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進入鐵器時代的帝國-西臺帝國的崛起與沒落(上)

2019-11-27     思究錄究

上古青銅器時代到鐵騎時代,在安納托利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一帶,曾經存著一個強大的帝國—西臺帝國,西臺帝國是人類史上最早使用鐵器的文明,它的文化深刻的影響了希臘的文化,希臘的神話乃至如今歐洲人的語言,都可以找到西臺帝國遺留的痕跡。雖然他的知名度不如埃及和亞述,但是它的影響確實不可忽視的。

西臺十二個掌管戰爭的神

那為什麼這塊兒敵方會產生一個強大的文明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安納托利亞的地理情況,安納托利亞一邊是覆蓋著白雪的群山巍巍,另一邊則是地里有許多巨岩的平原,這裡不像兩河流域或是尼羅河流域一樣適合農業發展,所以人口不多。但是這裡盛產金屬礦石,尤其是銅礦和錫礦,這兩種礦石在青銅時代是合成青銅器的主要原料。同時這裡也蘊藏著豐富的鐵礦。此時的安納托利亞分散著許許多多的聚集點或貿易城市,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有亞述的先民來到安納托利亞開闢了一個叫做卡奈什(Kanesh)的貿易聚點。這些城邦和據點,靠著金屬貿易生意迅速積累了不少財富。有了財富的積累,也就有了創造權力的條件的基礎,安納托利亞先民們開始進行了第一次從城邦國家走向帝國的嘗試。

西臺時期主力及僕從國軍隊示意圖

公元前1850年左右,庫薩拉城的首領皮卡那(Pitkhana)占領了卡奈什,皮卡那死後,其子阿尼塔(Anitta,1780-1740BC)不知何故與領邦哈圖薩(Hattusa)開戰了,阿尼塔的軍隊保衛了哈圖薩之後,阿尼塔分兵進攻靠近黑海的城市扎帕(Zalpa),成功拿下扎帕後繼續參與圍攻哈圖薩,由於那時候的攻城技術不是很發達,所以圍城時間異常的長,雙方都有較大的傷亡。破城之後,氣急敗壞的阿尼塔殺光了哈圖薩的居民,焚毀了城市,並詛咒誰在這個地方建城都不得好死。後來,阿尼塔又想將隔壁的普魯珊達吞併(Purushanda),普魯珊達王明白自己實力弱小,若與阿尼塔開戰無異於雞蛋碰石頭,便開門投降。阿尼塔非常高興的保留了普魯珊達國王的象徵性王位和財富。

西臺陶器

阿尼塔的生平事跡被記載在西臺帝國遺蹟的石板上,這份石板,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最早的用印歐語系寫成的記錄性物件。阿尼塔死後,他的帝國隨即解體覆滅,安納托利亞人第一次嘗試創造帝國就以失敗告終。阿尼塔創立的國家甚至名字都沒留下記錄,只是西臺人把阿尼塔當做他們的祖先,所以有的學者也認為阿尼塔是第一位西臺國王。

西臺首都哈圖薩遺址

儘管阿尼塔對哈圖薩下了各種慘烈的詛咒,但是百年之後,庫薩拉的居民,在他們首領的帶領下,占領並重建了哈圖薩,這個首領宣稱自己是阿尼塔的後人。為什麼在這種高度迷信的時代,他們會選擇這個曾被祖先下過惡咒的城市,也許是因為哈圖薩建立在高地平原之上,可以有效阻擋周邊的民族入侵,是天然的防禦工事。畢竟自己的祖先到處毆打鄰居,結仇肯定不少。

哈圖薩的守衛

重建哈圖薩之後,這個首領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哈圖西里一世(Hattusili I),意為來自哈圖薩的人。於是,安納托利亞先民開始了他們的第二次帝國之路,但這一次,他們正式把自己的國家命名為西臺帝國,哈圖西里一世大概是對其他周邊幾個城市宣稱這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是西臺帝國的固有領土吧,總之,他在位的時候迅速恢復了阿尼塔時期的版圖,並且向南方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推進。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北方,西臺人遭遇了第一個非城邦國家,富饒的雅木哈德(Yamhad)。這個國家地處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與地中海之間,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與安納托利亞、地中海等地貿易的必經之地,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人如果要走陸路貿易也必經雅木哈德,它的首都名叫哈拉布,也就是今天的敘利亞阿勒頗。

攻城中的西臺部隊

第一次遭遇非城邦國家自然需要一點策略,哈圖西里沒有選擇直接進攻阿勒頗,阿勒頗有高大的城牆和重兵把守,所以哈圖西里決定先進攻布哈拉左邊靠近地中海的重要貿易城市阿拉卡(Alalakh),雖說這是一個重要貿易聚點,不過哈圖西里決定將它摧毀,這樣就不需要派遣額外的人手去占領和管理城市,因為要與雅木哈德對決他必須保證自己有充分的人手。之後哈圖西里又派人包圍了哈拉布右邊的城市卡徹米什(Carchemish),打算拿下卡徹米什之後對阿勒頗在地理上形成鉗形夾擊。但是正當一切計劃順利進行的時候,西臺帝國後方的阿扎瓦遊牧民,哈圖西裡帶著少部分人回到國內並通過談判的方式讓阿扎瓦人停止了進攻,然後又返回繼續對雅木哈德的攻勢。結果哈圖西里在返程途中去世。

西臺輕步兵

去世前,他指定了他的繼承人,他未成年的孫子穆希里,結果這個時候,他的兒子們和女兒們都炸鍋了,為什麼會選擇一個既沒有戰鬥經驗,也沒有管理國家經驗的小孩來掌管國家大權。自然,哈圖西里死後各個兒子就開始為爭奪權力打了起來。穆希里雖然是個未成年的青少年,但是他卻在這段時間展示了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氣,這也許也就是為什麼哈圖西里會選擇他繼承王位的原因吧。穆希里趁著家裡大人們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暗中聯繫擁護哈圖西里一世遺願的將軍們,並集結了兵馬,將叛亂的王公貴族逐個擊破。在整頓了國內秩序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他爺爺的遺願,征服雅木哈德王國。

穆希里集齊重兵猛攻哈拉布,並洗劫了哈拉布,富饒雅木哈德王國的首都陷落之後被穆希里所劫掠的財富不僅能夠補充他這次戰爭的開銷,甚至能讓他在打造一支同等規模的軍隊。之後整個雅木哈德只剩下卡凱米什一個孤城。

西臺戰斧

好運在這個時候再次降臨到了穆希裡頭上,他聽說巴比倫王國在漢謨拉比王死後逐漸衰敗,四分五裂,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浮現了出來—進軍巴比倫。許多將領都認為穆希里打算去進攻一個1500公里以外的自己對其一無所知的地方簡直是腦子燒壞了,然而穆希里真正的用意是想用這次行動為打出西臺帝國的名聲。於是穆希里用從雅木哈德劫掠的金錢打造了一支船隊,在公元前1595年沿著幼發拉底河南下到達巴比倫並成功攻占了巴比倫,巴比倫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宗教的中心,它的大神殿堆積了來自各個地方的貢品,而西臺帝國的宗教則與他們不同,所以穆希里肆無忌憚的搬空了巴比倫,並急忙撤軍返回了西臺帝國。

押送戰俘的西臺部隊

為什麼穆希里不占有這座當時最繁華的城市呢?有幾個原因,一.這其中他可能與巴比倫北面的加瑟特人達成了某種協議,雙方共同進攻巴比倫,財寶歸西臺,地盤歸加瑟特人,因為西臺人前腳剛走巴比倫就被加瑟特人接管,而加瑟特人則對巴比倫占領了幾百年之久。二,巴比倫位置太遠不方便管理。三,也是最重要的,在他外出的時候國內一些貴族計劃陰謀企圖推翻他的統治,然而當他回國不久後他還是被他的兄弟刺殺身亡。

西臺重步兵

公元前1560-1525年,這段期間是西臺帝國的「短命王」時期,一共有四位國王上台又被刺殺而死。這段期間穆希里所積累的財富被揮霍一空,不僅西方的阿扎瓦人開始劫掠西臺的領土,北方的卡什卡人也開始劫掠西臺帝國的北部邊境。直到1500年,鐵列平(Telipinu)上台了,他雖然不是一位在戰場上揮斥方遒,衝鋒陷陣的國王,但他卻有者精明的政治手段,不僅通過政治手段遏制了阿扎瓦人和卡什卡人的進攻,而且還首先規定了西臺王位繼承順序,王位必須由王后的長子繼承,如果王后無子,則由次妃之子繼承王位,如果其他妃子沒有兒子,則由王后女兒的駙馬繼承王位。,防止以後國王一死,各個王子便扎堆內戰的局面,這一時期西臺帝國國內雖然沒有開疆擴土,但是經濟穩定,民生良好。鐵列平的另一個功績就是完善了西臺的原有法律,限制了酷刑,更多的是保護西臺底層民眾的利益。

壁畫上的西臺步兵

公元前1450年,圖哈利亞一世(Tudhaliya I)繼位,這段時間阿扎挖人再次從西邊襲來,而南面的胡里安人建立了強大的米坦尼王國,米坦尼王國在歷史上曾把埃及人按在地上摩擦,他們自然不會放過一切為自己獲取利益的機會。開始的時候正面與西臺帝國發生軍事衝突並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因為米坦尼帝國面對西臺重步兵和西臺戰車是否能確定取勝也沒有十足把握。首先他們通過軍事手段吞併了西臺周邊與西臺通好的小國家,之後他們轉而支持西臺邊境城市的叛亂,在叛亂被鎮壓之後米坦尼帝國又私通西臺帝國西面的阿扎瓦人讓他們從背部進攻西臺,但是圖哈里亞一世迅速擊潰了阿扎挖人,並陳兵邊境與米坦尼軍對峙,但是雙方都沒有輕舉妄動,最終和平撤軍。西臺帝國為何會對三番五次挑釁自己的米坦尼人這麼輕易撤軍呢?因為西臺帝國想儘量避免會讓自己損失重大的衝突。

稱霸近東的西臺戰車

這裡插足說一下西臺帝國的軍隊。縱觀歷史,西臺人由於生活在安納托利亞那塊在古代來說是貧瘠而艱苦的地區,所以他們本來人口也不多,軍隊也是走精兵路線,西臺和亞述人一樣擁有一支自己的常備軍,而這支常備軍則有許多成員都是從帝國北部的卡什卡部落中招募的成員,西臺皇室在與卡什卡蠻族長期交戰的過程中看中了他們不畏艱苦、作戰勇猛的特性,但是皇室並不完全信任這些卡什卡人,他們的行動有許多限制,甚至不能進入自己駐軍轄區的城市。西臺人還會從戰俘中挑選作戰武藝高超的俘虜讓他們加入西臺帝國的軍隊。同時,西臺人也會將攻城後的居民遷移到帝國內陸,儘可能的同化他們,比方說西臺帝國的子民有個外號叫千神之民,西臺人也會充分尊重被征服者的宗教信仰,把他們的神加入自己的神殿,所以西臺人的軍隊其實是一支由多民族組成的部隊。

西臺軍隊通常會把來自同一地區的士兵編入同一個部隊,部隊指揮官也會從這樣不僅方便部隊的管理也可以增加隊伍的士氣,由於西臺本身就量產各種金屬礦石,所以西臺人的武器和盔甲在青銅時期一直都處於上乘水平,這些安納托利亞的先民也特別擅長打硬仗。其中西臺戰車是那個時代最精銳的戰車,西臺戰車把一般的戰車做了改進,將車輪的車軸放到車廂的中間,加大了車廂的空間和穩定性,這樣就使戰車能夠容納更多的空間,有更強的衝撞力,當時的戰車普遍是兩人駕駛,而西臺戰車則是三人,駕駛員、弓箭手,還多了一個矛盾手,所以西臺除了提供遠程火力以外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沖入敵陣衝擊對方的陣線。西臺人的戰車一年中有216天都要嚴格訓練,你不僅僅是會射箭就能在戰車上biubiubiu,你還得學習如何在戰車加速,急轉彎,跨過障礙物,顛簸的時候準確的射擊敵人,還要學習三個隊友間的相互配合,不同於其他同時期只用於提供遠程火力的戰車部隊,如何結陣衝鋒也是戰車訓練的項目,不僅有白天訓練,還有夜間訓練。這樣高強度的訓練造就了當時最強大的戰車部隊。

西臺戰士

由於人口較少所以西臺人在作戰的時候會儘量避免陷入拉鋸戰和圍城戰,而是通過對周邊村莊劫掠、焚毀農田等方式,迫使對方失去補給或人民,被迫進入開闊地面與西臺軍隊正面作戰,但是在強大的西臺戰車面前,許多敵人甚至在西臺步兵沒上場之前就被沖得四處潰逃。即使沒有被西臺戰車擊潰,他們還要面對強悍的西臺步兵。國王則會在「黃金之矛」和「穆什基」兩支親衛隊的保護下親臨前線參與作戰提高士氣。必要的時候國王也會拔刀殺敵,這是西臺帝國的傳統,在王子很小的時候父王就會帶著他們上前線學習,十六七歲掌兵對於西臺王室來說不是一件什麼稀奇事。在西臺人的信仰里,西臺的風暴之神在作戰的時候是沖在軍隊之前,而西臺軍隊必須奮力追趕風暴之神,以求獲得最大的BUFF,所以一旦短兵相接,敵人將會面對野豬一樣的西臺軍隊往前橫衝直撞。

訓練中的西臺戰車

暫時平息了與米坦尼人的軍事衝突之後,圖哈里亞一世開始著手收復曾經征服過的雅木哈德王國的領土,而這一次,他們選擇不戰而降。重新獲得商貿資源收入的哈里亞一世決定找米坦尼人好好算算帳,便從米坦尼帝國西北方攻了進去,並接連兩次取得勝利。但恰恰在這個關鍵時刻圖哈里亞一世迎來了生命的終點。

繼承圖哈里亞一世王位的是他的長子阿努旺達一世(Arnuwanda I),這個時候卡什卡人再次從北方向下入侵了西臺帝國,阿努旺達被迫兩線開展,處於膠著狀態,但至少阿努旺達能夠守住固有領土。

可是到了他兒子圖哈里亞二世繼位的時候形勢全面惡化,西面的阿扎瓦人也對西臺帝國發起進攻。這時候的西臺帝國除了南面靠海一面沒有敵人外幾乎全線開展,西臺人人力短缺的弱點一下子暴露了出來,雙拳難敵四手,就連首都哈圖薩也被劫掠一空。城市與城市聯繫被切斷,軍事力量四處分散,四面八方全是敵人,國王已經失去了號令的能力,西臺帝國形同滅亡,但是在國王和他兒子的努力下,最終讓危機解除,欲知後事,請看下回分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ZWRCm8BMH2_cNUgxL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