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中,只有這三位才是主席口中的「老總」,他們究竟是誰?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在影視劇中,毛主席對十大元帥的稱呼是不同的,有的是姓氏+帥,比如葉帥、劉帥,有的是姓氏+總,比如林總、陳總。
而在稱呼朱德總司令時,卻是用的姓氏+老總,稱朱老總。
有人說,朱總司令是三軍老總,毛主席這樣稱呼他很正常。
事實上,在十大元帥中,毛主席用姓氏+老總稱呼的,不是只有朱老總一位,另外還有兩位。
第一位是賀龍,1955年授勳,毛主席在填寫元帥證件時,並沒有把編號001給排名的朱德,而是給了賀龍,朱總司令對此十分認可。
兩年後,軍報推出了一本連環畫,紀念南昌起義30周年。
在連環畫中,領導人的排名是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
朱總司令看後說:胡扯!怎麼把我排到第二位了,他向軍委建議,把排名改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後來這個排名就固定下來了。
可見,賀老總的地位,在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心目中是非常高的。
賀老總1916年就參加革命了,參加了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北伐戰爭。
到1927年,他獲得了國民黨中將軍銜,擔任國軍第20軍軍長。
7月份,周總理策劃南昌起義,決定以賀龍的第20軍打主攻,葉挺的第24師打副攻,朱德的軍官教導團做協助,他們締造了我國軍隊的軍魂。
賀老總的家族,也因此有一百多人被國民黨反對派殺害。
南昌起義最後失敗了,但是這並沒有澆滅賀老總鬧革命的信心。
賀老總回到家鄉繼續招兵買馬,不久就組建了紅二軍的雛形。
紅軍會師後,同紅6軍合併為紅2方面軍,由賀龍領導。
長徵結束後,賀龍把紅2方面軍交給了彭德懷領導。
1947年,賀龍又把自己親自拉起的晉綏野戰軍,交給彭德懷領導。
為了國家的興旺發達,賀龍就是如此不計個人榮辱得失,因此,毛主席尊稱他為賀老總。
毛主席尊稱為老總的第二位,正是彭德懷元帥。
兩個人是老鄉,毛主席從文,彭德懷從武,成了國民黨湘軍的團長。
1928年,20萬工農兵發動平江起義,國民黨派遣彭德懷率軍鎮壓。
國民黨根本不知道,彭德懷早在4月份,就由段德昌介紹入了黨。
彭德懷的部隊一到指定地點,就調轉槍口攻打國軍,並迅速占領了平江。
彭德懷的這支部隊此後改編成了紅5軍。
紅5軍沒有在平江戀戰,而是繼續往咸寧、沙城一帶進攻,隊伍也越打越多,形成了紅3軍團。
紅3軍團當年年底,在井岡山同朱毛紅4軍會師。
兩軍合併,朱德擔任總指揮,主要領導紅1軍,彭德懷擔任副總指揮,主要領導紅3軍。
紅1軍負責奇襲伏擊,紅3軍負責打攻堅戰。
長徵結束後,由於紅3軍犧牲太大,剩下的兵員已經不多,併入了紅1軍。
這期間,毛主席就稱彭德懷為彭老總了。
毛主席稱為老總的第三位元帥是朱德。
很多人可能想不通,朱總司令好像沒有指揮過什麼大的戰役,他怎麼會被毛主席如此看重,怎麼會成為三軍總司令呢?
很多人認為朱總司令像個農民,擔任總司令後,還被紅軍戰士認為是伙夫。
這兩個身份,確實是朱總司令以前的真實身份。
朱德早年加入了同盟會,在滇軍中從司務長晉升到了旅長。
蔣介石竊取革命果實後,看不到希望的朱德到德國留學。
留學期間由周總理介紹入黨。
1927年,周總理籌劃南昌起義,讓擔任國民黨軍官教導團團長的朱德協助。
朱德就給守衛南昌的國民黨軍官,擺了一道鴻門宴。
因為他在國民黨軍官中的威望非常高,軍官們全部都過來赴宴了,這給周總理騰出了時間。
不過,南昌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而朱總司令率領的兩千多人馬也同賀龍、葉挺的部隊打散了,他只能孤軍作戰。
最艱難的時候,部隊只剩下了八百多人,就是這八百多人,成了後來紅軍的火種。
朱德帶領這八百多人馬,往井岡山方向攻打,一邊打一邊招兵買馬。
抵達井岡山時,隊伍又壯大到了一萬多人。
井岡山會師後,以朱總司令的部隊為主,組建了紅4軍。
他任軍長,毛主席任政委,朱毛紅軍的星星之火由此點燃。
朱總司令不是不會打仗,相反,他是最會打仗的。
所謂善戰者無赫赫戰功,說的就是朱老總這類軍事天才。
朱老總大到戰略戰役的整體謀劃,小到戰術問題的整套方案,以及對全軍的統籌都是一把好手。
彼時兩個人以玉階兄、潤之兄互稱。
後來毛主席當了主席,朱老總改口稱主席,毛主席則改口稱朱老總,一直到兩個人去世。
參考資料:
彭拜網《新中國十大元帥:個個立功無數 當之無愧!》
彭拜網《從紅五軍到紅三軍團:橫刀立馬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