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國榮有關的斷章

2020-04-01     人間迷惑行為



4月1日,每年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張國榮。


十七年過去,懷念未曾衰減。


曾有人寫下這樣一段話:


「無論是不是榮迷,了不了解他,只要還有人願意在這一天提及這樣一個人,分享一首他的歌,看一部他的電影,哪怕只是為了湊個熱鬧裝個熟,只要有一個人還願意點開聽點開看,就一定還會被這個男人吸引感動。」


春天該很好,可惜,你不在場……


然而,與張國榮有關的斷章,一直縈繞心頭,念念不忘。


01


我張國榮 - Four Seasons


張國榮的父親有10個兒女,他最小,也最不被看見。那時候,他還叫張發宗。


算是富二代,但很孤獨。從出生到父母去世,他只同父親生活了5天。


就是在這5天裡,父親3天醉得不省人事。剩下的2天,沒來得及和父親說上半句話。



和母親也是生疏的。一起生活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半年。


成名以後,母親去找他,都會客氣地問:「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間啊?」


父親的缺位,母親的消失,在他的生命里,埋下孤獨隱患。


02


怪你過分美麗張國榮 - 紅


多年以後,張國榮演了一部電影,名叫《阿飛正傳》。王家衛鏡頭下的「阿飛」,已經「張國榮化」了。


阿飛就像張國榮的影子:同樣被生母拋棄;同樣與繼母共處一室。


阿飛一生,都在試圖尋找生母。而戲外的張國榮,也一直在試圖靠近母親。但他們都沒有成功。



功成名就後,張國榮買了大房子,將生母請到自己家,瘋狂的給她買禮物,在演唱會上示愛,試圖重建母子之情。


他還請母親去各種高級餐廳,擺滿美味佳肴。


但母親卻一直是退避的。陌生的。


「爸爸已經過世......我和他說話,他是有耐心去聆聽的,媽媽則完全沒有。所以到現在,我和媽媽始終未能交換心底話。」


千般尋求,都無法重來。


03



張國榮進入歌壇後,並非一帆風順。


在一次眾多藝人參與的現場表演中,穿著牛仔褲大背心的張國榮上台了。只是沒想到,觀眾一開場就為他」送「上了噓聲。


演出過程中,他把戴的帽子扔向了觀眾,不但沒人要,帽子竟然還被扔回了台上,送給他的還有更大的噓聲......


香港人有句話常常用來鼓勵後輩——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


落魄之時,他摸爬滾打,改掉吞音的習慣,飽受詬病的尖細嗓亦改良成低沉渾厚的磁性聲音。


同時,他精雕細琢自己的每一張專輯。


在錄專輯《Leslie》的時候,他跟製作人黎小田經常吵得面紅耳赤——一句不好就再錄一次。


千錘百鍊之後,這個專輯大獲成功。


MONICA張國榮 - 張國榮經典金曲伴唱音樂 KARAOKE VOL.2


專輯中的《Monica》一舉奪得1984年的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之後,已經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張國榮。


04


倩女幽魂張國榮 - 狂戀


1987年,《倩女幽魂》開拍。那時張國榮正紅得發紫,女主角王祖賢則剛出道。


王祖賢還不太懂怎麼演戲,哥哥就盡心盡力照顧她,示範給她看,讓她不要怕。王祖賢覺得張國榮就像一個大哥哥,於是在片場就叫張國榮「哥哥」。


導演程小東說:「王祖賢這麼一叫,沒想到劇組人員都跟著效仿,加上張國榮也喜歡這個名字,很快,『哥哥』就這麼傳開了。」


為什麼大家都願叫張國榮「哥哥」?因為張國榮像哥哥一樣體貼善良。

05


風繼續吹張國榮 - 經典名曲14首第三輯


1988年,19歲的歌迷聲仔患上末期骨癌,他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可以看到偶像張國榮。


護士輾轉聯繫到了張國榮,他立馬答應了,唯一要求就是不要讓媒體知道。


一天,護士李妙蘭在病房見到一個穿得「黑黑實實」的人,這個人說想要探望聲仔。細看之下,她才發現原來這個人就是張國榮。


張國榮進入病房,和聲仔聊了十分鐘離開。之後,他每天還打電話跟聲仔聯繫。只可惜,6天之後,聲仔就去世了。


李妙蘭也因此成為張國榮忠實的粉絲。十多年後,這所醫院把這件事編進了一本醫院故事集後,大家才知道這件事。


06


與張國榮有關的斷章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 - 戲魅


1991年,陳凱歌請張國榮扮演程蝶衣。見面的兩個半鐘頭內,陳凱歌向張國榮細細講了這個故事。張國榮抽煙的手開始抖動,最後抖得越來越厲害。

劇本講完後,張國榮站起來和他握手:謝謝你為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陳凱歌后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間。這樣的經歷只有一次。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一個演員,用心地去體會一個人物。他甚至還不知道這個角色最終是不是他。

拍戲時,張國榮跟隨京劇老師張曼玲學習京劇。那段時間,他無論走到哪都是伸著蘭花指走著台步,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拍京劇戲的時候也很辛苦,幾十斤重的鳳冠需要整天戴著,而由於臉部活動會導致貼片脫落,張國榮有時寧可餓著肚子也不願吃東西。



有一場戲是拍程蝶衣戒毒,拍完第一條的時候,導演陳凱歌就已經覺得可以了,但張國榮不滿意,想再來一條。


又拍了幾次過後,張國榮砸玻璃的時候太狠以至於手上血流如注,大家都有點慌的時候,張國榮才笑著說:這次終於拍好了。


最後,張國榮成了「真虞姬」。他的「風華絕代」成就了這部後無來者的電影。



1992年,電影上映,好評如潮水般湧來,大獎拿到手軟。原以為這是中國電影的崛起,卻不想竟是終點。


1992年,張國榮36歲,在坎城風光無限。原以為這僅僅是一個輝煌的開始,卻不想十年後就戛然而止。



《春夏秋冬》里有一句最戳人的歌詞:「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旋律響起時,我們總會覺得,他從未離開。


而與張國榮有關的斷章,也會恰如其分的,在記憶中復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3ouNXEBrZ4kL1Vik8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