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婆媳關係,足以拖垮一個家庭

2019-10-18     育兒媽媽

我們老家有個鄰居謝阿姨,後來進城經商,混得還可以。

兩年前,他們家娶了兒媳婦,卻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兒媳婦是兒子在飯店打工時候認識的,一個是廚子,一個是服務員,認識沒多久就搞大了肚子。

馬上要見到下一輩人的謝阿姨,喜氣洋洋地給兒子準備婚禮。可她不知道的是,娶回家的,乃是一尊來自周邊貧困村的「大佛」。

在農村有這麼一個怪圈,越是窮的村,彩禮越嚴重,越是富的村,反而彩禮都沒那麼上心。

這尊「大佛」要彩禮的時候,可是獅子大開口:

訂婚彩禮六萬六,結婚彩禮十八萬八,要有自己的婚房,轎車也必須換到20萬以上的。

還要簽署協議,老兩口若是欠帳,與她小兩口無關。


謝阿姨嘬碎了牙花子,到處舍臉借錢,榨乾骨髓,總算把「大佛」請進了門。

結婚之後,人家真的過上了宛若豪門太太的生活。


懷孕了,人家不能上班吧,就每天在家躺著玩手機。雖然自己有婚房,可是以不會做飯為由,在婆家蹭吃蹭喝。


吃完飯連個「你們接著吃」都不說,抬屁股就走,更別提刷一個碗了。


至於謝阿姨的心理陰影面積……沒辦法,誰讓人家小兩口高興就行呢。


孩子出生後,「大佛」的作妖水平加倍:


不喂母乳喂奶粉,這樣就不耽誤自己玩了;


孩子的吃穿用度,必須是進口的;


心情一不好,就說自己產後抑鬱,買點首飾就藥到病除。


上個月見到她們,謝阿姨就像保姆一樣抱著孩子,跟在一個少奶奶的身後。


可能很多人會羨慕這種生活,人上人啊!我媽看到後,都捅了捅我說,你看人家那吃穿,那地位,把一家子治得服服帖帖的。你一個研究生,還不如人家。


我不知道是該羨慕,還是該覺得悲涼。


她們是輕鬆,是有種當公主的爽,但是,這種爽真的會給她們帶來滿足嗎?


深不見底的慾望深壑,無休止的索取,掏空的是這個家族的每一個人。


01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農村少奶奶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被千萬人圍觀,在400多條回答里,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看得人後背發涼。


結婚後兩口子都不上班,高消費啃老;


婆婆全天伺候,每頓都要有魚有肉,吃的水果還必須是進口的。


衣服都是潮牌,孕期花了一千多塊買了條睡裙,穿幾次就不穿了。


幾乎一切開銷都是公婆掏錢,公公周轉不開時,夫妻手裡攥著錢也不拿出來;


懷孕才10周,就讓婆婆洗內褲;


孩子丁點不管,24小時扔給婆婆,自己和閨蜜去旅遊,當媽了連尿不濕都不會換。


這就是農村少奶奶,她們衣著光鮮,用著最新型的手機上著網,可思想還停留在封建社會。


她們腳下踩著高跟鞋,發出「噹噹當」的聲響,可裡面卻有一層隱形的裹腳布。


我媽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現在的小媳婦都不得了,一家子得供著。


是啊,她們榨乾了婆家,把彩禮、份子錢緊緊攥在手裡,她是家裡最有錢的一個人。


而且娶一個老婆的成本太高,男方家庭深知自己娶不起第二個,所以只能哄著現在的這一個。


更可笑的是,不僅少奶奶們不願意出去工作,婆家寧願一把年紀去賣苦力,也不希望她們出去打工賺錢——現在的年輕人不定性,跟別人跑了怎麼辦!


在很多地方的城鄉結合部,炎炎夏日的中午都能看到曬得黝黑的男人女人躺在樹下休息,有的是修剪工,有的是裝修工,有的是水泥工。


他們的年紀大多都是50多歲,家庭情況幾乎都是家裡有「嗷嗷待哺」的兒媳婦和小孩。


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我養你」,少奶奶娶進門後不僅需要自家少爺養,還需要全家的供養。


她們沒有公主命,卻得了公主病。貪婪,攀比,炫耀,驕傲。把別人奴化,把自己物化。


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看起來劍拔弩張,實則沒有自己的底氣,是家裡的寄生蟲。


02


為什麼現在的農村特別多這樣的少奶奶?


首先,就是重男輕女的毒瘤,導致農村男多女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到2018年末,男女比例為104.64:100,從數量來看,男性人口比女性多處3164萬。


而且1994年以後出生的人口中,男女比例突破了110:100。也就是,平均每11個男性中,就有1個不能娶到同齡的女性。


男女比例失調可不是「空降」的,這些沾血的數字意味著,無數女性生命被人為地謀殺了。


在很多地方,B超鑑別男女依然盛行,甚至還有很多DNA鑑別男女的機構,動輒幾萬塊,知道肚子裡懷的是女嬰,就打掉。


更令人髮指的是,生下來才知道是女兒,也會蓄意殺死。


2019年了,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依然層出不窮。


由於重男輕女,導致農村女孩大量減少,婚姻成了擺脫階層的工具,於是很多家庭對女兒開始「富養」。


在他們眼中,由於物以稀為貴,所以女孩從小就被灌輸自己珍貴的思想,嬌生慣養,養尊處優。


等她們長大了,嫁到婆家後,大小姐結了婚就變成了少奶奶。


這是中國幾千年男尊女卑到現在女尊男卑的轉變,是幾千年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報應。


當然,在重男輕女的影響下,有的女孩因為可以嫁個好人家而被富養,也有的女孩卻在娘家地位低下。


這種家裡一般都是有哥哥或弟弟,而姐姐或妹妹從小就因為性別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她們結了婚後,地位迅速上升,經過多次試探發現婆家是個「軟柿子」,也就開始追求報復性補償。


在娘家地位不是很高的女孩,終於翻身農奴把歌唱,前半生被忽視的,都要在後半生狠狠地補回來。


我老家有個表妹就是這樣,在娘家的時候她必須燒火做飯,弟弟就不需要,儼然被栽培成了扶弟魔。


雖然沒有像電視劇《都挺好》中那樣的虐待,但是很多差別待遇都讓她記在了心裡。


與惡龍搏鬥的人,最終成為了惡龍;被壓榨過的人,也開始壓榨別人。


03


不光盛產少奶奶,連少爺也相繼出現,媳婦跋扈,爹媽被榨都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們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就只會打牌打麻將喝酒。


由於父母一輩人是吃過苦的,所以他們不會讓孩子吃苦,尤其是寶貝兒子。


農村少爺不僅沒有做過農活,而且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被養成了巨嬰。


巨嬰不是一天養成的,而是逐漸退化的。


他們早早退了學,沒有賺錢的一技之長,步入社會後發現城裡工作並不好找,競爭又大,也賺不到太多錢,就算努力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得起房子。


既然以後早晚還是要回到農村的,索性不如呆在農村混日子。雖然老家只有幾間平房,幾畝薄田,父母微薄的存款,但是反正早晚是他的,早花晚花都一樣。


更何況,不需要努力就能活得很「瀟洒」,何樂而不為呢?伸手就能要來錢,爸媽不給爺爺奶奶給,老人不給姐姐給,總之就是能討到錢花。


而那些願意進城打工,自給自足的女孩呢?


哪怕是在城裡找一個商場導購的工作,也能紮根城裡,找一個在城裡有工作,踏實肯乾的男人結婚,哪還輪得到好吃懶做,不學無術的少爺?


所以說,少爺娶回家的,往往都是不求上進,自己也沒有本事的少奶奶。


一個少奶奶,加上一個少爺,足以把一個家庭吃垮。


這不是一個家庭的悲劇,而是一個社會問題。


老黃牛式的公婆,一直在為兒子兒媳「拉磨」,換來的是什麼呢?


自己掙得再多,也捨不得花,一方面要供養兒子兒媳,另一方面要靠自己養老。


精神生活上,也是提心弔膽的:深知兒子不爭氣,不能給自己養老,也深知已成年的兒子自己已無力管教。


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兒子一家多留點錢,怕餓壞了可愛又可憐的孫子!



04


少奶奶和少爺的泛濫,是教育最大的悲劇。


父母一代人,一生奉獻,卻成了廉價的老黃牛。


這代代相傳的封建毒瘤,是老一輩的心酸,也是他們的咎由自取。


最可憐的當然還是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接受畸形的思想,畸形的教育。


孩子從小最怕的,就是接受極端的教育。


比如,小時候沒見過好東西,長大後瘋狂壓榨別人,或者所有的好東西得來太容易,讓他們以為自己就是富貴命。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用愛養,如果非要分窮與富的話,那就是:


男孩要「窮一點」,一定不能告訴他,家裡一切都是你的,讓他們過早嘗到不勞而獲的快感。像王思聰16歲以前,都不知道家裡原來這麼有錢。


女孩則要「富一點」,不然長大後見到花花世界,不僅容易被小恩小惠騙走,還會開始報復性的掠奪。


千萬別因為悲劇的教育,毀了三代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7p3W0BMH2_cNUgTD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