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可能正在毀滅你的孩子——給高中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導讀:

僅以此文寫給那些學習很努力,但數學成績沒有進步的孩子們。

本文目標受眾:

本文是寫給那些每天很努力,但是數學成績提不高的孩子和孩子家長的。對於提高成績,有許多方法和要素,也許你已經足夠的聰明和勤奮。

但是或許你沒有意識到「參考答案」就是那個不斷蠶食你做題能力的「毒品」。

1.「參考答案」究竟是何方神聖?

如其名,參考答案真的只是用來參考的。答案用來參考,解析過程也是用來參考的。誠然,對照答案很重要,學習答案嚴謹的步驟和用語也很重要。

但是,參考答案無法揭示做出這道題目的思維。因為很多題目的解答思維是逆向的或者探索性的。如果把自己局限於參考答案,學來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僅僅是「背」下了這一題的答案。

如果是這樣日積月累,你確實是看上去做了很多題目並且記住了許多「解題方法」。但是這些「解題方法」只能解你曾經做過的1題或者2題,這些方法的特殊性遠遠大於共性,在小編高中的時候,我稱這些「方法」為強行公式,即將難題答案的某些關鍵步驟作為公式背下來。

我可以很遺憾的說,「強行公式」對於中、高考毫無意義,因為中、高考很少會有一道是你曾經做過的原題。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還沒有入門,再努力也是閉門造車。

有些同學確實努力了,也學的比別的同學更辛苦,但是成績總是在及格線邊緣徘徊。並不是說他們不夠聰明,不夠勤奮,而是他們走了「偏門」!

因此,參考答案不是標準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只是進步的工具,只是答案之一。那我們為什麼需要參考答案呢?

2.我們為什麼需要參考答案,因為我們需要從錯誤中學習。

在初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大多數旁觀者(老師和家長)評價一個學生的努力程度靠什麼?或者尤其到了初三、高三這樣的衝刺階段,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效率的標準是什麼?

每日的刷題量。

因為題量,是唯一可以量化的標準。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做題多的就努力,做題少的就懶惰。由此導致的結果:很多同學只關心做題量,而不關心做題的質量。

在巨大的peer pressure(同齡人壓力)他們每天都在相互觀察:「別人做了多少題?我做了多少題?他們做了那麼多題目,我一定要和他們做到一樣的數量才能休息!」

這樣的心態,在我的中學時期,每一天都在每個人身上上演!或許寫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什麼是「浮躁」

在這樣浮躁的心態下,參考答案成為了摧毀你做題能力的「大殺器」

每一道題目,看一眼做不出來怎麼辦?看答案!?

這一題,想了一分鐘還是想不出來怎麼辦?看答案!?

很多同學面對每天大量的學校練習,還要加上自己的一套練習題。題海戰術中,「參考答案」變成了救命稻草。為了完成作業,你甚至還沒開始看題目,就想著翻答案。你的第一反應不是這個題該怎麼做,而是這個題目有沒有答案!我記得那時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沒有答案的題目做來幹嘛。

細想,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怎麼可能沒有答案,更何況可以問老師。這樣的一句話背後,是不是深深的「恐懼」和對於參考答案的依賴。以及認為有了參考答案就可以快速的完成這個作業的心理。

你是否想過,在這樣的心態和這樣的學習過程的影響下,面對中、高考,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說到這裡,也許你已經明白了,從錯誤中學習。這是一句看似簡單,但是大多數同學並不真正理解的話。

你真的看懂「參考答案」了嗎?

錯誤的參考答案用法:

  1. 讀一遍題直接抄
  2. 思考時間過短看答案
  3. 看完答案就放過去看下一題
  4. 看完答案做一遍就放過

如果是這樣,就是在浪費題目和時間!你確實會很辛苦,但是很遺憾,只是在重複做無用功罷了。

這些同學的進步曲線是平的,如下圖:

他們無非是不斷地跌落在同樣的坑裡面吧了。

我想上面的4種錯誤用法,大多數同學都被命中了。但是沒關係,你現在知道這是錯誤的用法還不晚!

請記住,發現一個錯誤需要100題,但解決一個錯誤只需要10題!

所以發現錯題,不要輕易放過。

4.正確使用參考答案:少用、慎用

對待參考答案,首先要做到立誠:參考答案不會讓學習過程變得簡單容易,不用思考。真正用好用對參考答案,只會增加你的學習過程,同樣也會增加你的學習效果。

正確使用參考答案:

(1)少用。

小編採訪了許多初、高中的學霸(高考數學140以上),他們說做題的時候,參考答案從來都是關著的,決不能一邊做題,一邊看答案。最好呢,只用參考答案來對答案。

在這裡我們強烈呼籲:做題的時候掐著時間做,時間結束後同學們要至少花兩倍以上的時間分析錯誤,解決錯題。

這時候首先不是拿出參考答案,而是在不計時的情況下,竭盡所能靠自己做出這道題目。

最後,實在不行(例如1小時了,還是解決不了),再來看參考答案。

(2)慎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是不可避免的,錯題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看答案也是不可避免的。小編總結的步驟如下:

1.看完答案,請尋找出此題的關鍵步驟和核心思路,明確究竟是那裡出了問題,是基礎知識?還是解題思路?還是計算失誤?還是其他的問題?

2.找完問題,請遮住答案再做一遍,如果做不出,請重複上述步驟。

如果做出來了,請思考是否有別的解法解決此題目。

3.請繼續思考你是否做過同類型的題目,如果有,請進行歸納整理。如果沒有,請找老師要相關題目進行練習。

錯題本的意義正在於此,一道錯題,你至少應該做三遍!同類型的題目,你至少要做10道。但是請記住,這10道題目的效益遠遠大於平時隨機練習的100題。

如果你看懂了上述步驟。

這就是小編總結了以下反饋環的道理:

這樣,你可以從每一個錯題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它。1題,2題…10題,100題,紮實的數學基礎+數學思維不就是你的囊中之物了嗎?何愁考試考不好?

現在,你現在明白「參考答案」應該怎麼用了嗎?

最後祝各位在數學學習上有巨大的進步!

來源:本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