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歷史:3M防塵口罩最初可能來自胸罩專利

2020-02-09     技術力量


武漢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口罩一隻難求,網絡上陸續出現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創意。其中就包括上圖的這位大爺,由於家裡缺乏口罩,只好將女士胸罩當做口罩進入超市購物了。

其實,這位中國大爺並非突發奇想或者心理變態,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3M就申請了可以用於外科手術口罩為用途的女士文胸專利。


美國3064329專利圖

這項代號3064329的美國專利是由3M公司的兩名發明者,沃爾特M.韋斯特貝格(Walter M.Westberg)和小派屈克H.凱里(Patrick H.Carey)在1959年8月19日申請,1962年10月20日正式獲得批准。它概述了胸罩作為該工藝的主要產品,並附帶了圖紙。該專利還提到了其他可能的用途,包含模製服裝,肩墊,拖鞋和外科口罩。這項專利確立了3M公司在熱成型方法方面的專利主張。


3M 8710口罩

世界上第一個一次性的口罩也是由3M發明的。這裡說的一次性,是指一次性使用,免維護。1970年,美國礦業局首次批准了這種一次性口罩。實驗證明,這種口罩可以過濾掉1.2微米的煤塵。

此後,這種口罩的名稱在美國不斷發生變化。從一次性呼吸器變為單次使用呼吸器,一次性口罩,最終變為現在的免維護口罩。然而,這類口罩最合適的術語應該是「過濾面罩」,因為在過去幾十年,口罩的過濾介質與效率均有所提高。


口罩的糖精霧定性測試法

然而,如何對一次性口罩進行精確的密封過濾測試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題。1982年,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QSHA)採納了由3M公司專門為一次性口罩開發的「糖精霧定性」測試法。這種方法使用糖精溶液氣霧劑對佩戴口罩的人員進行噴霧測試,使用測試人員的味覺或嗅覺或對刺激物的反應來檢測進入口罩的物質泄漏。後來,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又採用了另外三種物質進行口罩的定性測試:聞起來像香蕉的乙酸異戊酯;醫用苯酸苄銨醯胺,如果口罩過濾效果不佳,這種物質會在測試人員口中留下苦味;刺激性煙霧,口罩效果不好可能引起咳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IHAKnABjYh_GJGVNb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