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掌門人徐和誼終於趕在退休之前了卻「北戴合」心頭大事。
7月23日,北汽宣布購入戴姆勒5%股份,成為後者第三大股東,持股僅次于吉利集團(9.69%)和科威特主權基金(6.84%)。
此時正值戴姆勒多事之秋。今年一季度,戴姆勒息稅前利潤同比下滑15%,凈利潤同比下滑12.5%。剛剛出爐的二季度財報也令人揪心,息稅前利潤虧損15.6億歐元,而去年同期利潤為26億歐元。
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戴姆勒已經發布了4次盈利預警,股價累計下跌了20%,幾乎跌至六年來的最低水平,讓不少股票投資者望而卻步。此時入股戴姆勒,顯然不是一個好時機。北汽集團執意如此,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北汽為何堅決入股戴姆勒?
雖然北汽與戴姆勒從2003年開始就締結姻緣,雙方的不離不棄和默契合作讓彼此嘗到了許多甜頭,但戴姆勒的境況顯然今不如昔。
始於大眾的「排放門」席捲整個德國汽車工業,戴姆勒未能獨善其身。由於涉嫌排放違規、在車輛中安裝非法軟體以操控排放測試,戴姆勒雖然迄今為止尚未被罰款,但被勒令在德國召回約6萬輛奔馳柴油車,這為戴姆勒帶來了數億歐元的額外成本。
戴姆勒最近一年時間股價下挫20%,股票投資者的總體思路是買漲不買跌,這樣的股票K線顯然讓不少投資商失去興趣,北汽為何如此堅決做「接盤俠」?因為這是唯一出路。
作為北汽最親密的戰友,戴姆勒很重要。從2003年開始,雙方在中國市場展開合作,先是成立了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隨後又成立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銷售汽車。對於戴姆勒這一伴侶,北汽可謂相當依賴,因為其利潤目前主要來自北京奔馳。
財報顯示,北汽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1519.2億元,有1354.2億元出自北京奔馳,占比接近九成。另一大合資公司北京現代,在2017年薩德事件爆發後,當年銷量銳減三分之一,此後節節下跌,今年1-5月累計銷量同比下降24.6%至22.1萬輛,曾經輕鬆年銷百萬的品牌如今風光不再。
再看北汽的自由品牌,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近兩年勢頭不俗,2017年開始扭虧為盈,但2018年凈利潤只有1.55億,若減去44.5億的政府補貼,虧損約達43億。新能源補貼逐漸退坡,2020年全部取消,將讓北汽新能源的經營陷入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穩定與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合作關係,是北汽的首要大事。
長征六年為何此時才修正果?
然而,吉利的「截胡」,卻讓北汽的地位岌岌可危。
吉利2018年2月率先出手買下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且具有表決權。這是一直奮鬥在購買戴姆勒股票道路上的北汽萬萬想不到的。因為在此之前,北汽已經為入股戴姆勒奔走超過5年時間,不成想,北汽久攻不下的堡壘,吉利說拿就拿。
2013年11月19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訂了一份全面戰略合作交割書,這份被稱為「北戴合」項目的計劃是,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北汽也將入股戴姆勒。
(蔡澈與徐和誼)
同樣在這一年,一系列收購股權和股比調整動作如行雲流水:戴姆勒以6.4億歐元(約50億人民幣)的價格購入北汽股份12%的股權,北汽取得北京奔馳51%股權,戴姆勒在北京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增至51%。
戴姆勒成功入股北汽股份,而北汽入股戴姆勒卻好事多磨。在過去六年時間裡,徐和誼曾三番兩次信誓旦旦表示將收購戴姆勒股份,結果都無疾而終。眼看徐和誼的退休時間越來越近,若不能在任上完成這一大事,勢必成為其生平一大憾事。
讓北汽義無反顧入股戴姆勒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動化計劃。
根據康松林上任提出的「2039計劃」,到2030年,戴姆勒集團的目標是讓電動車(純電+插混)的銷量占據集團總銷量的一半以上;2022年所有歐洲工廠實現碳中和;到2039年建立一個碳中和的新型乘用車車隊。也就是說,在20年時間內,公司的業務將發生根本性轉變。這與北汽集團的電動化發展路徑是一致的。
然而,半路殺出的吉利,搶去了Smart電動車和出行生意,這讓北汽如芒刺背,不得不加快行動捍衛自己的「正宮」地位。
為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股份鋪路?
北汽與戴姆勒的水乳交融計劃,隨著北汽成功持有戴姆勒股份而定下局面,下一步棋會怎麼走?從雙方過往的情史來看,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股份應該是大機率事件。
目前,戴姆勒除了擁有北京奔馳49%的股分外,還擁有北汽股份9.55%的股份以及北汽新能源3.01%的股份。此前,戴姆勒一直希望增持北京奔馳的股份至65%,但由於政策紅線而不得不放棄。
在中國放開50%的合資股比限制之後,同樣來自德國的汽車製造商寶馬成為吃這一政策紅利的第一隻螃蟹。寶馬付出36億歐元(350億人民幣)元的代價買下華晨寶馬25%股權,將持股比例一舉提升至75%,給戴姆勒做了個完美的榜樣。
對戴姆勒而言,中國市場是救命良藥,貢獻主要利潤來源的北京奔馳更是業務重心。
2018年,戴姆勒的營業利潤為111億歐元,同比下降了22%,稅後利潤更是大幅減少29%至72.5億歐元,原因主要出在汽車業務表現不佳。
這只是個開頭。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的帳單愈發一塌糊塗。財報顯示,繼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2.5%至21歐元之後,戴姆勒二季度凈利潤直接轉盈為虧,由去年同期的18.25億歐元降到-12.42億歐元。原因是戴姆勒因尾氣門賠償金和安全氣囊召回而預留了大筆資金,這筆「特別支出」高達42億歐元。
每況愈下的戴姆勒,亟需尋找扭轉乾坤的發力點。
多年保持高增長的中國市場,即使2018年出現負增長,未來依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不到200輛的千人汽車保有量,讓這個全球最大市場成為所有跨國車企眼中的香餑餑。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銷量都下滑,唯獨在中國實現正增長,充分顯示中國市場對戴姆勒的重要性。
在政策限制放開後,戴姆勒必將對增持北京奔馳股比志在必得。
今年3月,北京奔馳的三大股東共同向北京奔馳增資約8.93億美元,北汽與戴姆勒51:49的持股比例未變,似乎在透露徐和誼堅守北京奔馳股比的信念,但這不代表未來不會調整。
華晨汽車出讓華晨寶馬25%的股份,讓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祁玉民背負巨大的壓力和罵名,徐和誼若出讓北京奔馳的股份,很可能重蹈覆轍。北汽成為戴姆勒第三大股東後,再出讓部分北京奔馳股份給戴姆勒,雙方的利益捆綁進一步擴大,左右倒右手,多少顯得師出有名。
大事君觀察:
花錢比吉利少,北汽做了筆好買賣?
相比吉利一年前的高價買入,北汽此時入場顯然非常划算。
吉利收購戴姆勒9.69%的股權,據估算,總花費約為560億人民幣。而此次北汽購入戴姆勒5%股份正值低位,以傳出收購消息的5月份股價平均水平來看,5%的市值預計約為220億人民幣,無疑要比吉利更划算。以此來看,北汽的這筆買賣無疑要比吉利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