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種植五個誤區,施工員必看的園林知識

喬木的發展趨勢一直都很好,市場需求量也只增不減,所以,很多苗農都會選擇種植喬木。一般的喬木種植起來並沒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有些喬木種植誤區,作為一名合格的苗木人必須得了解。下面,就由小木為大家介紹介紹喬木種植的幾個誤區,希望大家在種植喬木的時候,能夠避開這些"地雷"。

誤區一:喬木樹皮破損、修剪不當

在喬木移栽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樹幹及枝條上的外皮破損很多,或者修剪方法不當,留下傷疤。這些破損的地方容易導致細菌從傷口侵入樹體,造成喬木長勢衰弱,影響喬木正常生長。

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起苗時,挖掘工具不夠鋒利,造成根系損傷,或者是挖掘的時間過長,造成樹體水分和營養流失,亦或者是在吊裝運輸過程中,用繩子或者其他吊裝工具時,使用方法不對,造成樹皮磨損或留下勒痕。


誤區二:種植過深或土球表面覆土過多

喬木在種植的過程中,會出現死亡現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種植過深或土球表面覆土過多,導致根系窒息死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喬木的根系都是分布在土球的中上部,種植過深或者表面覆土過多,喬木的根系部位通氣不良,以至於呼吸不暢,排水也不暢,最終苗木就會死亡;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某些地區地下水位較高,土壤粘性大,種植過深的話,根部就容易積水,根系長期處於積水環境,很容易悶根腐爛。


誤區三:喬木的土球與植土結合不緊密或支撐不規範

喬木的冠幅在苗木界是屬於比較大的,因此整體比較重,如果土球和植土結合不緊密或者支撐的方式不對,那麼,一旦遇到大風天氣,喬木就很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在喬木種植時,只要有部分根系沒有和植土充分接觸,那麼喬木的長勢就會受到影響。


誤區四:覆土密度低於原土

很多人會選擇舂棒種植來移栽喬木,如果使用這種方法,土球和土壤結合的並不充分,樹穴內的土壤密度會低於周邊密度,這樣容易產生積水,而且採用這種方法種植後,土壤的團粒依然粗大,根系和土壤接觸面就會存在空隙,那麼養分就容易從這些空隙中流失。

誤區五:土壤是深層土

如果喬木種在深層土中,苗木根系在和土壤接觸的過程中,髮根十分困難,這樣一來就容易造成苗木死亡。深層土種植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土球過於板結,粘性過大,根系在這樣的土球中很難生長;二是苗子在原來的種植地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但是移植後因為根系損傷,以及土壤等條件的改變,髮根會很困難。

喬木是城市綠化的主力軍,無論是在小區還是街道,公園還是公共區域,都有喬木的身影。

喬木樹冠挺括,樹幹筆直,枝繁葉茂,綠蔭遍地,成景效果快,是城市綠化必備樹種。施工過程注意了這些問題,喬木可以生長的很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gPrC24BMH2_cNUgDZ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