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超散文丨曾給我當「車夫」的小叔

2023-09-12   真言貞語

原標題:牛永超散文丨曾給我當「車夫」的小叔

曾給我當「車夫」的小叔

文/牛永超

小叔是父親最小的弟弟,比我只大兩歲。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心態平和,與世無爭,但每做一件事都很專注,努力做到最好。

小時候的小叔,是個孩子頭兒。除了我和妹妹常跟在他後面外,村裡有不少同齡的孩子也愛和他玩。夥伴們來家裡玩,他特別大方,翻箱倒櫃地把自己的小人書、木頭手槍或彈弓全都給抱出來,攤了一地讓大家隨便看,盡情地玩。到了飯時,還拉著人家不讓走,非要留著吃飯。

奶奶是個愛乾淨的人,看到人家穿的衣服髒,心裡就不待見。雖然她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可等人家走後,就會罵小叔:「成天啥人都往家裡領!看看他那衣裳袖子,劃根洋火(火柴)都能點著。」不過,奶奶罵歸罵,說歸說,小叔仍是我行我素,就連母親都笑他「狗改不了吃屎」。

我們叔侄倆年齡相仿,又天天在一塊,就有許多「共同愛好」。比如,寫完作業後,我教他跳皮筋、踢方格,也跟著他學會了打尜子、扔摔炮、推鐵環等男孩們的遊戲。我們常坐在一起打紙牌,或許因為他比我大,凡事都讓著我,即便我輸了耍賴,他也從來不惱火。他摔紙包特厲害,贏了滿滿一抽屜。我總是悄悄拿一些出去玩,結果都輸給別人了。

他開始上小學時,我特羨慕。他一放學回來,我和妹妹都爭著背他的書包,裝模作樣地往外走,嘴裡喊著「我去上學啦」。他寫作業時,我就趴在旁邊看,有時也學著他的樣子拿支鉛筆在紙上亂畫。最有意思的是跟著小叔背書,他讀一句,我學一句,像鸚鵡學舌,結果他還沒有背會,我已經會背了。

我上小學三年級時,家裡買了輛自行車。小叔和妹妹先後都學會了騎車。我天生膽小,看到他們摔跤,心裡害怕,就不敢學。上初中時,學校離家約有三公里路程,因為是走讀,每天需兩個來回往返在家和學校之間。

因為我不會騎車,自然是小叔帶著我走。有一個冬天的早晨,路面結了一層薄冰,我們出門較平時晚,因而小叔騎得很快。在經過一個拐彎處時,車輪打滑,我和小叔都從車上摔了下來。我當時整個人躺倒在地,小叔的手蹭破了皮,一條腿壓在車子底下。他不顧自己的疼痛,趕緊把我扶起來,連聲問我「有事兒沒」。之後好幾天,他走路時腿都是一瘸一拐的。

小叔給我當「車夫」,一干就是好幾年。初中畢業後,我和小叔考進了不同的高中,他上學需從我們學校旁邊經過。那時我家和爺爺他們已經分開另住。周六放學,他每次回去,都要到我家看看我回了沒有,以便返校時帶上我。

記得高二的一個周末,母親讓小叔陪我一起買衣服。我們到縣城後,先去新華書店。當時縣城的新華書店店面不大,裡面的人很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跟前。我選中了一本作文選,等掏錢時,發現口袋是空的,才意識到錢被偷走了。我急得哭了起來,書沒買成不說,連衣服也沒法買了。

一看到我哭,小叔馬上安慰我說:「已經被偷走了,哭也沒用,人家也不會給你還回來。我身上還有錢,走吧,給你買衣服去。」小叔用十八塊錢給我買了一件上衣。後來,我才得知,他身上只有二十元,原本打算買複習資料的。唉!我竟然連小叔打算買什麼都沒問,就心安理得地用他的錢買了衣服。

小叔的學校離家遠,他很少往學校帶糧食,家裡也沒人給他送糧。那時,爺爺每個月發29斤糧票,小叔就用糧票兌換成飯票。爺爺雖然是離休,但工資不高,加上家裡剛蓋了新房,小叔每次走時奶奶給的錢也有限,兌換飯票後更是所剩無幾。

每次回家,他都要給自己做兩瓶鹹菜帶著。要知道,我一個女孩子,當時一個月就要用掉40斤飯票,可見他的糧票根本不夠吃。況且高中學習任務重,又是長身體的年齡,我不知他當時是怎麼忍受飢餓的。現在想來,小叔讀高中時是嚴重缺乏營養的。

小叔的語文學得好,又擅長寫作。他曾經在我們當地的中學生作文比賽中得過一等獎。高中時他讀了文科,這正好發揮了他的學習優勢。他當時任學校的文學社社長,每個月出一份校報,上面總有他寫的文章。他學習刻苦,每天看書做題到深夜。我們曾多次在一起憧憬上大學的樣子。

讀高三時,我一個月回家一次,就很少再坐小叔的車子,平時和他見面的次數也少了。距離高考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母親突然說小叔因為腰疼回家了。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他又總熬夜,腰疼得坐不住,醫生說需在家臥床靜養。於是,他被迫放棄了大學夢。

我參加高考時,他擔心我思想壓力大,考前的頭一天下午,特意到學校去看我。他給我買了水果,還一再叮囑我別緊張,做題時要細心。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時,小叔反覆看了幾遍,眼神中流露出羨慕與落寞。他不無驕傲地對我父親說:「超是咱村第一個大學生。真給咱家爭氣!」我知道,沒能上大學,是小叔一輩子的遺憾。

小叔高中畢業的那年冬天,曾到一家汽車維修店裡當學徒。沒掙到工錢不說,還因為洗車搞得滿手都是凍瘡。奶奶見了心疼,堅決不讓他再干。第二年,小叔當了村裡的代課教師。

後來,鄉里公開招聘合同制教師,小叔考上了。這一干就是近十年。他曾經在全鄉的教師講課比賽中拿過獎,他的學生也多次在成績評比中名列前茅。和孩子們在一起,看著他們一天天進步,他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快樂。然而,隨著小孩子的減少,農村小學合併,合同制教師被取消了。

都說「三十而立」,而年過三十的小叔卻面臨著再次就業。回到家後,小叔只好到建築工地上攬活。因為腰疼落下的病根,重的體力活他根本幹不了。公司經理聽說他是高中畢業,又當過教師,就讓他到辦公室里幫忙整理建築資料。

這下小叔有了用武之地。他寫得一手好字,作文又是他的強項,整理材料自然難不住他。那家單位自從有了他之後,每次上報的審批材料都是很順利就通過了。有一家建築公司的老闆,幾次想「挖」小叔到他的公司去,小叔的經理聽說後,更是不肯放他走,小叔也戀舊,至今還呆在這家公司。這讓我想到了「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的」這句話。

這兩年,小叔在上班的附近買了房子,離家遠了。我偶爾回去一趟,也難得和他見面。然而,他經常從我父親那裡了解我的情況。得知我在嘗試練筆後,他更是每篇必讀,並給我留言,肯定我寫得好的地方,給出他的修改建議。我們倆在微信里交流時,他總是給我以鼓勵。

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小叔了,下次回去一定要和他好好聊聊。

(寫於2017年9月20日)

【作者簡介】牛永超,女,河南新鄭人,河南林業職業學院副教授。執教20餘年,主攻經濟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的教育教學研究,偶爾舞文弄墨,在文字中找尋溫暖,在碼字中修身養性,讓心在文字的開合中變得清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