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自古如此,因此,老實人被欺負,好像是順理成章的事。
這年頭,有誰想當「笨蛋」呢? 又有誰想當「壞蛋」呢?因此,既沒有人想讓人家說自己「不老實」,也沒有人想讓人家說自己「太老實」。因此,既不要太老實,又不要太不老實,實行中庸之道,便成了大多數人的人生選擇了。那麼為什麼不做老實人?以及如何打開成功老實人的枷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
(1)老實人總是被忽視。老實人在群體中基本上處於一種不受重視的地位,沒有什麼實際影響力,也很難出類拔萃成為領導者。老實人的這種生存狀況與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是分不開的。首先,老實人不善於表現自己,自己的優點與能力常常不為人所知,給人的印象很平常,所以很難引起他人的重視。其次,老實人不善於為自己的長遠發展謀劃和爭取利益,實力跟不上。即使是有自己的看法也很難產生影響力,有多高實力就有多大的發言權這是人類一切外交行為中最基本的一條定律。再次,老實人不懂得運用也沒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手腕,在處理各種關係上原則有餘、圓通不足,很難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也不容易使自己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人。最後,老實人不加入任何的利益團體,也缺乏給別人帶來實惠的能力,而給別人帶不來好處的人在整個利益關係的鏈條中就要處於不被人重視的地位。
(2)老實人更容易吃虧。老實人在群體中沒有什麼地位,在利益分配過程中就沒有什麼發言權,只能被動地等待組織或其他人的安排。現實利益畢竟是有限的,而人們對利益的需求又是層出不窮的,所以,老實人常處於一種任人宰割的地位,別人吃肉他喝湯,甚至連湯都沒有。如此循環往復,老實人便會陷入一種利益的惡性循環,實力越來越弱,地位也越來越低。
提高老實人的地位,根本方法只有一條:了解自己的缺點,努力壯大自己的實力。而實力不是靠恩賜所能得到的,它必須靠我們自己積極的努力去主動爭取。以下是老實人的15個枷鎖,它可能是阻止老實人成功的因素之一,對照一下自己有幾條符合。
不論老實人是否具有以上所有缺點,但了解總不是壞事,因為迴避惡習是每個人的責任。老實人要想在群體中確立起自己的地位,就必須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方法實現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我們激勵老實人,就是要促成這種轉變的快速實現,使老實人不再成為社會最底層也是最受忽視的人。那麼如何促成這轉變呢?除了上面描述的性格缺點,還要轉變對成功的態度。
不要把成功看得太神秘。
關於成功的話題網上的學者已經談了很多,在這裡我想說,請不要把成功看得太神秘。按照老實人的說法和思維,總是把成功看得很莊重很非凡,這就把成功與老實人的距離拉得很遠。為什麼老實人總把成功與自己的距離拉得很遠,而看不到成功也屬於他們?關鍵是對成功的標準看法不同。老實人所謂的那種成功標準,只是少數讀過很多書,或受過特殊訓練,具有特殊能力的成功者所確定的。出於對成功者的敬畏,出於成功者巨大的影響,他們所制定的成功標準也就成了老實人對成功的看法,壓抑老實人對成功的信心。
因此,我要呼籲改變這種思維,更換關於成功的標準。我希望用全新的觀念,讓大眾自己為自己確定自己的成功,比如做個好人、好父親、好丈夫、好職員、好的勞動者……做一個能使一家人過上幸福日子的好家長,在5年或10年時間裡建立一個擁有幾十萬元的小康之家,或做個有點成就的小名人……
這難道不是成功嗎?我們應當很自豪地說:是的。因為這時候我們已經有了充實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並且得到了社會的尊敬和讚美。事實上成功就這麼簡單,它不過是一種做人的感覺。我們為什麼總把成功看得那麼神秘化、學術化和神聖化呢?只要把成功的標準確定得大眾一點、世俗一點或普通一點,更多的人就會有信心。實際上,成功既屬於少數傑出人物從事的大事業,也屬於大眾的普通生活。成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人人都可以達到那種境界。
本文內容來源於水中魚著《做人不要太老實》。由心理學愛好者投稿,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作者修改刪除。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收藏好並轉發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一起受益!心理學說, 普及健康心理學知識,專業心理師一對一幫你解析心理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