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結束後全國15個受降點,河南第二個受降點在(郾城)漯河

2020-07-22     安琪的翅膀

原標題:抗日戰爭結束後全國15個受降點,河南第二個受降點在(郾城)漯河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中國軍民抗戰八年啊!終於迎來了這一天中國軍民的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標誌,是中華民族偉大不朽的歷史豐碑,接受日軍在中國主戰場受降儀式歷史時刻。

當時全國有15個受降點(一說16個受降點),這15個受降點分別是:第一受降區(越南河內),第二受降區(廣州),第三受降區(汕頭),第四受降區(長沙),第五受降區(南昌),第六受降區(杭州),第七受降區(上海),第八受降區(漢口)。第九受降區(徐州),第十受降區(北平、濟南),第十一受降區(洛陽),第十二受降區(郾城)現在的漯河市,第十三受降區(太原),第十四受降區(歸綏),第十五受降區(台北)。而漯河(郾城)是第十二受降區,以第五戰區劉峙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漯河(郾城)、商丘,辦理地點為漯河(郾城)。漯河是侵華日軍北支那派遣軍2971部隊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在豫日軍侵華主要指揮機關所在地。當時日軍侵占河南把漯河作為指揮中心,日軍控制所範圍西南老河口,南陽、方城、葉縣、舞陽,南至信陽、駐馬店,北至許昌、鄭州,東至周口等地。當時第五戰區司令官劉峙來到漯河,成立籌備委員會,確定日軍投降日期為準備,經過商定受降會場設在省立郾中(今漯河二中西院)。1945年9月20時許舉行受降儀式,日軍2971部隊司令官鷹孝森(中將)率31560名全體日軍官兵,正式向中國人民投降。日軍受降代表鷹孝森和他的幾名下屬軍官先期到達會場,隨後第五戰區司令劉峙和漯河駐軍指揮官及美國顧問分別乘汽車來到受降會場,郾城縣縣長蔡友令,漯河鎮鎮長陶瑞亭,鎮區各保都派有知名人士參加受降儀式。劉峙代表第十二受降區簽字受降,鷹孝森代表日軍簽字受降,簽字後,鷹孝森面向中國全體官兵退後三部,鞠躬9個,向中國人民低頭認罪,並把佩戴的指揮刀雙手舉過頭頂,交給主持受降主席官劉峙,正式繳械投降。作為當時漯河全國15個受降點之一,小小漯河鎮見證了投降儀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B7RdnMBnkjnB-0z3K0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