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金融,中國經濟上半年!

2022-07-14     人大重陽

原標題:外貿、金融,中國經濟上半年!

受訪者趙錫軍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2022年7月14日央視新聞。

2022年,多重考驗與挑戰之下,中國經濟走過了怎樣的上半年?13日,國新辦舉行的兩場發布會,分別聚焦「進出口」和「金融數據」方面的情況,這也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觀察視角。新聞1+1連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共同關註:外貿、金融,中國經濟上半年!

怎麼看待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9.4%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年初,我們預測今年全年中國進出口外貿增長率有可能會在10%左右,因此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率保持在9.4%,基本上是在年初的預期之內。

從數據來看,4月份是增長率0.1%,接近於零,但是5月份就恢復到9.5%,基本上是上年的平均值,6月份則恢復到了14.3%,彌補了4月份零增長的跌幅。

從經濟增長的PMI來看,4月份是47.4%,經濟在比較嚴重的收縮範圍之內,但是5月份已經恢復到49.6%,接近於臨界狀態,6月份是50.2%,進入到擴張區間。

因此從上半年的外貿和經濟的先行指標來看,5月份是經濟恢復的一個拐點,6月份無論是進出口還是經濟的先行指標,都是進入到擴張的區間和穩定增長的區間。

怎麼看待我國貿易「朋友圈」的擴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今年上半年,無論是進出口還是全球經濟都處於多事之秋的情況下,而我們上半年前三大貿易夥伴分別是東協、歐盟和美國,同時還有新型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貿易夥伴。

如果用增長率排序:今年上半年貿易增長最強勁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增長率是17.8%,第二名的是美國,增長率達到11.7%,第三名是東協,增長率是10.6%,第四名是歐盟,增長率達到7.5%,第五名是RCEP地區的貿易夥伴,增長率達到5.6%。可以看出「一帶一路」的進出口外貿增長是非常強勁的,主要的貿易夥伴像美國的進出口增長率也是非常強勁的。

如何看待上半年貿易結構的變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國際市場的需求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貿易結構的變化。集成電路的產品出口增長16.4%,電工器材增長24.8%。這兩個高附加值產品的增長率都是兩位數以上,非常強勁。涉及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像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玩具等,上半年的出口也是比較強勁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增長10.8%,塑料製品增長14.9%,鞋類增長31.4%。之所以能這麼強勁,我認為數字賦能、綠色賦能、服務賦能、創新賦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從排序來看,鞋類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長率能夠超過30%,這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具體品類。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外貿發展仍然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從下半年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因素來講:我覺得第一個反應在通貨膨脹。我問自己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消失了30多年的全球通貨膨脹現在回來了?我們知道5月份美國的通脹率是8.6%,歐元區的通脹率是8.1%,美歐的反通脹力度對我們今年下半年的進出口形勢和經濟形勢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第二個不確定性因素實際上還是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前景,因為人們非常擔心美歐都反通脹,那麼從1975到1983年的情況看,反通脹8年後,美國的失業率在70年代最高點上升了6個百分點,美國的實際利率上升了將近13個百分點,因此人們特別擔心的還是全球經濟的衰退。

如何看待上半年的金融統計數據?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 趙錫軍:上半年這兩個數據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社會融資主要是金融系統面向實體經濟,向企業,向居民部門提供的資金支持,各項貸款是其中的一種支持形式,從公布的數據看,兩個數據的增加都非常多。僅6月份一個月,社會融資的規模增量就達到了5.17萬億,人民幣貸款就增加了2.81萬億。這說明在整個上半年,特別是6月份,我們金融系統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尤其是貸款用來支持企業的復工復產,支持居民的投資和消費。根據上半年我國局部地區受到疫情影響,採取的這樣一種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來支持復工復產,應該說對於經濟恢復正常,穩定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都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

(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微信公眾號:rdcy2013)

人大重陽官網:http://rdcy.ruc.edu.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fff8510e2182d79f3f955e3d2fc2b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