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展示飛彈碎片,特朗普卻硬不起來!敢動武才是合格美國總統?

2019-09-19     諍聞軍事

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稱上周六對油田和煉油廠的襲擊是「戰爭行為」,並指責德黑蘭是幕後黑手,儘管葉門胡塞叛軍已承擔責任,並表示這是對沙特領導的入侵他們國家的報復。但美國高層仍然抓住伊朗不放,但特朗普卻沒有做出動武的決定。美國總統的「軟弱」甚至遭到了國內媒體的諷刺。

匿名的美國官員告訴記者,襲擊中使用的飛彈和無人機據稱來自伊朗,它們飛越伊拉克和科威特上空,以避開沙特的防空系統。9月18日沙特展示了在遇襲地點發現的伊朗製造的武器碎片,但該國承認確實不知道確切的武器發射地點。這一證據「不能作為發動戰爭的理由」,前五角大樓官員麥可·馬盧夫稱,「我只是提醒大家,情報出現錯誤是經常出現的事情,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典型的例子!」

馬盧夫指出,伊朗已經明確警告美國和沙特,任何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都將面臨巨大的報復,不僅針對美國在該地區的基地,而且還針對沙烏地阿拉伯及其盟友阿聯的石油基礎設施。「因此,如果戰爭爆發,沒有人會毫髮無損,而這是人們現在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因為你可以開始戰爭,但卻很難結束!」馬盧夫認為美國最謹慎的做法是置身事外。

伊朗德黑蘭大學的馬蘭迪教授證實了這些警告,稱伊朗已經通過外交渠道向美國傳達了兩次警告。他還指出,德黑蘭已公開承諾如果遭到美國的打擊,將攻擊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沙烏地阿拉伯不會在與伊朗的戰爭中倖存下來,阿聯也不會。他們幾乎馬上就會崩潰,「馬蘭迪說。他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已經在葉門展示了它的軍事力量,根本不值得一提。自2015年以來,沙特一直在葉門進行戰鬥,試圖制服胡塞,但沒有取得多大成功。

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是認同這種觀點的,他從美國無人機被擊落到現在沙特遇襲,都顯示出不願意軍事介入的態度,但一些美國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將特朗普這種行為諷刺為過分軟弱。

在特朗普周三發推文稱他將進一步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後,CNN主持人吉姆·肖托稱:「這是否意味著總統再次在軍事報復上猶豫不決?」和特朗普關係很近的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也在Twitter上大喊大叫,稱這次襲擊是「戰爭行為」,並要求對伊朗「採取果斷行動」,給他們一個教訓。「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伊朗的問題只會變得更糟,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果斷行動。」格雷厄姆在twitter上寫到。

肖托在網上向特朗普提出這一問題的目的,就是框定特朗普的選擇,就要特朗普下令空襲來顯示實力,這似乎是任何有實力的美國人的明顯決定,他們鄙視「猶豫不決」而軟弱的人。事實上,美國NBC的政治評論員之一威廉·阿金在1月份辭職,在他的辭職信中,他譴責NBC是「公開鼓吹威脅的啦啦隊長」,這個媒體裡面全都是「鼓吹戰爭」的人,這些人認為「美國必須接受永恆的戰爭狀態」。

在一些美國媒體看來,經濟制裁很沒意思:它們不會產生黃金時段的新聞收入,沒有狂轟濫炸的場面,也不意味著美國式的男子漢氣概。雖然對於被制裁國來說,經濟制裁併沒有因此而降低致命性。上個月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藥品價格飆升,伊朗醫生無法獲得關鍵的化療藥物和放射治療,伊朗癌症患者正在死亡。

美國主流媒體喜歡特朗普轟炸外國。2017年4月敘利亞沙伊拉特空軍基地遭到巡航飛彈襲擊後的第二天,也就是特朗普就任總統三個月後,CNN的主持人Fareed Zakaria對特朗普的行為表示歡迎,稱「我認為特朗普成了合格的美國總統」。此外「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大衛·伊格納提烏斯對這一決定表示歡迎,他稱特朗普在「美國實力的可信度」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福克斯新聞的珍妮·皮羅讚揚了特朗普採取了「迅速、果斷的行動」,指出「美國終於有了一個能分辨是非和善惡的人,這讓我們感到驕傲。」

只要美國總統能夠下令轟炸別國,美國媒體就認為這樣的人是「合格的美國總統」,是能明辨是非善惡、迅速果斷的美國首腦。但如果在動武上猶豫不決,那麼這樣的美國總統就是軟弱和猶豫不決。因此美國從冷戰後幾十年屢屢發動對外戰爭,給世界和美國造成巨大損失,歸咎於美國高層是片面的。這是因為美國的民眾、媒體、社會全都出現問題,這些問題最終反映到了美國的國家行為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s6SR20BJleJMoPMfu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