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石變燙手山芋 CAR-T療法風險何解

2024-01-04     中國商界雜誌

原標題:吸金石變燙手山芋 CAR-T療法風險何解

被稱為「天價抗癌藥」的CAR-T療法有致癌風險?

跨國藥企傳奇生物旗下CAR-T療法被美國食藥監局(FDA)警示具有致癌風險。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近1個月內,已有6款在海外獲批的CAR-T療法因致癌風險而被「點名」,涉及多家知名藥企。而在國內,至少有16家藥企將全部身家壓在了CAR-T療法上,但其產品問世卻遙遙無期。

對於藥企來說,CAR-T療法到底是「吸金石」還是「燙手山芋」?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進行研究資料圖。(圖片由攝圖網提供)

「天價療法」因致癌風險而被「點名」

傳奇生物母公司金斯瑞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旗下傳奇生物獲美國FDA批准更新產品CAR-T療法的標籤,警告醫生和患者其可能發生的致癌風險。

作為海外藥企在國內的子公司,傳奇生物在CAR-T療法領域成果頗豐。其產品是被FDA批准的第一個國產CAR-T產品,但是至今尚未在國內獲批。有醫藥銷售領域的知情人士向中國商報記者透露,因治療價格貴、研發成本高,CAR-T療法在國內上市本就很艱難。如今,該產品一再被提示有安全風險,上市難度將再度加大。

CAR-T療法是發展非常迅速的一種新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即採集人體的免疫細胞,在體外將其進行培養、增殖和改造,然後再輸回體內去識別癌細胞並將其殺死。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0款CAR-T療法獲批,該產品在國外的售價超過200萬元/針,國內售價約為120萬元/針左右,被稱為「天價療法」。

值得關注的是,近1個月內,美國FDA多次發布公告「點名」 CAR-T療法,稱獲得批准的所有靶向BCMA和CD19的轉基因自體CAR-T細胞免疫療法都有引發T細胞惡性腫瘤的風險。這也意味著,在美國獲批的所有CAR-T產品都面臨「可能引發致癌風險」的提示,其中包括百時美施貴寶、傳奇生物、諾華、吉利德等知名藥企。

在這件事上,國內藥企感到很慌張,其多數產品均處於在研、審批上市階段。「CAR-T療法此時被點名,或對國內一些企業的上市進程造成影響。」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這款產品至今仍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徹底治癒癌症』的療法,國內藥企布局這一產品,在資本市場上能獲得議價權。不少國內企業旗下僅有這一款產品,若產品無法上市,全部身家也就打了水漂。」

致癌風險何解?業內:產品總體益處大於風險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20家藥企在布局CAR-T療法。截至目前,中國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數量已經超過500項,位居世界第一。

面對「FDA認為目前獲批的所有CAR-T療法均存在繼發腫瘤的潛在風險」的說法,有創新藥企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我們仔細研究了FDA給出的安全公告,其在提示安全風險的同時,也確認了『已上市產品的總體益處繼續超過了它們在已批准用途中的潛在風險』,只能說明監管部門對這款產品非常謹慎。企業肯定對這款產品的前景保持樂觀態度,但國內相關部門將這款產品在治療應用領域擴展到非惡性腫瘤時,審批要求可能會更嚴格。」

在中國和美國均有業務布局的科濟藥業旗下CAR-T療法臨床試驗近日也被FDA叫停。對此,科濟藥業表示,FDA本次並未針對公司的臨床數據提出疑問。截至目前,公司在研CAR-T產品,臨床試驗治療患者總數超過500例,其中靶向BCMA CAR-T產品250餘例,未觀察到T細胞腫瘤案例。這次事件對公司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沒有造成實質影響。

該產品的致癌風險會影響其後續上市嗎?有不願透露姓名的醫藥研發工作人員坦言,國內叫停的該類項目也不在少數,說明我國也在密切關注CAR-T治療臨床試驗的安全性問題。

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我國目前已經有專門針對CAR-T療法的監管規則文件,如《自體CAR-T細胞治療產品藥學變更研究的問題與解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產品申報上市臨床風險管理計劃技術指導原則》。有消息稱,還有一系列臨床技術上的要求規範、指南正在研討中,未來CAR-T療法在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生產質量等更多細節上都有對應的指導規範。在這些細節落實到位之前,這類產品在國內市場或難見明顯收益。」

海外市場仍是主戰場

「雖然FDA對CAR-T療法進行了安全風險提示,但也解除了CAR-T療法部分項目的臨床暫停,只要求企業修改臨床試驗方案。這也說明FDA認為CAR-T治療臨床試驗的安全性問題是可控的。」上述創新藥企的相關負責人說,「這款產品在海外也有醫保支持,對國內藥企來說,出海或是這款產品的理想歸宿。」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為接受吉利德CAR-T治療的患者支付40萬美元,為接受諾華CAR-T治療的患者支付50萬美元。在我國,CAR-T療法尚未進入醫保。

有國內藥企提前為出海布局。2023年底,阿斯利康向國內主攻CAR-T療法的亘喜生物支付首付款10億美元,收購了這家企業。這也意味著,亘喜生物的CAR-T療法在早期階段已提前獲得出海資格。

國內藥企馴鹿生物相關負責人也表示,CAR-T產品真正的「藍海」在全球市場,以CD19靶點的CAR-T產品為例,國內市場份額不足全球市場的5%。雖然國內CAR-T產品定價普遍超百萬元,但也僅為國際市場同類產品價格的1/3到1/2。(記者 馬嘉)

來源:中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ea550b9eedc2b32fe70b7520e5eca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