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厚寬 金富生 程立功 徐越峰
富安古街俯瞰圖
在蘇北,能夠原汁原味保留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舊貌的街道並不多見,東台市富安古街則是其中之一。走進那座古老的街道,那一條條狹窄的巷道似乎在默默地展示著歷史的滄桑;撫摸著那古磚殘瓦,無疑是在觸摸那厚重的文化年輪。
富安鎮圖書館
富安薛家老宅門頭
明代民居牆邊佛龕
富安程孝子裡
富安古街有一條三里長的青石街和50多條巷道,南接田河,北通海河,又與串場河、方塘河相連,因其故,人稱之為「四水抱一街」。富安古街青石鋪就,總體看好似一條青龍:以廟橋(通遠橋)為龍頭,廟橋巷、東倉橋巷為兩角,東街、中街、西街為龍身,板橋(新彝橋)、磚橋(敬賢橋)為兩對龍爪,西鹽壩的壩塘為龍尾,廟橋西有個圓形廟塘為龍珠;50多條巷道由東西向的青石街向街南街北延伸,南至田河邊,北至海河邊,形似蜈蚣。如此吉祥的地貌,當地人都親切地稱富安古街為「青龍街」,稱古巷為「百腳巷」(富安方言稱蜈蚣為百腳)。
寧靜幽深的巷道
富安仿古街
富安「八景」石刻
古時的富安街,祠堂、會館、廟宇眾多,亭台、樓閣、碑坊鱗次櫛比。據《中十場志》記載,明代富安境內有著名的八大景點:祠山夕照、缺口晨炊、青亭新月、范堤煙柳、新彝酒旆、玉池精舍、月塘曲徑、西湖雲影。鄉友崔成駿、賁有驊、程立明、何永言在回憶富安的文章中皆稱古時的富安可與周莊、同里、烏鎮媲美。明清時期的富安,商賈、遊人、香客雲集於大街小巷,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白晝的富安熱鬧非凡。而日落之後,富安則又憑添了幾分嫵媚,以致清代寄寓富安的詩人錢象乾在《玉池精舍》一詩中寫下:「迢迢良夜諸緣寂,月印澄潭樹鎖煙」的佳句。
(來源:學習強國、繭都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