給蕭翼看以後,辨才再沒有把它放回到房樑上,並且還把蕭翼帶來的字帖,一起借來放在桌上。辨才這時都80多歲了,每天都照著字帖在窗下臨摹數遍。

從此以後,蕭翼經常出入寺院,辨才的弟子、小童對他也不再有什麼猜疑。有一天辨才應邀到本縣汜橋南的嚴遷家去吃齋飯,蕭翼就私下來到辨才的房前,對小童說:「我把手帕忘在桌上了。 」小童給他開了門,蕭翼就從桌上拿走了《蘭亭序》以及他從宮中帶來的二王書帖,並派人去找辨才。

等到二人見了面,蕭翼告訴辨才:「我是奉旨來取《蘭亭序》的,《蘭亭序》 現在已拿到了,所以喊禪師前來告別。」辨才聽到這些,昏倒在地,很久才甦醒過來。

《蘭亭序》真跡去向成謎

蕭翼快速向京城進發,到了長安,奏明了皇帝,太宗非常高興,認為房玄齡舉薦得人,賞給他錦緞1000匹。提升蕭翼為員外郎,升為五品,賞賜他銀瓶、金鏤瓶、瑪瑙碗各一個,裡面都裝滿了珍珠。 還有皇帝馬棚中的駿馬兩匹,並配有珍寶裝飾的鞍轡,另外還賞賜住宅和田莊各一處。

太宗起初對辨才秘藏《蘭亭序》不獻出來很是生氣,但可憐他年歲大了,不忍心懲罰他。還賜給他布3000匹,谷3000石。 辨才不敢把這些財物自己拿來使用,就用它建造了一座三層寶塔。辨才由於受驚嚇得了重病,過了一年多就死了。

昭陵

後來《蘭亭序》成了太宗的隨葬品,埋入了陵墓,從此自人世間消失。如果這一傳說屬實,還真讓人們看到了一線希望。畢竟太宗昭陵還沒發掘,也許會有一天,《蘭亭序》能復歸人間。還有一說,五代有人曾盜掘唐太宗昭陵,攫取墓中寶物。果真如此,《蘭亭序》真跡恐在劫難逃了。

文/摘編自《文物的故事》(王天紅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waaZW0BJleJMoPMgD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