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前夜突然關停,不割韭菜了

2023-08-17     張書樂

原標題:上線前夜突然關停,不割韭菜了

步入2023年,網絡遊戲版號的發放數量與節奏常態化已成定局,2023年至今共有601款網絡遊戲版號通過審批,數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有媒體統計,2023年下半年預計將有100款遊戲新品上線或者開測。

與此同時,2023年還是二次元遊戲的井噴之年。

某種程度而言,二次元遊戲的走向可視為2023年中國遊戲行業的「晴雨表」。

據不完全統計,在去年版號恢復常態化發放至今,已有20多款二次元相關遊戲拿到版號且多數遊戲定檔在2023年。

其中,有《崩壞:星穹鐵道》《重返未來:1999》已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優異成績。

也有《二之國:交錯世界》《閃耀!優俊少女》和《蔚藍檔案》等在海外市場證明了自己的重磅產品。

但同時,也有一些落寞者,不乏巨頭。

在7月14日,離公測前最新一輪付費測試僅過去3天,西山居遊戲旗下的《彼界》卻突然宣布關停。

彼時,西山居遊戲給出的理由是「由於本輪測試不達用戶預期,現決定對項目進行關停處理」。

《彼界》事件只是如今遊戲行業的縮影之一。

莉莉絲在去年連砍《伊甸啟示錄》《Project Breach》《劍與家園2》三個項目之後,莉莉絲聯合創始人袁帥帶隊的《Ark of survival》項目又裁撤了多位美術團隊的成員,並開始對該項目

的遊戲玩法和美術風格進行大改。

嗶哩嗶哩旗下心源工作室砍掉了4月21日上線體驗版的《霓虹序列》和「仙劍奇俠傳」IP項目和「代號W9」兩個在研項目。

因《逆光潛入》的測試數據不理想,疊紙遊戲對該項目進行內部降級,重新調整了從發行到運營的策略。

放棄、重生和二次元爆發,這些意味著什麼?

對此,南方都市報記者陳培均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主動關停曾被預期大熱的遊戲的行為越來越多,說明遊戲行業的領軍者們開始不再內卷、不再只有割韭菜思維,真正沉下心來做遊戲了。

國內遊戲大廠回爐重造自己的核心大作,是有先例的,如早前網易回爐《天下貳》,又如《王者榮耀》也曾回爐。

儘管,西山居對媒體的答覆都是不再重啟。但愚以為:

西山居此次關停,目的也是想要錘鍊精品遊戲,謀求更大可能性的突破,未必就是項目停止,而是重新再來。

但瘋狂進擊二次元遊戲,也體現出了遊戲行業的一種焦慮情緒。

重度二次元遊戲扎堆,在本來垂直細分的二次元遊戲市場就會形成互相攤薄。

而且如果無法象《原神》那樣出圈,跳出二次元粉絲的小眾層面,就不可避免的面臨盈利難題。

尤其是重度遊戲本身成本、研發和各種付出較大,一旦滑鐵盧都可能給公司帶來後續研發和資金鍊上的巨大壓力。

此前過於扎堆衝擊風口的跟風行為,某種意義上還是國內遊戲廠商的老毛病所致(換皮、山寨的延續)。

因此,這種國產遊戲「頑疾」,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國產遊戲廠商們創新精神和試錯勇氣的匱乏。

結果呢,火爆的二次元遊戲市場也出現了諸如《重返未來:1999》等產品「高開低走」的現象。

事實上,二次元遊戲由於聚焦小眾,很容易開局即巔峰,並獲得相當好評。

但小眾市場過於狹窄,進擊大眾市場又缺乏受眾基礎,難免遭遇高開低走。

此外,二次元遊戲如果缺乏二次元的內容進行前期鋪墊,缺少相關衍生品輔助,就失去了二次元這一概念的加持,淪為所有遊戲本質上都可以算二次元的「亂入」。

二次元遊戲市場如此矛盾的局面,也可以視作國內遊戲市場的縮影。

跟風、山寨和換皮,國內遊戲市場這種頑固性疾病,必然導致在沒有二次元內容基礎的前提下,強行上馬「偽二次元」產品,造成受眾群體從追捧到退坑的心態快速疊代。

二次元遊戲核心是有故事的二次元IP驅動,並配合創造性的玩法體驗,如果兩者皆無,就難免沉淪。

同時,步入2023年,頭尾部遊戲廠商的差距也在加大。

頭部廠商實力確實越來越強,當然米哈游的進入,也讓國內遊戲廠商從三家(騰訊、網易和其他)變為四家(多了米哈游)。

不過,米哈游的成功,以及其所代表的上海F4(鷹角、疊紙、莉莉絲)等崛起,也說明創新、創意和垂直深耕具有破局和衝擊一線的可能,這也是中小遊戲公司應該效仿的方向。

至於AIGC,目前大規模使用在遊戲領域還沒有成熟案例,只是遊戲研發的輔助性外掛,暫時不會是中小企業的機遇。

而遊戲出海,前提是精品開路,過去的買量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中小遊戲廠商如果不耐心打磨精品,出海只是自沉。

至於下半年的趨勢,愚以為會是:

對遊戲細分市場的垂直深耕,探索女性遊戲市場、電子競技遊戲和衍生品,將會是一個大勢所趨。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a85442fc5d2859a8f3cb102d9468b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