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否》這部電視劇,是近年來很經典的一部了,播出後我零零總總的也是看了五六遍了。
最近看到了常嬤嬤告訴顧廷燁,顧廷燁的母親為什麼會難產血崩而亡。顧廷燁的母親去世不到一年,小秦氏就嫁給了顧廷燁的父親顧堰開。
常嬤嬤告訴顧廷燁,本來顧廷燁的母親好好的,身體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那天說出門走走,不想聽到有人在跟顧廷燁的大哥顧廷煜說顧廷煜母親不是病死的,是被逼死的。
那是顧廷煜才幾歲,就有人在顧廷煜耳邊說這樣的話。顧廷燁的母親但是氣不過,便去找顧廷燁的父親確認。
顧廷燁的父親因為用了錢,又不肯解釋清楚。這讓顧廷燁的母親更加確定,顧廷燁的父親娶自己就是為了錢。
而顧廷煜的母親也是因為聽說了這件事,才病重而死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這讓顧廷燁的母親實在受不了,便說那些嫁妝她也不要了,她要回揚州老家去。要跟顧堰開和離。
拉扯之中,顧廷燁的母親受了刺激,就這樣不但沒有生下孩子,還一屍兩命了。
過了一年左右,小秦氏就嫁給了顧廷燁的父親。這讓人很難想像顧廷燁母親的死和小秦氏沒有關係。
聽完這些,顧廷燁不肯相信在顧府中,一向最疼愛她的繼母,可能是害死自己母親的兇手。
顧廷燁知道常嬤嬤不會騙自己,只是他自己不願意相信,不願意相信在顧府中唯一的一絲感情,也是假的。
02
但是對於大哥顧廷燁就不是這麼覺得了,從小就被大哥欺負的他,只要有點不對,先入為主的肯定就是大哥做的。這是下意識的反應。
顧廷燁從白鹿洞書院回去後,帶了一個外室林曼娘,林曼娘做過歌姬,對於顧府來說,就算是給顧廷燁提鞋都不配。
但是顧廷燁卻想讓林曼娘給他做妾。這件事被大哥顧廷煜知道了。這種能讓父親生氣,能把顧廷燁身份抹黑的事情。顧廷煜很願意做。
顧廷煜假意跟父親求情,實則是幫顧廷燁還沒有娶妻子就在外面養外室,外室還是一個賣過唱的女人的事情告訴父親。
這讓父親顧堰開很生氣。顧廷燁看到大哥就知道是大哥說的。因為這樣的事情,大哥又不是第一次做。
顧廷煜很多陷害顧廷燁的事情都自己去做。一次是巧合,總不能事事都是巧合。從小在顧家這種大家庭中長大的顧廷燁知道。所以很容易看清顧廷煜的陷害。
包括後來顧廷燁科舉,本來他的文采考中沒有問題,但是卻被官家從中榜的名單中劃了下來,並說出了讓顧廷燁五十歲的時候再考。
就只是因為顧廷燁在顧廷煜的跟前說了幾句官家對人太苛責的話。這樣的話顧廷燁在旁的地方沒有說過。
所以直接就知道是大哥顧廷煜害了他。
03
但是小秦氏不一樣,她從來表面上對待顧廷燁都是好的。從小沒有苛責過,就算是顧廷燁闖禍了,也幫忙兜著。
就算不是顧廷燁闖的禍,也在真相沒有明白的時候就幫忙解決掉。顧廷燁沒有想過這樣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但是事情解決掉就證明,父親不會苛責於他。但是慢慢的這些事情是不是他做的已經不重要了,外面的名聲都傳出去了。
吃花酒的是他,逛青樓的是他。自己的名聲也毀得差不多了。
顧廷燁才娶了明蘭,小秦氏就給她下絆子。小秦氏自己就躲在四房和五房的後面。
自己假仁假義在後面勸解著。不懂得這裡面門門道道的人,很容易就會被她給騙過去。
特別是有了對比,別人都在指責自己的時候,只有小秦氏明白自己的難處。這種孤立的時候特別容易相信人。
但實際上,這些發難的人只是手的槍。
這樣工於心計的人,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很難發現。加上顧廷燁沒有母親,小秦氏這種假意的寵愛,讓顧廷燁覺得自己還是有母親疼愛的。
這個時候,顧廷燁就是能查到一些苗頭,也會因為這種假意的疼愛而選擇相信小秦氏。
04
所以並不是顧廷燁不能發現小秦氏的捧殺,而是不願意相信,不願意親手將這僅存的感情毀掉。
顧廷燁的父親因為顧廷燁母親的事情耿耿於懷,如果他對顧廷燁好,他內心會覺得自己在彌補對顧廷燁母親的虧欠。
驕傲讓他覺得自己沒有對不起顧廷燁的母親,顧廷燁的母親的死和自己沒有關係。所以不願意對顧廷燁付出感情。
大哥顧廷煜從小被小秦氏教他說,顧廷燁的母親是害死自己母親的兇手,一直對顧廷燁帶著仇恨。
只有小秦氏給顧廷燁的維護,會讓顧廷燁覺得有些溫暖。雖然這些感情都是假的。
但是相比較父親的漠不關心,大哥的仇恨。缺少溫暖和關愛的顧廷燁會抓著這點溫暖不放。
這就是人性。在黑暗下面呆久了,就連陽光會曬傷自己,也希望這束光能給自己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