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開學整整一個月了,兩個孩子在學校的整體表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唯一讓我有點擔心的還是他們的英語成績。
尤其是女兒,沒有經歷學習英文字母這個階段,開始接觸英語就是背誦長句子,這很困難,我自己也知道,學好英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看著孩子吃力的樣子,我始終有點心急。
那天早上,女兒很早就起來了,在背誦英語課文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完全是靠死記硬背,背誦的過程很辛苦,於是,我決定將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經驗傳授給她。
女兒在朗讀英文的時候根本不理解每一句話所代表的中文意思,而且單詞也不熟悉,我要求她在朗讀的過程中記住每一句英文所對應的中文,然後讓她在課本上每句話的旁邊備註上中文意思。
我覺得在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後再背誦就會簡單很多,因為這是我讀書時候的經驗。
雖然我只讀到初中,但是當年英語成績還是不錯的,所以我想當然地覺得自己的經驗是有用的,我不僅這樣要求女兒,同時也要求兒子這樣做。
那天早上送孩子上學的時候恰巧遇到了兒子班主任,簡單的問候之後談到了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當聽到我要求女兒備註英語課本里的中文翻譯時,她笑著對我說:
「不要讓孩子這樣記,千萬不要,其實,這是很多家長的一個誤區!」
我不解:「在理解了中文意思後再背誦不是可以幫助孩子快速記住嗎?」
老師耐心地對我說:
「不是這樣的,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不建議讓孩子記中文意思,這樣只會增加他在課堂上的負擔,課堂上孩子只想著去記中文意思了,會嚴重影響他們上課效率,其實,讀的多了自然就會了,當然,單詞是一定要背誦的!」
老師的一番話讓我恍然大悟,仔細想了想覺得老師說得挺有道理的,我強行要求孩子按我的方法,無疑是在給孩子額外增加聽課的負擔。
事後,我將這件事分享給了最要好的一位朋友,並感慨:教育孩子最忌諱想當然,我就因為想當然走進了一個誤區。
她目前也是在陪讀,只是孩子還在幼兒園,聽我講完,她說:「我們要相信老師的專業,還是聽老師的吧!」
說完,她又給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當時兒子還沒有出生,她一直待在老家,鄰居家有一個正在讀幼兒園大班的小男孩兒,在幼兒園裡老師已經教了簡單的算術題。
相信家裡有孩子的朋友都知道,現在的小孩子做算術題的方式和我們小時候完全不同,雖然同樣是伸手指,但是方法卻不一樣,他們現在都是採用的「手指速算法」,我們小時候一個手指就代表數字「1」,而現在幼兒園小朋友教的這種方法一個大拇指代表的是「5」。
這個小男孩兒當時是奶奶帶的,當他說一個大拇指代表數字「5」的時候,奶奶生氣地說:「這孩子怎麼這麼不開竅,我活了大半輩子了,『1』就是『1』,怎麼非要說是『5』呢!」
不管怎麼教,孩子就是不聽奶奶的,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最後奶奶覺得孩子不聽話還把他打了一頓。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老師教的方法不一樣,奶奶很後悔打了孩子,還向孫子道了歉。
這件事是奶奶親口對別人講的,她希望對其他家長有所啟發。
這件事雖然很小,但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我相信生活中大家也一定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喜歡用過來人的口吻教育孩子是我們最大的一個誤區,因為我們忽略了,曾經的教育方式在特定的環境下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時過境遷,放到現在,可能已經過時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我也遇到過。
兩個孩子4歲之前我一直是陪在身邊的,孩子小的時候很難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喜歡串門,尤其是小孩子多的地方。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別人家玩兒,當時,有個小朋友正在寫作業,也是算術題,可無論怎麼教,她都不會,媽媽有點發飆了,罵她:「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都不會,比我小時候還笨!」
我笑著勸她:「不要罵孩子,越罵她越沒有信心!」
孩子媽媽搖搖頭說:「你不知道,這閨女真的很笨,教了多少遍了還是不會!」
不管怎麼教都不湊效,後來她乾脆隨手撿了一堆小石子,讓孩子一個個數,我發現在數的過程中孩子更糊塗了,因為本來就是剛接觸數字,老師教的方法是伸手指,同樣也是一個大拇指代表數字「5」,媽媽又讓她一個個去數石子,孩子一臉懵,老師教的沒有學會,媽媽卻又教了另外一種方法。
我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於是提醒孩子媽媽,讓她最好不要用這種方式,要麼不教,要麼也用老師教的那種方法,兩種方式混合一起,孩子會越學越糊塗。
她仔細想了想確實是這麼回事,於是將小石子收了起來,此後再也沒有用過這種方式教孩子。
後來,這個孩子讀小學後,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有一次碰到孩子媽媽,我調侃說:「怎麼樣,孩子不笨吧,有時候孩子的笨都是被父母罵出來的!」
她笑著回:「自從那次你講了我之後,後面就不敢再用自己的方法教孩子了,要麼不教,教的話也是按照老師教的新方法,不敢盲目地教了!」
這些例子雖然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非常有啟發的意義,因為,這裡面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總以為自己是過來人,也總以為自己的經驗最有價值,其實,有時候這是一個誤區,雖然是過來人,但是,並不是所有我們認為好的經驗都有價值,教育孩子不能想當然,沒有哪個家長敢說自己百分之百正確,因為,教育孩子是一個一路改進,一路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