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海鮮外包裝屢測出新冠陽性!海產品銷售情況慘澹

2020-08-12     中國水產頻道

原標題:進口海鮮外包裝屢測出新冠陽性!海產品銷售情況慘澹

8月10日,煙台市企業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查出呈陽性

8月9日,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8月10日,市疾控中心覆核,3分外包裝樣本呈陽性。經核查,涉疫產品除少量加工出口外,其餘產品均儲存在冷庫中,未流入市場。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第一時間對涉疫產品全部進行封存,對相關企業及周邊全部進行消殺,對追蹤到的該批產品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隔離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8月6日,營口也發現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呈陽性

據央視新聞6日深夜消息,據遼寧營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公告稱,8月6日,營口市在對大連市《關於推送近期離開大連市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及貨物信息的函》的有關檢測當中,發現相關企業的產品外包裝採樣檢測結果疑似陽性,經過市、縣兩級多次核查復檢,產品外包裝採樣檢測結果中有3個樣本呈陽性。

7月22日,大連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系進口水產品加工企業凱洋海鮮公司的員工。大連市迅速開展流調排查、人員隔離和核酸檢測。在對密切接觸者的流調排查中,又發現了2例確診病例和12名無症狀感染者。疫情發生後,大連甘井子區在7月22日立即關停凱洋海鮮公司,轉運企業人員進行集中隔離、核酸檢測。

7月10日,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厄瓜多凍南美 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但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不過很快各地就迅速下架進口的厄瓜多凍 南美白對蝦,後來永輝盒馬等超市乾脆下架了所有南美蝦。

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新冠疫情。6月12日晚,新京報發布消息稱,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通過自查發現產品貨源為京深海鮮市場。事情發生之後,各地紛紛下架三文魚,整個三文魚產業一片哀嚎。

鑒於近期進口水產品接連被檢測出新冠病毒

各大銷售平台陸續下架進口海鮮商品

記者注意到,自海產外包裝檢出陽性後,多個 生鮮電商平台、線下賣場也已陸續下架進口海鮮,進口水產的價格亦開始下滑。

8月11日午間,記者登錄京東電商平台發現,不少進口冰凍海鮮都標註著醒目的「檢疫齊全」、「已通過核酸檢測」等字樣,不少厄瓜多白蝦產品折扣力度大。

8月10日,在新隆嘉超市園林路店,這裡銷售的冷凍海產品只有5種,不及疫情之前的三分之一。檔口前只有幾位顧客,跟其他食品攤位前熱鬧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據工作人員介紹,全市各家新隆嘉超市下架的海產品有100多種。影響更大的是大潤發超市,這裡銷售的海產品大部分是進口的,疫情出現以後,根據相關規定下架了近200種,占水產品種類六七成,包括三文魚、北極蝦和厄瓜多蝦等。

此前,國內多個生鮮電商平台和賣場也表示由於厄瓜多進口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陽性,目前平台已下架厄瓜多凍蝦、南美白對蝦等。盒馬鮮生表示下架所有進口蝦類。國內商超企業和電商經過排查後,進口水產品持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才能上架。

目前,京東、物美等還有南美白蝦在售,但均已出具檢疫報告。

多方專家確認了水產品不可能傳染新冠,但銷售情況依然慘澹

目前方方面面的專家都已經確認了水產品不可能傳染新冠,但目前市場恢復情況並不是很好。進口的海鮮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此次事件造成的誤解和殺傷力非常大。不僅限於三文魚,凍蝦等,每一次事情出來之後,水產品市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儘管各方面都在很用心地解釋,水產品不可能感染也不可能傳染新冠病毒,但是已經發生的事件,仍然會對水產品的流通消費產生影響。而且事情發生的頻率也很高,從6月份的三文魚,到8月份的進口海鮮,接近2個月的時間裡,水產品「貢獻」了5個熱點新聞,平均半個月一次的負面熱點,可能上一次的負面影響還沒有消除,第二次的負面新聞又來了。

在信息越來越發達的時代里,還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看待這件事,隨著事件的發酵,目前大家的目光也逐漸轉向了冷鏈和進出口食品,而不單單是海產品的問題,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產品會清者自清。( 本文轉自【煙台發布、央視新聞】。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新冠疫情海鮮進口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0G5nMBeElxlkkaBa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