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強東強姦到李彥宏被潑:「高大上」的網際網路,為何總被群嘲?

2019-07-26     柒舟說

昨晚睡前,無意中手欠刷到了劉強東強姦案的審訊視頻,對這個案子我沒什麼興趣,但是,那一刻,還是被劉強東的土味的英語所「折服」......一個男人,在竭力的用自己有限的英文單詞描述出軌細節,努力證明自己是出軌,而不是強姦......一直對明星或者網際網路暴發戶企業家的私生活沒什麼興趣,尤其是志得意滿的小強同志。

但還是被小強的英語驚到了,就這個英語水平,還去國外講課,教學?還能在百忙之中,在老婆孩子的陪同下,在國外出軌......真把自己當成霸道總裁人設。

聯想到前段時間網上鬧得風風雨雨的996爭論時,小強同樣義正言辭的向馬大嘴拋出橄欖枝,在馬爸爸剛說出「996是給你們的福報」,大家都沒反應過來時,就趕緊拋出「地板鬧鐘」的勵志雞湯創業故事向馬爸爸示好--「我永遠是你這邊的。」

昨晚看到這個男人竭力的用有限的詞句描述自己出軌的細節時,突然想到了他的「地板鬧鐘」故事。百忙之中,老婆孩子都在身邊,還是在國外遊學,還能抽出時間出軌,果然有「地板鬧鐘」的精神。

還有不久前的網際網路圈的顏值擔當,李彥宏同志被一瓶水從頭澆到腳,眾人皆拍手稱快,喜聞樂見。

上一次網際網路大佬被群嘲的笑聲似乎還未退去,又一大佬被群嘲。網際網路行業似乎一直是非不斷。從劉強東強姦案,到馬雲「996福報門」,到油膩的「生活669」......

網際網路大佬們一個個走下神壇,遭遇集體群嘲,不禁好奇:

為什麼總是網際網路界的大佬被群嘲?

01-亂象叢生:軟實力跟不上財富增長速度

網際網路行業是個很神奇的存在。本人多年從事網際網路行業,體會深刻。在它看似高大上,高精尖的外表下,實則遍地暴發戶。

網際網路大佬們更像明星,而非企業家。

比起做企業,他們更熱衷於表演,努力增加曝光度,打造個人IP,熱衷於講故事樹人設。無論貌似潘安,還是油膩發福,都熱衷於拍精修照,意氣風發出現在電梯間的廣告上,海報上,書籍封面上,產品PPT上......

由於財富積累太快,而個人其他素質和軟實力,社會背景和應激能力等沒跟上,內心又較為膨脹,突然在公眾視野,固然錯漏百出,被群嘲。

所以,總是網際網路的大佬被群嘲。

02-群嘲事件層出不窮:罵名也是名

簡單回顧幾個網際網路大佬被群嘲的故事:

2018年始,網際網路泡沫開始破散,進入所謂的下半場:各大廠紛紛裁員,動作最大的當屬京東。劉強東郵件發話三類人不留,意指性價比低的滾蛋。

繼碼農紛紛奮起反抗的996.ICU事件後,馬雲發表演講:996是你們這輩子的福報。一副高高在上的資本家嘴臉,把壓榨剩餘價值與個人奮鬥混為一談。這與之前的人設大相逕庭,要不是「福報」一詞,我都以為他被盜號了。

小強隔空傳情,大家還沒反應過來,就拋出「地板鬧鐘」呼應,動情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將個人創業和被壓榨混為一談。

本人京東的朋友較多,當時都「不約而同」轉發「地板鬧鐘」 的故事,一時間我的朋友圈被刷屏,連話術都不謀而合,整齊劃一......

幾個月前,面對沸沸揚揚的劉強東強姦案,京東員工也是如此「不約而同」,發出劉強東談笑風生的照片,話術依然整齊劃一:「我們老闆在這裡」。

幾個月後,李國慶在微博發文幫劉強東「澄清」:只是婚外性,非性侵,非婚外情,非嫖娼,既沒有對不起股東,也沒有對不起老婆,更沒有影響社會。

關於996,李國慶態度鮮明:小強支持的,我就要反對。發文批判996,一時間網絡上各路大佬風起雲湧。

馬雲自知失言,隱沒,換上公關團隊多次找補,怎奈越描越黑。而後,自作聰明發了「生活669」言論,試圖用葷段子示好,結果成功消滅公眾對他的最後一絲好感,激起罵聲一片。

馬雲終於把自己「作」下神壇。

我們再往前追溯:

你是否記得:

2011年,當當網總裁李國慶與「大摩女」在微博上的罵戰,對罵了一個月,為中文髒話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3年,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

雷軍和董明珠的十個億豪賭事件(不知道雷軍啥時候還錢,不知道這個賭算不算犯罪,咱也不敢問。)

03-為啥被直播潑水的是李彥宏?

李彥宏被潑水後,網友們腦洞大開,紛紛設想各路大佬被潑水後的反應:

微博上大家各種腦洞節選

玩笑歸玩笑,不敢想像哪個網際網路之外的企業家被當眾潑水,而且是微博全程記錄。比如別說是潑王健林,潑隔壁老王我也不敢。

比如,隔壁老王經常裝修製造噪音,且屢教不改,我敢趁他出門時當頭澆水泄恨?

當然不,因為我不知道老王背後有誰,我怕他事後報復我,給我家門口放個不明物體之類的,後患無窮。

潑水事小,如何全身而退事大。

這位仁兄肯定也想過這點,那他為什麼敢潑水,還敢一路發微博潑水?

他自然權衡過後果,不怕是因為後果他可以承擔。後果,是拘留5天。

這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敢在網際網路大佬頭上澆水,而不敢往其他企業家頭上澆?

因為,網際網路行業爆發快,發家致富迅速,上升環境較單純,除積累財富,沒有積累太多傳統行業盤根錯節的社會關係和背景,而傳統企業家不知道背後什麼來頭,故不敢輕舉妄動。

網際網路大佬,僅在網際網路模式下成功,但對於社會,或許很多複雜的邏輯從未接觸。我曾在朋友圈提過,能力的提升就像訓練肌肉,你訓練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強,而沒接觸過的領域,依舊很弱,故不用迷信成功人士。

網際網路行業尤為明顯,網際網路創業者爆發快,甚至靠忽悠起家,沒有經歷太多傳統企業的社會歷練和磨難,故社會閱歷等方面沒有機會疊代,而發展太快又容易使人膨脹,易犯幼稚病。

04-為什麼網際網路比傳統行業爆發快?

先簡單講講網際網路的特點,以後有空可以詳細說。

1. 周期短

傳統企業要經歷漫長的周期,財富增長較慢;而網際網路行業,從崛起到成為龍頭幾乎短短几年,規模迅速從五百到五千,五千到五萬......

2. 沒有邊界

沒有明確邊界,各行業都可以網際網路+,對傳統企業摧枯拉朽式的顛覆:大佬們不差錢,紛紛開疆擴土,圈地搶人,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想要啥買啥,攤子鋪得越大越好。

3. 打政策擦邊球

由於網際網路周期短,受政策影響很大,甚至打政策的擦邊球。比如Uber的商業模式,在多個國家都被政府嚴查抵制,還有曾一夜間如雨後春筍的P2P公司,待政策反應過來,已卷錢走人了。

4. 那麼多戴紅圍脖去敲鐘的,掙錢了嗎?

網際網路公司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

1)初創階段

大量的研發、伺服器/帶寬投入,人員成本非常高,此時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計。

2)成長階段

用戶快速增長期,通常還是沒有盈利,而且各種燒錢。通過各種利潤貼補市場,快速搶占用戶,加速自身馬太效應,商業模式的逐步形成。

3)成熟階段

公司的用戶增速放緩但收入增速較快,開始實現盈利。

如果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階段三上市,是比較正常的估值體系,可按一些指標如DCF或者PE等方式定價,但很多企業等不了那麼久,而在階段一或階段二就上市,有收入沒利潤,甚至長期大幅虧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因此,他們只能給投資者心中種下諸多美夢,或強調初心,聊情懷,就是不聊盈利模式。

掙錢?多庸俗,我們來聊聊情懷。

我給你講個故事:

小時候,我家裡很窮,我一直有個夢想......

那段時間,我跟不少網際網路創業者聊天,一聊到盈利模式,對方就一頭霧水,甚至從沒想過:掙不掙錢不要緊,我有流量,甭管你信不信,反正投資人信了就行。

甭管是賣煎餅,賣情趣用品,還是租自行車,反正中國人多,流量大,我割我的韭菜,割完就財務自由了,誰還打算把煎餅做一輩子?

找風口,風要大,動輒一夜間多了很多豬,飛起來的沒幾隻,風停後摔死不少。例如當年的千團大戰,活下來的體量玩家寥寥無幾。這種例子舉不勝舉。

為什麼股神巴菲特從來不投資網際網路行業?

絕對估值法的核心:

假設價值是來源於未來流入企業的現金流,將這一筆筆的現金流分別以一定比率折回到現在,再進行加總就得到了價值。

然而,這對網際網路行業沒意義,網際網路企業的估值充滿不確定性,這就是原因。

事實證明,在1999年納斯達克上市的四千多家公司至今,也只有蘋果、亞馬遜、微軟等不超過五家創了當年新高,幾乎99%的公司的永續增長率是負值。

在充斥著激情與夢想的網際網路行業,隨處可見屌絲逆襲的故事。馬雲的名言「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充滿快意恩仇的江湖氣,我卻不喜歡這句話。

每天都有人逆襲,實現財務自由。但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只見到大佬們一個個意氣風發,戴著紅圍脖爭先恐後去敲鐘,搶C位拍照發朋友圈,卻不見多少企業上市一年就資金鍊斷裂。

當投資者們不再相信美夢,不願做夢時,那些一直靠投資人的資金續命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因資金鍊斷裂而死掉,寒冬降臨。

我一直認為,網際網路寒冬到來是好事:讓那些靠忽悠割韭菜的公司凍死吧,讓那些靠忽悠上位的管理者失業吧,給踏實做實事的企業和員工更多機會和資金支持!

中國有不少這樣的企業家,比如任正非先生,他踏實務實,一步一個腳印,這才是中國企業家該有的精神。

雷軍十億賭約還沒打算還,李國慶還在看熱鬧,劉強東自顧不暇,王興還在擴張,馬化騰仍關起門做產品,李彥宏仍是翩翩君子,被水澆仍能不失風度的讓AI背鍋......

各方大佬,分分合合,撕完還能一團和氣的坐在一張桌子吃飯。

後來,做煎餅果子的消失了,賣情趣內衣的不見了,網際網路新貴們一茬茬新人換舊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樂視的大廈仍矗立在我家對面,卻早已人去樓空......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一夜之間,瞬息萬變。

-End-

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文。

歡迎大家留言,跟我這個網際網路老司機一起聊聊網際網路的荒唐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8-OLmwB8g2yegNDvY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