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家心往一處想,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3-12-05     昌吉日報

原標題:奇台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家心往一處想,日子越過越紅火」

奇台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家心往一處想,日子越過越紅火」

昌吉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雪) 11月14日,在奇台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村委會的會議室里,土金貴組織村裡的黨員正在學習,交流中,他時不時說幾句哈薩克語,雖然不是十分流利,但不妨礙彼此交流。

今年56歲的土金貴是大泉湖村黑溝片組黨支部書記,2009年從甘肅省會寧縣來到大泉湖村定居。「剛來大泉湖村時,我和村民交流起來有點兒費勁。這些年,我教他們說普通話,他們教說我少數民族語言,現在我們交流完全沒障礙。」土金貴笑呵呵地說。

大泉湖村轄燒房溝、大溝、黑溝、大泉湖四個片組,常住人口1036戶3545人,是一個由漢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維吾爾族等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各族群眾互幫互助,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來,我給你慢慢說。」聽記者問起村裡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一抹笑容立即出現在了大泉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加合甫汗·阿巴旦的臉上。

開展宣講活動、舉辦聯誼活動……加合甫汗·阿巴旦掰著手指講起了村裡的各類民族團結活動。

「逢年過節,大家一起包餃子、做手抓肉;一起唱歌、跳舞,這些都是我們大泉湖村的常態。」加合甫汗·阿巴旦說,大泉湖村有很多民族團結模範,吾魯柯凡·夏合力旦就是其中之一。

吾魯柯凡·夏合力旦是大泉湖村黨總支委員,也是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說起他,村民馬生虎有說不完的話。

「我這個親戚好得很,有事找他就行。」馬生虎常年在石門泉村開商店,聯繫不上家中老人的時候,只需給吾魯柯凡·夏合力旦打個電話,吾魯柯凡·夏合力旦立馬就到馬生虎家裡察看老人的情況。

吾魯柯凡·夏合力旦和馬生虎兩人的父親就是好朋友,兩人一塊長大,是認識40多年的好鄰居、好兄弟。「吾魯柯凡·夏合力旦聯繫鏟車,給我修整後院。我不在家時,家裡的雪都是他掃的,逢年過節都會到對方家裡吃飯……這都幾十年了,我們好得就像一家人。」馬生虎說。

「去年我家蓋房子的時候,缺些沙子,馬生虎家正好有,他二話不說就給我拉來了。」吾魯柯凡·夏合力旦說。

在大泉湖村,像馬生虎和吾魯柯凡·夏合力旦這樣的好兄弟、好鄰居還有很多,各族群眾生活在一起,共同營造了互幫互助、共融共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結和諧濃厚氛圍。

民族團結一家親,手足情深守望相助。大泉湖村民族團結進步的典型事例和先進人物不斷湧現。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卡米拉、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吾魯柯凡·夏合力旦、照力得汗·瓦里吾拉……一個個先進典型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作用,用心演繹民族團結進步感人故事,以實際行動帶領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大泉湖村常開長盛。

近年來,大泉湖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展各類民族團結融情實踐活動,充分利用黨員學習、升國旗儀式、牧民夜校、入戶宣講、村民說事日等,強化宣傳教育,並通過宣傳欄、文化牆張貼標語,廣播循環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片等方式,搭建起民族團結「連心橋」。

大泉塔塔爾族鄉是中國唯一的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因其塔塔爾族民俗特色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20年,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大泉湖村充分挖掘塔塔爾族獨有的民俗文化內涵,不斷加強文化陣地建設,打造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在春節、古爾邦節、肉孜節、中秋節、撒班節等節日舉辦各類民族團結聯誼活動,用文化構築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以活動「聚心」,以文化「鑄魂」,增進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兩年,村民們購買車子、蓋新房子已不再是新鮮事,村裡還辦起了合作社,村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只有各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才有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以後,我們不但要積極發展經濟增加各族群眾的收入,更要加強民族團結工作,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越過越紅火。」加合甫汗·阿巴旦說。

如今的大泉湖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團結中奮進,在和諧中前行,不斷書寫新時代大泉湖村發展新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e46099330a44716c01d02ba350b0b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