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考上北京大學的學生,智商都是非常的高,在高中的時期,就應該是各個學校的風雲人物。另一方面,北大的學生家庭條件,基本都非常的好。要麼是書香門第,要麼是家裡經商。來自農村的學生是少的可憐,所以近些年大家都經常會說寒門難出貴子。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北大曾經最自卑的學生。這位學生來自於農村的貧困家庭,自身非常的努力,經過多次的高考,才考上北大。但是到北大的校園之後,與周圍的學生比較,他就變得非常的自卑,但他沒有放棄,最終成為著名的企業家,成功實現逆襲。
這位著名的人物就是俞敏洪。相信大家對俞敏洪都不會陌生,這位教育界著名的企業家,經常到各地進行演講,對許多貧困地區的學生起到很重要的鼓勵作用。今天有機會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俞敏洪先生的過往,也就是她的讀書時光。
俞敏洪是江蘇省江陰市人,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都是屬於比較貧窮的家庭。1978年,他參加高考,第一次落榜。然後他就選擇繼續復讀,並參加補習班,目標是北京大學。可命運捉弄人,他的英語成績很不好,最終也落榜。
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參加高考,最終他的英語獲得89分,以剛過線的成績被北京大學西語系錄取。於是,這位歷經三次高考的學生,終於乘坐著火車,來到他嚮往的北京。
當時的俞敏洪是穿著布衣、挑著扁擔、背著臉盆和棉被走進宿舍,舍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與自己的舍友相比,俞敏洪是非常的貧窮,物質條件方面,相差是非常的大。
在北大的校園裡面,俞敏洪更是感到自卑,除了家境之外,他在文藝、體育、口語等各方面,都比周圍的同學差很多,這也讓他產生很強的自卑心理。
俞敏洪曾經談過一次非常有趣的事情,在北大的游泳課程當中,他只會狗爬,老師以及其他的同學看到這個動作,都是一直在笑。這件事情讓他印象深刻,所以他就變得更加自卑,也不敢與人接觸。
由於他曾經休學過一年,所以他在北大的校園裡待了五年。因為他非常自卑,所以在大學期間,沒有參加過任何的社團,也沒有參加過學生會的競選,除了舍友之外,基本沒有其他的朋友。這樣的學生放在現在,恐怕也是非常的少見。
因為他的英語水平在北大里基本是墊底,所以他就非常努力學習英語,特別是口語方面,她一直堅持晨讀,把自己的英語練得非常的流利。在畢業那一年,他的托福考了663分,原本是有機會到國外留學,但因為美國的招生政策收緊,最終沒有出國。
後來,俞敏洪又在北大留校任教,又因為私自到校外進行補課,被學校處分。因此,後面他就自己干,並創立新東方。至於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的清楚,這裡就不多說。
從俞敏洪的經歷來看,他可以說是北大曾經最自卑的學生。但他的這種自卑,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而是化為一種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比如英語不好,俞敏洪就會一直努力彌補。自身的家境不好,就會通過各種補課,提高自己的收入。
當年創辦教育機構,俞敏洪也是結合自身的情況,才做出的決定。如今的俞敏洪已經是有名的企業家,經濟條件相信比大部分的北大學生都要好,可以說是農村學生逆襲的典型例子,也是非常的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