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山東出皇后,數年來出過幾位皇后呢?說出來可別不信

2024-01-21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自古山東出皇后,數年來出過幾位皇后呢?說出來可別不信

「皇帝輪流坐,今朝到俺家。」當皇帝是一件美事,不但能夠君臨天下,建立千秋大業,更能夠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和後世子孫的歌功頌德。

那麼同處於社會階層最頂端的皇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聊一聊中國古代皇后的故事。

有道是「南人出相,北人出將,陝西黃土埋皇上」,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地域文化和生長環境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的皇后絕大多數出自北方,而出身於山東地區的皇后尤其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地理位置

山東地處我國華東,東部半島地區,臨近渤海、黃海,西部內陸部分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接壤。

這樣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山東地區一直處於中原王朝的核心位置。而泰安境內的泰山,更是古代帝王「封禪」的主要場所。

便利的自然條件,自然使得皇帝有機會從這裡娶到自己滿意的皇后。

但是下面兩個因素,才是最關鍵的。

母儀天下

中國從周朝時期就制定了被後世儒家思想所推崇的「禮」,但是後來經歷了春秋戰國、劉項滅秦等一系列的戰亂,直到漢武帝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才真正興盛了起來。

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孔子和孟子都是山東人。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山東地區的老百姓長期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更懂得知禮節,曉大義。女孩子的行為規範也非常符合母儀天下的標準。

巧的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后呂雉,就是來自山東的單縣。

在她年輕時候,父親因為躲避仇家,把家從單縣搬到了沛縣。在這裡,她認識了正擔任泗水亭亭長的劉邦。

劉邦這個人,比她年長15歲,一把年紀了卻不事生產,專好俠義,天天跟著一群販夫走卒混在一起。

也許是呂太公覺得此人不凡吧!在父親的安排下,她嫁給了當時一窮二白的劉邦。

婚後呂雉非常賢惠,除了孝敬公婆,還要親自下地幹活。

在劉邦反秦抗楚期間,她跟家人不幸被項羽俘虜。在監獄裡,她一邊盡心竭力的照顧好劉邦的老爹劉太公,一邊機敏的跟殘暴的項羽進行周旋。

幾年的牢獄之災,把這個曾經軟弱的女人的內心磨鍊得無比堅強。後來她終於和家人活著回到了劉邦的身邊,可是劉邦此時卻已經另結新歡戚夫人。

作為一名普通的女人是萬萬不能忍受這一切的,但是呂雉還是忍下了這口氣。

直到戚夫人作死,非要劉邦廢掉呂雉的兒子劉盈,改立她的親生兒子當太子,她才進行了反擊。

後世人只曉得呂雉對戚夫人的狠,卻不知道她同時作為一名母親,為了維護自己的兒子而付出的愛。

在政治領域,呂雉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她幫助劉邦滅掉了韓信、彭越等諸侯,消除了他們起兵造反的隱患,穩定了局勢。更是在劉邦和劉盈去世後,臨朝聽政、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為接下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在明朝宣宗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孫皇后也是山東人。

據史料記載,她出身山東鄒平,父親是一名基層幹部,少年時期就非常貌美、知書達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被選秀嫁給了當年還是太孫的朱瞻基。

後來朱瞻基登基後,她靠著母憑子貴成為了皇后。但是不幸的是,不久她的丈夫就去世了。

也許是丈夫早逝的緣故,她和她的婆婆對年幼的小皇帝過於嬌慣。

驕橫的小皇帝在太監王振的唆使下,起兵20萬,帶著文武百官遠征蒙古。結果在半道上被蒙古也先的軍隊打得全軍覆沒,百官全部戰死,自己也成了蒙古人的俘虜。

蒙古人帶著這位小皇帝直撲北京,北京城裡頓時亂作一團。

在這個時候,孫太后站了出來(此時她已經是太后),一方面立小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當上了新皇帝,另一方面她舉任於謙等主戰派官員,進行北京保衛戰。

在這位堅強的女人的指揮下,局勢很快就穩定了下來,大明王朝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

皇帝向來是不缺美女的,除了知書達理、母儀天下這種自身修養之外,政治因素也是皇帝立皇后的條件之一。

政治婚姻

自古以來婚姻都是人生的頭等大事,皇帝的婚姻更是不能馬虎。在選妃立後的過程中,為了鞏固自身的政權,有時候,皇帝還要考慮媳婦娘家的勢力,這種婚姻就是政治婚姻。

有人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都是皇家的,難道皇帝娶個媳婦還要看別人臉色麼?

王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光靠皇帝一人當光杆老將可不成,藉助聯姻跟那些有錢有勢的氏族攀上交情,對兩家來說都是共贏。

要知道從秦朝起,中國最長的朝代也不超過300年,而有的豪門大族卻存在了700年。

山東臨沂地區的琅琊王氏就是這其中的一家。

提起王家,有一首著名的《烏衣巷》中說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見王家地位的顯赫。

東晉時分,更有「王與馬,共天下」。王家的實力和地位已經達到了和晉朝皇室司馬家同等的高度。

晉朝在中國歷史上是比較混亂的,因為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崛起。晉朝的勢力退縮到了長江以南,史稱東晉。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之所以能夠在江南站穩腳跟,靠的就是琅琊王家的王導、王敦兩兄弟。

琅琊王家長期積累的勢力和優良的家風,使得整個家族人才濟濟,財力雄厚。這一套領導班子直接調配給皇帝,皇帝更是如虎添翼。

但是皇帝一旦站穩了,又勢必會對這強大的勢力感到忌諱。所以,結成姻親,才是最好的辦法。

圖非王神愛

王家的女性受家族濃郁的文化氛圍的薰陶,也大多博學多才,知書達理。皇帝娶了她們,後宮更是被管理得井井有條。

這種政治婚姻在數百年來,一共成就了36名王家女子成為了皇后。

這最著名的就是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皇后——王神愛。

她是「書聖」王羲之的孫女,父親也是東晉著名的大臣和書法家王獻之,她自幼就嫁給了晉安帝。

要說當皇后母儀天下是一件好事。但是她的丈夫卻不是一名正常人。

晉安帝自幼痴呆,愚蠢,口吃,甚至冷熱饑飽都沒有感覺,行動都要靠人扶持。跟這種人結婚,可是人生的悲劇。

後來她經歷了宮廷政變,憂心忡忡,最終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也許是這幾個因素的原因吧!自古皇后出山東成了大家街頭巷尾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