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近的地方不打,為何不怕遙遠去攻打相隔千山萬水的歐洲

2024-01-21     丹寶星辰

原標題:成吉思汗近的地方不打,為何不怕遙遠去攻打相隔千山萬水的歐洲

有人說,成吉思汗近的地方不打,卻不辭辛勞,去攻打遠隔千山萬水的歐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是為了遠交近攻?

其實,這句話有很多誤會。我們今天來把這些誤會全部釐清。

成吉思汗當時並不是近的不打,並沒有什麼遠交近攻,而是一直在打近的。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本部以後,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外擴張,一直在往四周打。北面是嚴寒的沼澤地區,沒有什麼國家,只有一些處在更原始狀態的部落,被稱為森林部落。成吉思汗派了他的兒子朮赤專門去攻打這些森林部落,把這些小部落基本上都征服了。所以北邊後來一直是蒙古的土地,這種邊界甚至一直延伸到北冰洋。

當朮赤征服了北邊的森林部落以後,也就是成吉思汗準備發動西征的時候。

發動西征之前,成吉思汗準備確立自己的汗位繼承人,他最早的想法,其實是想把汗位繼承人給朮赤的,但是二兒子察合台不幹,和朮赤大吵起來,說朮赤不是他爹成吉思汗的種,成吉思汗才沒有把汗位傳給他,而是傳給了第三個兒子窩闊台。

東邊成吉思汗也一直在打,他主要是派他的弟弟鐵木哥進攻,把遼東及朝鮮半島也給拿下來了的。

南邊主要是西夏和金國。對於西夏,成吉思汗主要採用的是又打又拍的方式。在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已經對西夏連續進行了五次進攻,這五次進攻都取得了勝利。但是,成吉思汗並沒有想立刻滅亡西夏,而是想把西夏作為一塊緩衝的跳板,他的目的是要進攻金國。

在西征之前,金國一直是成吉思汗進攻的一個重點。金國是成吉思汗及蒙古人的世仇。在成吉思汗統一漠北之前,蒙古人是受金國奴役的。而且金國為了防備蒙古人崛起,還每年定期深入漠北,對蒙古人實行「減丁政策」,也就是派人去屠殺蒙古人。這是讓成吉思汗以及他的蒙古帝國讎恨金國的根本原因。所以,成吉思汗在統一漠北後,第一件事,就是攻打金國。

金國並不好打,成吉思汗打金國花了不少時間,光是在中都城外,蒙古人就呆了長達三個月之久。不過最後成吉思汗還是拿下來了。在金國把自己的公主獻給成吉思汗,並且遞上投降戰表的時候,成吉思汗才撤兵回去。

成吉思汗唯一沒有進攻的是西邊。蒙古帝國的西邊是西遼,這是遼國被金國滅亡後,遼國貴族跑到西邊建立的一個大國。成吉思汗沒打西邊,主要是想和西邊做生意,從西邊得到更多的戰略物資。所以成吉思汗才派出商隊去和西邊崛起的花剌子模做生意。卻是花剌子模小看成吉思汗,不但拒絕和成吉思汗做生意,還搶劫了成吉思汗的商隊財物,殺掉成吉思汗的商隊人馬。

正是花剌子模的這一傲慢行為,激起了成吉思汗的憤怒,所以他才停止了對金國的用兵,先派他的先鋒大將哲別進攻西遼,目的是開闢一條攻打花剌子模的通道。當把西遼打敗以後,他才親自帶隊,進攻花剌子模,最後整個滅亡了花剌子模。

不過就算這樣,成吉思汗進攻的主體還不是歐洲,因為花剌子模主要並不在歐洲。進攻歐洲,是在成吉思汗去世,由窩闊台繼位後,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資和地盤,才組織蒙古帝國第三代的長子發動第二次西征。這次西征的重點,才是歐洲。而在進攻歐洲的時候,蒙古軍團已經拿下金國和西夏,開始進攻南宋了。

也就是說,進攻歐洲的同時,也在打南宋,並不存在近的不打而打遠的這樣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81030154a44196fa5997f543f8ac4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