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一份致癌物權威黑名單!快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

2019-08-18     健康向前進

一個東西是不是致癌,是要看實驗分析、流行病學等相關證據的,不能亂說。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這份你不一定知道的致癌物黑名單。目前最為權威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會按照從強到弱,分出1類、2A類、2B類(別笑)、3類和4類致癌物。

1類:致癌性明確,有強有力的證據。

2A類:對人類致癌證據還比較少,但有較強的證據顯示對人體有相似的致癌機制。

2B類:致癌可能性比較低,致癌機制證據還比較少。

經常被提到的茶、咖啡和膽固醇,屬3類,明確對人體不致癌,一點兒都不需要擔心,更不用提4類了。

大家需要重點記住的,是1類和2A類致癌物。

1類:明確有致癌作用

01

酒精: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絕經期後乳腺癌

有一研究表明,跟不喝酒的人相比,大量喝酒的人(每天喝酒>3次),更容易得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和黑色素瘤。

同樣還有研究表明,飲酒除了和以上癌症相關外,還有鼻咽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所以說酒精的致癌性,這個魔鬼身影在人體內各大系統的影響無處不在。

02

加工肉: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

加工肉,也就是經過熏制、腌制、風乾等方式處理的肉類,包括肉乾、火腿、肉罐頭、臘肉臘魚等。

有充分證據表明,食用加工肉製品會導致結腸癌;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03

中式鹹魚:鼻咽癌

通過腌制和暴曬,經過高濃度的鹽腌制而脫水的鹹魚,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亞硝基化合物,在體外實驗中已經被證實致癌。

04

黃曲黴素:肝癌、腎癌

最常見的,就是被黃麴黴污染過的花生玉米。另外,一些使用花生原料的加工食品(如花生醬),也可能因為原料發霉而有致癌性。因此,一定要選擇可靠廠家的產品。

還有香煙煙草可能導致肺癌,吃鹽太多可能導致胃癌,吃檳榔太多可能導致口腔癌,這些都屬於1類致癌的飲食習慣。

2A類:致癌可能性較高

就是咱們平常吃的多數「四條腿」動物的肉,比如牛、羊、豬肉。

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當初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出來時,也曾經引起軒然大波,但真的是被證實了。

紅肉: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

經常食用超過65℃的食物,比如吃火鍋、喝熱茶、吃剛出爐滾燙的包子……這些「趁熱吃」的壞習慣,都容易誘發食管癌。

食管粘膜在高溫下反覆損傷,長期反覆的刺激食管粘膜易引起癌變。

飲食過燙:口腔癌、咽癌、食管癌

鹹菜和腌製品裡面可能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過量的亞硝酸鹽有可能在身體里產生真正致癌的亞硝胺,有可能誘發肝癌和食道癌等。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體內特定條件下):

食管癌、肝癌

油炸、烘焙、燒烤食物也可能與致癌相關。

而最令人驚訝的是,通宵熬夜也已經列入2A級別了。

致癌性不等於一定會得癌

並不是說,這些東西稍微吃一點點就會得癌,偶爾吃一次過過嘴癮,沒必要焦慮恐慌。

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致癌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一個人會不會得癌,也跟他的遺傳基因特點有關係。所謂防癌,就是要降低致癌風險、減少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預防癌症從十件小事開始

防癌從走路這件小事做起

英國慈善組織漫步者協會和麥克米倫癌症援助中心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堅持行走1.6公里,在20分鐘內走完,對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的治療都有明顯益處,最高可降低50%死亡風險。

提示:不要刻意保持一種固定的走路姿勢,以免頸肩部出現不適。健步走前要進行適度熱身,等足底開始發熱再加速。如選擇晚飯後走路,應在飯後半小時至睡前兩小時內進行。

體重不但影響顏值還增加患癌風險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在一段時間內體重出現比較明顯的增長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提示:業內對肥胖與癌症的研究此前也有證實,體重超重或者肥胖與大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患病風險相關。所以,減重應成為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之一,值得超重人群引起重視。

再好的植物油不會用也可致癌

澳大利亞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亞洲國家女性肺癌發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能是植物油在作祟。研究發現植物油高度不穩定,在高溫狀態下可能會釋放對神經有害的物質,從而使DNA變異,引發癌症。

提示:實際上,正常的植物油本身並不致癌,原因多是烹調方式的問題。植物油中含有不耐熱的不飽和脂肪酸,遇高溫易產生致癌物丙烯醛等醛類物質,長期、大量攝入會致病。

增加肺癌風險的是血糖指數高

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常吃白米飯、白麵包等升糖指數(簡稱GI)高的食物,患肺癌的風險會提高49%。

提示:正常飲食吃米飯不會得肺癌。這個研究只是證明血糖指數高的食物與肺癌的發生有相關性,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吃白米飯就會致癌。國內也有研究證實,糖尿病前期會導致腫瘤風險增加。

防乳腺癌:十字花科蔬菜來幫忙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種化合物可以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對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為明顯。

提示:冬季吃大白菜也對女性乳房健康有益。除此之外,生活中還要學會保持心情的愉悅,要試著自己總結一套辦法來調節壓力和不良情緒。對於有高危因素的女性要格外注意定期體檢。

每周吃3份堅果預防結腸癌

韓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富含堅果的飲食能降低個體的結腸癌發病幾率。其中,女性尤為明顯。

提示:堅果中包括纖維質和抗氧化物在內的一些化合物,能夠起到降低結腸癌發病風險的作用。此外,「三高一低」的食物,如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素食品要少吃。

食用秋刀魚可降低患肝癌風險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每天吃鯖魚、秋刀魚、等合計攝入量達到約70.6克的一組人,與每天只攝取約9.6克的一組人相比,患肝癌的風險會降低。

提示:養肝護肝首先要避開肝吸蟲,主要是不吃生魚、活蝦,一定要煮熟煮透,不能貪圖美味。預防肝癌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積極治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西紅柿是美容大王還能防皮膚癌

德國萊布尼茨環境醫學研究所最新研究指出,常吃西紅柿可以減少皺紋,預防皮膚癌。

提示:除了改善飲食,防止曬傷的方法是儘量減少日曬的時間,儘可能避開強烈的紫外線,養成防曬的好習慣,四季都要塗抹防曬霜,游泳時應塗抹標有抗水型字樣的防曬產品。

魚類脂肪酸降低胰腺癌風險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在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其研究顯示大量攝取名為「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脂肪酸能降低胰腺癌風險。

提示:為了更好地攝取魚肉中的有益健康的成分,儘量少吃紅燒魚和油炸魚。經過油煎、淋油等複雜操作,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損失都較大,而且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多吃不利健康。

芒果也加入了抗癌戰隊

美國德克薩斯州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發現,芒果對人體十分有益,多食用芒果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

提示:多酚類物質被稱為「第七類營養素」,多酚化合物的共同特點是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與其他抗氧化物在體內一起發揮抗氧化功效,適量食用有這類物質的果蔬有利於防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npOrWwBvvf6VcSZGa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