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花30萬給「傻弟弟」娶妻,女兒直言害人害己,卻被趕出家門

2019-10-25     橙子不語

作者:池魚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婚姻,在很多人看來是一輩子的大事。老話說得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關於傳承二字,也就被格外看重。

當然,在正常條件下,結婚生子是必然的過程,所以現在到了年紀卻不結婚的青年,才會時常被家中父母催促。

在我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我的父母也開始催促我結婚和尋找另外一半,明明讀書的時候他們不讓我談戀愛,但是畢業以後卻催得一分也不馬虎。

我問過我媽:我自己都不著急,你為何這麼著急?

我媽給我的回答是:我大學畢業工作了,他們還是會為我操心,只有我結婚了,他們才會認為我能夠過好自己的日子,同時他們才算完成了任務。

想來天下所有期盼孩子成家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心情吧,無一不是抱著這種想法。但有的時候,這種想法是否都是正確的呢?

我有一個朋友,小名叫桔子,她在我看來一直是個很孝順的姑娘,讀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自己兼職賺錢,回家還會給父母買各種禮物。

就是這樣一個人,前段時間卻和家中的母親發生了很大的衝突,她說自己被母親趕出來了,還說讓她不要再回去,因為她實在是不識分寸。

而她卻認為自己是沒錯的,只是傷心於母親的決然和對她的評價,一時竟也不知應該如何做。

這件事,是因為她的弟弟引起的。

她的父母比較重男輕女,雖說一直以來,也沒在生活上對她有過為難,只是那種養兒防老的思想已經深入骨髓,卻是改不了了。

所以,當初在生下她後,明明醫生說她的母親身體不好,最好不要再生了,但是她的母親始終認為如果不生個兒子,對不起她的父親,所以還是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弟弟。

她的弟弟自從出生以後,一直體弱多病,小的時候因為一次高燒壞了腦子,後來整個人就不那麼聰明了。

02

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這般捉弄人吧。

她的父母千盼萬盼盼來的兒子,最後卻是徹徹底底地成為了累贅,不過以前一家人都特意忽略這個事實。

她的弟弟小她三歲,在她小的時候別人說她有個傻弟弟,她一般還會和人理論,說她的弟弟才不傻,弟弟很可愛。不過現在她卻不得不承認,這個弟弟就是一個傻弟弟。

她的弟弟小學都沒有讀完,因為老師講的東西壓根聽不懂,在學校經常搗亂,隔三差五地請家長,和她的好成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後來,家裡父母也接受了這個事實,她的弟弟不適合讀書,所以讓她好好學習,以後有出息了也能幫襯弟弟一把。

她的母親時常把幫襯之類的話掛在嘴上,好像生怕她長大以後會忘了他們供她讀書這件事,不過因著自己孝順的性格,她還是沒有去在意。

畢竟,在她看來,她是家中的老大,弟弟這樣也不是他的錯,如果能夠幫助家裡的人,她也希望自己能夠盡最大的努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弟弟,時常讓她的父母有著焦慮感,所以一直在外面努力掙錢,就是想給弟弟一個好的歸宿。

以前,她的父母沒有細說的時候,她並不了解母親口中的「歸宿」是什麼意思,後來總算明白,但她十分不贊同。

正是她的不贊同,讓她的母親生了很大的氣,說她不為家裡著想,長大了翅膀硬了就不顧弟弟,說她沒有良心,什麼不好聽的話都說出來了,聽得她很心寒。

她父母努力掙錢,是希望以後能夠拿出足夠的彩禮錢,好給弟弟娶妻。

03

她的母親認為,弟弟雖然有點傻,但還是必須要結婚,這樣他們才能抱孫子,家裡才能傳宗接代。

而就在前段時間,家裡還真託人介紹到了一個姑娘,和她弟弟同年,也是同樣的情況。她的母親當時喜上眉梢,還特意讓她回去看一下。

她看得很是擔憂,認為母親只顧著欣喜,卻沒有考慮更多實際的情況。

因為那個姑娘,看起來比她弟弟還要幼稚,吃飯的時候各種行為完全是個3歲小孩,她的弟弟相比起來只是不聰明,多數時候還是能夠照顧自己的。

這樣的兩個人,如果真的結婚了,父母還在的話還好說,萬一以後大人不在了,他們該怎麼辦呢?

因為他們都沒有能力去養活自己,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弊端。

再者,這樣的兩個人,生下來的孩子能夠保證健康嗎?如果不健康的話,豈不是再害了孩子的一輩子?

那家大人也同意女兒的婚事,只是要30萬的彩禮,她的母親已經單方面同意了,根本沒有她說話的份。

不過,回去以後,她還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媽,弟弟腦袋傻,你何必花30萬給他娶妻,害了別人。」在她看來,嚴格來說,這是害人害己。

而她的母親並未在意這麼多,說人這一輩子就是要結婚,如今弟弟找到了另一半,她作為姐姐應該高興,以後更要多幫著點弟弟才是。

她畢業以後,母親借著各種名義找她要了不少的錢,想來就是為了弟弟的這筆彩禮吧。

但說得多了,她的母親也生了氣,說她是個「不孝女」,還說他們沒有這樣不懂事的女兒,把她趕了出來。

她滿心無奈,不敢勸也不能勸,只覺得心中煩惱,於是只好找人訴說。

04

婚姻,對於多數人來說,的確是人生的必然,但卻不一定是每個人的必然。

因為每個在走進婚姻的人,都必須要擔起該承擔的責任,關於這份責任,與很多因素都有關,而最基本的是,要能有養活一個家庭的能力。

所以,其實她的擔憂一點兒都沒錯,她認為弟弟這樣的情況不應該結婚,因為他照顧自己都已經困難,怎能照顧別人甚至是一個家庭?

而她的父母,不過是把自己的意願放到了兒子的身上,想著兒子要結婚,要傳宗接代,卻從來未曾考慮過這樣做的正確性。

任何一段婚姻的不完美,都是始於思慮不夠周全。

可惜的是,她不能改變父母的想法。他們固執已見,非要重複一個可見的負擔和悲劇,她只能眼看著,卻不能阻止,因為她無法左右父母多年以來的偏見。

這是她的遺憾,以後也會是她父母的遺憾吧。

-END-


想讓你知道很多道理,也能過好這一生。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_iABW4BMH2_cNUgd_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