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石器:石碾、石磨、碌碡

2019-06-07     樂亭故鄉人

作者:蘇玉志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這裡說的石器主要是家鄉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常用的石制農具與有關生活用具。

那時家鄉常用的石器有很多種,雖然比較笨重,但生產和生活還離不開它們。直到農村通了電以後,這些器具才逐漸被淘汰。常見的有石碾、石磨、碌碡、渾子和捶布石等。

石碾也稱碾子,是用來碾米和軋面的主要器具。由碾盤、碾磙和碾框等部件組成。碾盤是一個直徑約兩米、厚約35-45公分的圓盤,其中心鑿一個10-12公分左右的圓孔,孔中安一根豎軸。它的底部要墊高到40公分左右,成一個水平平台。碾磙是直徑約55公分,長度比碾盤半徑略小的橫置圓柱形,其兩個端面的中心各鑿一個方形槽兒,槽中嵌入一個漏斗形的鐵軸承。盤和磙的表面都要銃出條形花紋,以增加摩擦力。碾框是連接盤和磙的方形框架,由兩粗兩細四根條形木組成。靠近碾軸的粗框(里框)中心部位鑿出一個垂直的貫通圓孔,其直徑比碾軸略大一些;靠外的粗框(外框)前端鑿一個水平方向的圓孔(主插孔),直徑約10公分,以備穿插碾杆。里框的外端設一個碾杆的副插孔,以備雙人各方推碾用。兩個粗框的內側中心各安一個鐵制、錐形凹榫,以對應碾磙的軸承。碾框組裝成型後,將其里框的圓孔套在碾盤的中軸上,同時將兩個粗框的鐵榫對應嵌入碾磙的軸承里,再配上適當長度的碾杆,石碾就可以運轉了。石碾一般反時針運轉。可人力推動,也可以畜力拉動。

石碾有一個配套裝置叫風車,也稱風車斗子。用於碾米時將米和糠分離開。

碾有公碾和私碾之分。大約在民國以前,凡是建得起成套私宅的農戶,建房時多把豬圈、牲口棚和碾棚等同時都建在大門以里,二門以外。實踐中一個農戶全年使用碾子的時間有限,大部分時間是被外人借用,所以事實上私碾就成了「公碾」。因此後來建房的多不自建私碾。於是少了碾子的村莊就大家湊錢合力建造公碾。公碾在村莊的一端,且多坐北朝南。

凡是建有私碾的農家,碾棚都建在自家宅院中軸線的西側。據說這與當時風行的「風水論」有關。按照這種理論,東西南北各有一個神來主導:東為青龍、西為白虎、南為朱雀、北為玄武。其中青龍主吉,白虎主凶。所以碾在西邊有震懾之意。但很可惜,天長日久,碾子竟被誤解,歸入了白虎的「同黨」。一旦主人要拆掉碾子,其部件絕不容許在本宅中任何地方棲身,因為那是不吉利的。只能將其甩到村頭的五道廟旁,與寂寞的廟神為鄰,這樣主人才能放下心來。

碾米和軋面的要求不同,前者必須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人來操作,因為這關乎出米率的問題。而軋面則無甚技術含量,只要有勁就行了。

石磨分大磨和小磨,干磨和水磨。主要用於磨製、粉碎穀物和製作豆腐等。它由兩扇直徑相同的石制圓盤和一根磨杆組成。磨盤直徑大小不一,大體在60-75公分之間,厚約35公分左右,磨盤中心的對應部位分別嵌入一個上凹下凸的軸承(磨臍)。上盤橫向安一根磨杆。下盤不動,上盤可在下盤上作同心移動。上盤的適當部位鑿一個貫通的垂直圓孔(注入孔)。上下兩盤的結合面也要銃出條形花紋,作用與石碾同。

由於用碾子軋面要比磨面省事得多,所以磨在農村裡占有率很低。主要是經營磨房和豆腐房的農家才有。有一個成語叫「卸磨殺驢」,可見驢和磨的命運往往聯繫在一起,因為磨需驅動力很小、且磨道偏窄,故一般磨房都用毛驢拉動。

小磨在農村的占有率高得多。因為它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操作、老少兼宜。小磨沒有統一規格,大體直徑在35公分左右,厚約10公分。其構造原理和大磨一樣,一個人就可搬動和操作。

還有一種用作穀物脫粒(當地稱為碾場)的石器叫碌碡。它的構造和碾磙近乎一樣,只是體積小(細)一些。端面直徑約40公分。長約60-70公分。在麥收和秋收季節,將穀物在打穀場晾曬後,用牲口拉動碌碡反覆碾壓將穀粒脫下。

另有一種被稱為渾子的微型碌碡,長約40公分,中間直徑約20公分,兩端細中間粗,呈棗核形。主要用於壓實已播完種子的壠溝以求保墒。渾子其名又俗又特,為什麼這麼稱,有關資料記載:「碌碡石輥也,平田器。」又載:渾古時發袞音;關於輥的解釋有:「音學義同」。如此看來家鄉人稱其為渾子還是有根據的。

上述石器多用於戶外,在戶內用的一種婦女專用石器叫捶布石。亦即用於捶布的石砧。長寬厚各40×30×10公分。表面光滑,略呈弧形。與其配套的是一對旋制精緻的木棒槌。長約一市尺。舊時農村多用土布(家機布),這種自織布厚而不同,婦女們將其漿洗捶平後變得整潔光亮、結實耐用。

農村的其它石器還有拴馬石、上馬石、泰山石、石香爐、石門墩以及石制豬食槽、牲口槽等,此不一一列舉。自從家鄉有了電和柴油機以後,磨米機、粉碎機、拖拉機、揚場機、電熨斗街相繼出現在農村,那些笨重的石器紛紛退出舞台,唯有小磨這種不打眼的小東西時還能派上一點用場。

(作者蘇玉志,原蚌埠坦克學院政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g4EYGwBUcHTFCnft1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