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吃席,為什麼都要吃燴菜?很多人說是落後,我懷疑你不懂美味

2023-03-11     無笑不談

原標題:農村吃席,為什麼都要吃燴菜?很多人說是落後,我懷疑你不懂美味

農村燴菜,記憶中那熟悉的味道,每隔一段時間就想吃,大肉片,白菜,海帶,粉條,豆腐燉好,叫燴菜也叫熬菜,自己盛好,再來 二個饃饃,這就齊活了,連湯汁都美味無比,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伴,相信大家都吃過,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如果遇見紅白事之類的,提前一天來幫忙,中午、晚上都是吃燴菜,只要父母去幫忙,我准跟在後面去蹭飯。

當然,我指的是小時候的事情,誰家的姑娘出嫁,誰家的老人去世,村裡部分人都要來幫忙,大約15年前吧,那時候不流行飯店,即使是待客,也是在家中進行,大家買肉、摘菜、燒水、打雜,還有一個總理專門指揮,忙活了一天,誰也不能走,如果走了,就是不給面子了,東家要好好款待。

提起燴菜,很多外地人會說,你們農村人不會做飯,就是把食材都扔進鍋里,煮熟了分著吃,這樣理解的小夥伴,請你先停一停,這裡的燴菜,可一點也不比飯店的口味差,胡亂說證明你不懂美味,而且炒菜是炒菜,燴菜是燴菜,不要混淆在一起。

農村吃席,為什麼都要吃燴菜?這個問題,即使你問一些老人,他們也回答不上來,爸爸說,他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說法,但最終都大同小異,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遵守傳統

農村人都有傳統的思想,因為上一輩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當然要遵守,這是一個傳統習慣,誰也沒權利打破,在「正事」的前一天,早中晚基本都是燴菜,邊吃邊聊,增進感情,大燴菜做簡單,味道鮮美,一鍋菜不輸五個炒菜。

2、節省時間

凡是能來幫忙的人,肯定遠不了,多是一些街坊鄰居,吃燴菜簡單方便,上桌速度也快,一桌解決了幾十個人的晚餐,何樂而不為呢?大家也心領神會,不會怪罪,如果做家常菜會很耗費時間,而且活多雜亂,根本沒精力去準備,燴菜可以快速吃完,收拾乾淨,去忙自己的工作。

3、經濟實惠

那麼多人吃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有人要問了,人家來幫忙,你連飯都管不起嗎?這就要看東家的經濟條件了,差一點的就是白菜、粉條,當然也有肉,稍微好一點的,有丸子、裡脊、炸豆腐、白菜、粉條等等,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符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在那個貧窮的年代,都是這樣度過的。

當然了,不止這幾個地方,北方還有很多城市,都有吃燴菜的習俗,這並不丟人,我反而覺得很好,到了外地時,我還會把家鄉的風土人情,介紹給別人,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規矩,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燴菜,也叫熬菜、大鍋菜,

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優良傳統,吃過倍感榮幸,但隨著外包酒席的出現,已經逐漸消失了,農村的一些老廚子歲數大,也都退休了,估計在過個十年八年,燴菜會逐漸淡出,那個時候就是真懷念了。

你吃過農村的這碗燴菜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9f0b76e542b00bf3b42c40ffecc0a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