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合縱抗秦,兩大板塊爆發在秋季

2023-07-27     凱恩斯

原標題:六國合縱抗秦,兩大板塊爆發在秋季

真正的股市投資高手都是內聖外王的。心中有佛,手中有刀,上馬殺敵,不畏漲跌;下馬念經,心中無股。以菩薩心腸對人,用金剛手段守股,選擇時不留遺憾,揮刀時不留餘地。

7月27日,A股沖高回落。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完全符合預期,美聯儲基準利率定格在5.25%-5.5%,本輪加息預期結束。歷史總是押韻,2006年6月美聯儲加息至5.25%,同樣結束了加息,兩次加息幅度類似,但加息速度快一倍,上次是2004年7月到2006年6月用了兩年,而這一次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僅僅用了一年,所以這次加息被稱為美聯儲史上最陡峭的加息。

兩次加息背景也大致相同,都是因為美國經濟困境出現後,將利率歸零。2001年911,繼而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為了打仗,美聯儲迅速讓利率歸零刺激經濟,隨後的通脹回升導致美聯儲被迫在2004年加息。與此類似,2020年美國因為疫情而降息刺激經濟,隨後通脹率上升被迫在2022年6月快速加息。

加息結束後,如果前面的劇本大致相同,那麼後面的劇本也很可能押韻。2006年-2007年全球經歷資產泡沫期,中國遭遇輸入性通脹,人民幣、房地產、石油等價格都在上漲。介於此,我們也有理由預期,2023年7月到2024年年底,很可能也出現一輪同樣的行情,繼而視經濟情況,看歐美經濟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上一次次貸是硬著陸,當然也有可能軟著陸,著陸方式分析非常複雜,我們以後再去做更細緻的判斷。

我們對美聯儲加息預測全部應驗,無論是加息的高度,還是加息的時間跨度。現在,對未來全球經濟做出一些個人判斷,僅供參考:

其一是美國加息轉向降息的時間很難預測,但如果沒有次貸那樣的危機,沒有通脹死灰復燃,那麼可能會在2024年1季度轉為降息。而降息會對全球流動性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中國經濟將借東風。

其二是中美經濟的預測。美國經濟有一輪小陽春是確定的。但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很難確定,如果通脹下不去,那麼高利率會保持,最終會硬著陸,很可能出現「柯立芝繁榮」到「倒霉胡佛」的過程。1928年上台的胡佛最倒霉,他上台就來了危機,他下台之後羅斯福摘了果子,成為挽救美國經濟的英雄。而巧合的是,2024年是美國大選年。那麼怎麼預判硬著陸還是軟著陸?主動權應該在科技公司能否締造新一輪科技革命。當前,元宇宙,AIGC等,實際上就是想用這些延續繁榮,美國之所以能夠擺脫次貸,蘋果發起的移動網際網路變革有很大功勞。所以,關注創新。

對於中國經濟,小陽春一定會出現,但經濟也面臨著陸,而著陸關鍵在兩點:其一能不能構建一個龐大容量的國內消費市場,其二是能不能完成製造業產業升級,從勞動力密集和規模經濟轉變為科技驅動。所以,投資人投資要將兩個核心點結合起來,也就是國內消費+創新。

其三是金九銀十預期依然有效。但最近兩個月還會是過渡期。

回到板塊和個股。今天一則消息,大眾投資小鵬,是否利好新能源車產業?非也,因為側面表明鋰電池車產業進入成熟期。

未來國內鋰電池車增量減速,存量博弈加劇。你可以將特斯拉和比亞迪看做 是戰國時期的秦國,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是關東六國。 大眾投資小鵬,是關東六國合縱對抗。 之前有很多小品牌的鋰電池車都倒閉了,而為了活下去,未來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之間合縱的案例還會增加。

中航電測漲停,成飛借殼有進展。大飛機製造板塊是我關注的新熱點板塊,其重要性堪比2019年的新能源車板塊。但當前中航電測尚在一輪短期炒作當中,股價存在虛浮高估,很可能在成飛上市之後迅速回落,這裡有個參考,中航電測發行股份數量為20.86億股,發行價格為8.36元/股,總額174億,而如今中航電測股價57.91元/股,成飛集團控股方一上市就翻7倍,這多少能夠嗅到一點中國石油的味道。

成飛一定是家有前途的企業,但如此大的市值,要維持高估值是很難的。2022年度,成飛集團營業收入為672.9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13.13億元,我就給50倍市盈率,那也就是650億市值,如果26億股,也就是25塊的股價。當然,如果成飛集團能夠成為寧德和比亞迪那樣的企業,這點估值也就是透支未來若干年,但總覺得不划算。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d31ff9cbec6b49ad49cbbde88e28a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