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懂就請教老師,但你告訴過孩子問老師的方法嗎?

2019-06-13     愛學新課堂

成功無捷徑,學習有方法!我是愛學新課堂,每天分享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經驗!

之前愛學老師跟大家聊了如何跟不喜歡的老師和睦相處。既然老師是陪伴我們成長的人,那我們到底該如何老師發展良師益友呢?請教老師不是單純的拋個不懂的問題過去,然後等著答案就完事了。問題其實是個思考的過程。在思考的過程中相當於把自己的知識點邏輯全都梳理一遍。

這裡我給出的建議是在請教前一定要準備好這3個東西:小本子、1支筆和1個小時。

先來說小本子。小本子有個作用,一個是先把自己不懂的問題知識點,以及邏輯混亂的地方記錄下來,在向老師提問的過程中可以逐條提出,避免遺漏,也節省了下次想起來又吭哧吭哧跑過去問一次,老師當然不會拒絕你具體問,但是你想起來跑去問一個問題,想起來跑去再問一個,再來回的路上一直耽誤了不少時間吧,這樣效率就會很低。

小本子,第二個作用就記錄老師的解答。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時我們可能腦子裡記得很清楚,時間一長,功課一多要一直不忘記是很難的。在記錄老師的解答過程中不用每個字都記錄下來,只需要把一些需要用到的知識點和解題邏輯記錄下來,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了。

一支筆顧名思義啦,不帶筆只帶小本子的話,自己都覺得很傻很可愛啦。另外請教老師問題的時候啊,跟自己做個約定保證至少有一個小時。不是說超過1個小時就意味著能解除你所有的疑惑,而是在問問題的時候儘量讓老師,幫你把問題相關的知識點全都再梳理一遍,也是給自己多一次複習鞏固的機會。

提問題也跟老師講課是一樣的性質,以點出現,再畫成面,構成體。而要做到這樣的深刻有效提問,短時間內還是無法保證的,所以我建議給自己定一個小時,而且至少每周一次,養成習慣。既讓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也讓老師在幫自己又上一次免費課,還多了讓老師了解自己的機會,一舉三得,何而不為呢。

請教前,先梳理自己的知識盲點和問題清單。

在提問的時候,為了能夠讓老師更一針見血的看出你的知識盲點,對症下藥,我們自己也要提前把知識盲點,弱點整理出來,最好自己也能在腦海里,有個輪廓,比如自己在做作業或者做課外題的時候,發現道題不會做,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公式自己解題。把它記錄下來,再註明什麼時候該用此公式解題, 是否自己對公式理解透徹了, 公式對應的核心概念是什麼?這些概念還有什麼應用場景呢?

這樣提問下來,想不把這個概念和知識點弄明白都很難。還有就是,再問的時候啊,最好能標明問題的出處來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老師比你更能想到這就是想考你什麼。

比如你問老師幾何題,老師也會花時間思考這樣題是在考哪個知識點。但是如果你跟老師說,這道題是我們上個單元測試卷上的題目的話,老師立馬就會想到,上各單元主要是考梯形的面積,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幫你找出問題所在。幫老師節省時間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幫你自己節省時間。當然在請教時,要克服心理障礙,刨根問底。

《論語》裡面曾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問問題,千萬不要怕老師覺得自己笨,想想看,如果你非常聰明,什麼都懂那還需要老師幹什麼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師存在意義,就是因為人不是天生什麼都懂的,所以在提問的時候千萬不要淺嘗輒止,要刨根問到底。如果能把老師都問住了,說你的思考,是真的有價值了。

特斯拉

比如物理課學到電學的時候,然你不太懂直流電。首先,你可根據問題問老師直流電是怎麼定義的,你大概了解之後,可以去問直流電的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這時候你就相當於把愛迪生的偉大事跡回顧一遍,順便再把二次工業革命也分析了一次。更深層次是,如果你能繼續思考之後的有什麼弊端的,能通過什麼方式加以改良呢?接著就引申出了交流電,然後知道了愛迪生和特斯拉的直流電和交流電之爭。了解這些故事有什麼用呢?這樣做呢能夠幫你把對知識點記得更加牢靠。

而這就是我在記憶方法課提到的故事串聯記憶法,當你在了解了這些之後,再回到題目中去問老師,這道題運用場景,如果用交流電又會發生什麼呢,交流電的應用的例子有哪些呢?在經過老師解答之後,你會發現你可能連無線通信電報的原理都弄懂了。這樣追問下去,關於電學裡的方方面面,你都了如指掌,這樣運用起來才會融會貫通。刨根問底,老師不僅不會覺得你笨,反而會覺得你是個愛思考,會思考的同學,一個知識點就讓自己跑在其他同學前面了,所以必要的時候我們一定是要不耐煩的,以點帶面,舉一反三。

而在對老師請教後,老師的評估環節必不可少。

請教老師後,不要掉頭就走,除了說謝謝以外,記得要讓老師給自己的現狀做一個簡單的評估。這個簡單評估周期時間不用太長,近一個星期的學習情況就好了。通過老師對自己近一周的評估,我們才好判斷自己究竟是退步了還是進步了,不然悶頭苦學,萬一跑偏了,離目標只會越來越遠。

評估完尤其讓老師指出自己當下還存在的知識弱點盲點,請老師推薦可以幫助練習和鞏固的其他習題資料,因為在一對一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老師注意力與思考力也都集中在你一個人身上,這其實就相當於是在讓老師為你自己的人生打造一套戰術,這樣的好機會可千萬不要錯失。

其實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只要同學們求知慾強一點,積極主動一點,你們就可以和老師這樣相處的。

關注學習方法的家長或同學們請關注我,我們明天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fBTGWwBmyVoG_1ZnQ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