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大紅包》的過程是一種煎熬,尤其是看到結尾女主角莫名其妙願意嫁給男主角時,實在忍不住想吐槽,借用片中一句台詞來表達自己的觀感:神經性嘔吐。
這樣一部人物荒唐、劇情離譜、三觀不正的電影,居然能從上周五至今連續6天奪得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單日票房冠軍,只能說片方和發行方檔期選得太好,觀眾對喜劇太飢不擇食了。
《大紅包》由李克龍執導並擔任編劇,講述了包貝爾扮演的男主角陳重在離開本地去外地上班前,為了收回工作十年因同事、客戶和朋友紅白喜事送出的幾十萬元紅包錢,請克拉拉飾演的女演員Ellie假扮自己未婚妻,辦一場假婚禮騙份子錢的故事。
應該說,該片片名很討喜很應景,由包貝爾、克拉拉、賈冰、 張一鳴、許君聰 、王小利組成的喜劇明星陣容也有一定看點,加上一個圍繞著「紅包份子錢」展開的不錯故事框架,如果拍得好的話,完全有可能成為一部諷刺社會不良習俗的優秀喜劇片。
遺憾的是,影片從一開始,主要人物的行為就不合情理,人設前後矛盾,劇情胡編亂造,毫無邏輯。結尾更是毀三觀,令人大跌眼鏡。
《大紅包》號稱是一部愛情喜劇,卻除了劈腿、撕逼、欺騙和利用之外,看不到一點愛情的影子。刻意設計的喜劇橋段有不少,但除了為數不多的笑點之外,更多的是無聊和尷尬。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片中主要人物行為不合情理,劇情荒唐失真。
男主角陳重與女朋友杜瑩(廖蔚蔚飾演)同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因杜瑩劈腿愛上別人,陳重在公司群里公開稱杜瑩劈腿傍大款。兩人因此怒氣沖沖地於上班時間在辦公室當著所有同事的面公然撕逼,陳重的糗事全被杜瑩曝出,弄得他顏面掃地,沒法在公司總部待下去,於是通過賄賂領導錢總(賈冰飾演)的手段,申請調到哈爾濱分公司工作。
臨走前,陳重一看自己私下記的帳本,發現工作這麼多年因同事和朋友紅白喜事以及維護本地客戶關係,竟然送出了三四十萬元的紅包錢。於是,他在同公司好友大瑞(張一鳴飾演)的出謀劃策下,精心設局辦一場假婚禮,打算在走之前收回自己多年來的份子錢損失,同時達到報復前女友的目的。
從影片開始的這段劇情來看,包貝爾扮演的陳重吝嗇小氣(偷公司廁所衛生紙)、毫無風度(公然在群里稱前女友劈腿傍大款)、 無恥下作(為調動工作賄賂領導)。這樣的人能做出辦假婚禮收份子錢的事不足為奇。
奇怪的是,影片後半段,陳重在騙局得逞之後,居然良心發現,後悔了,通過用無人機送道歉卡片、在樓下拿喇叭喊話等一番騷操作,輕易獲得了Ellie及其父母原諒;向公司老總和同事道歉時說是因為母親患尿毒症缺錢才行騙,就能輕易保住工作;更離譜的是,假婚禮上一個吻就能讓Ellie心動,假戲真做,最終願意嫁給他。
影片結尾,騙子陳重絲毫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被包括前女友在內的所有人莫名其妙原諒,抱得美人歸。騙來的紅包份子錢,因為他和Ellie真結婚了,也沒有還給同事和朋友。收受賄賂的錢總同樣毫髮無損。這樣的結局,實在太毀三觀!
《大紅包》中,幾個主要角色幾乎全部智商堪憂。陳重看似精明狡猾,實際上不僅犯了辦公室戀情的職場大忌,還公然在公司群里辱罵前女友,公開在上班時間在公司和前女友有撕逼,這樣的人智商能高嗎?
大瑞為了幫陳重騙結婚紅包錢,不惜提前買了一堆紅包,準備了好幾萬現金,無所不用其極,不惜得罪所有同事,就是為了區區5%的分成?保安剛子(許君聰飾演)身為公司董事長的親戚,卻為了陳重的一點小恩小惠,為他跑前跑後合夥騙人,動機何在?陳重的前女友杜瑩同樣糊塗,王小利假扮Ellie父親,破綻如此多,她居然信了。最後,還被陳重一番賣慘的話感動哭了,輕易原諒了他,莫名其妙。
克拉拉扮演的女主角Ellie更是傻得離譜,簡直有辱觀眾智商。作為一名好歹演過一些戲的演員,陳重和大瑞如此漏洞百出的騙局,她居然深信不疑。她的人設是一名英國華裔,能說一口流利英語,漂亮性感,單純善良。
但單純不是愚蠢,不是無腦,這樣一個自身條件非常優秀的白富美女青年,最終居然僅僅因為假婚禮上的一個吻,就愛上了欺騙利用他的陳重?鬼才信。這個角色完全就像導演和編劇手上的提線木偶,美則美矣,卻毫無靈魂。
去年賀歲檔上映的《沐浴之王》和《溫暖的抱抱》儘管口碑平平,但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沐浴之王》拿到4億元票房,《溫暖的抱抱》目前票房已破8億元,至今仍在上映。
相比之下,《大紅包》比上述兩部喜劇片質量差了很多,目前豆瓣僅4.7分,招致很多觀眾在網上吐槽批評,卻在上周末上映的新片中脫穎而出,依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截至1月27日,《大紅包》連續6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累計票房已達約8600萬元。對於這樣一部可以毫不客氣地稱之為爛片的電影來說,這樣的票房成績出人意料。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兩點:
其一,《大紅包》無論是喜劇的類型、涉及紅包的題材,以及主演陣容和討喜的片名來看,不乏商業元素和營銷賣點。
喜劇電影是觀眾喜愛的商業類型片,尤其是逢年過節前後,觀眾對喜劇片的消費幾乎是剛需,而市場又缺乏優秀喜劇電影,一些觀眾有點飢不擇食,無意中推高了喜劇爛片的票房。
其二,《大紅包》片方和發行方選擇了一個相對的市場真空期上映。
每年元旦後至春節前這段時間,是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淡季,今年受美國疫情嚴重影響,沒有像《星球大戰》系列這樣的重磅引進大片上映,這一情況尤其突出。
上周末,上映近一個月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拆彈專家2》《溫暖的抱抱》三部強片票房已呈強弩之末,重磅商業大片瞄準春節檔又不願在此時上映。原定1月29日才上映的《大紅包》見有機可乘,遂提檔1月22日提前一周上映,在發行上堪稱一步見縫插針的好棋。
如果不是因為口碑不佳,《大紅包》原本能取得更好的票房。如今上映6天8000多萬元的成績,只能算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其影片質量距觀眾的需求差得太遠,六連冠沒啥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