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店被「羊毛黨」薅走7000萬?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2024-09-03     中國商界雜誌

9月2日,因內部操作失誤,有關#標錯價格20分鐘被薅7000萬#、#小天鵝被羊毛黨一夜薅走7000萬#等話題將安徽縣城一家6人小店送上熱搜。

運營失誤招來「羊毛黨」

被薅網店公布補償方案

近日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因「小天鵝東山專賣店」出現價格設置錯誤,自己以超低價格買到了洗衣機,甚至還有不少人以該價格下了四到五單尋求轉手。而這些「羊毛單」將這家已經開了近十年的縣城小店幾乎逼上絕路。

據「小天鵝東山專賣店」此前公告,8月28日凌晨,由於運營人員對平台活動規則的理解出現偏差,導致全店洗衣機產品在20分鐘內以成本的4-5折的價格錯誤設置並售出近4萬單,下單金額近4000萬元,涉及貨值超7000萬元,若按規定發貨,這一「運營、美工、客服、打包等加起來總共6個人」的縣城小店將直接損失超3000萬。

事件發生後,該店鋪目前已下架所有商品連結,同時在首頁發布一則運營人員的視頻致歉,視頻中該運營人員稱,店鋪發現異常時已過20分鐘,目前店鋪保證金賠付已經超過幾十萬。她表示,「本人真的傾家蕩產都沒有辦法賠付得完」,希望購買者同意退款。

此事很快登上熱搜,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認為,既然交易已經達成,那麼商家就應該履行約定,為自己的失誤負責;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此事在20分鐘內如此多人下單,一定是有組織的「羊毛黨」在背後推波助瀾。

「看到商家的公告和道歉視頻後,我就直接選擇退款了。」一名在「小天鵝東山專賣店」直播時下單了洗衣機的消費者王女士告訴紅星新聞,因價格便宜,當晚她總共下單了3台洗衣機準備自用和送給親人。據王女士提供的訂單截圖顯示,其下單的2台洗衣機原價為1699元,但實際付款價格分別為283.61元和299元;目前這兩款洗衣機訂單均已顯示「退款成功」;另一台原價2499元的洗衣機實付價格為439元,訂單狀況則處於「退款中」。王女士表示,考慮到店鋪目前的經營困難,因此自己並沒有要求商家給予不發貨賠償。

在公告中,「小天鵝東山專賣店」還提到,此次失誤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如此大的損失,也與「職業羊毛黨」惡意刷單不無關係,其被拍下的近4萬單「絕大部分是一人多單的情況,非常專業」。

在二手平台上,已有一些網友對自己低價搶購的小天鵝洗衣機加價出售。如一名網友掛出的信息顯示,其在「小天鵝東山專賣店」以約629元的實付款,搶購的價值1562元洗衣機,正在以720元的價格進行轉賣。轉賣介紹中稱:「可改地址發貨……若不發貨可退,(價格)可小刀。」

9月3日,「小天鵝東山專賣店」發布最新公告稱,針對此前因內部操作失誤引發的重大事件,小天鵝品牌方伸出援手,決定為店鋪提供過百萬元的專項支持,對於已經下單並受到影響的消費者,即刻採取發放10元現金紅包+100元無門檻優惠券的形式予以賠付。

消費者可在「薅羊毛」群內看到低價消息

消費者何以精準捕捉到該店鋪的洗衣機低價信息?包括王女士在內的多名消費者均告訴紅星新聞,自己是通過各類微信「薅羊毛群」發送的通知,無意間看到了小天鵝洗衣機低價信息。

近日,記者加入了某個「薅羊毛」群看到,群內共有成員超200人,群主不間斷地在群內發送各個網購平台的「低價薅羊毛」產品連結。記者通過該群群主了解到,如要成為「薅羊毛」群主通過發送低價物品連結賺取佣金,需繳納200元「入會費」。該群主解釋,低價產品信息無需人工搜索,而是藉助一款名為「悅拜」的APP,通過該群主發送的註冊邀請碼申請註冊,通過申請後轉發APP內的低價產品連結,只要有人下單產品即可賺取相應佣金。另一名「薅羊毛群」組織者也向記者證實,規模較大的「羊毛群」管理者,通常都有渠道獲取各個平台的優惠信息,「人工肯定監測不全面,大部分時候需要藉助技術手段和人脈。」

此外,記者在「悅拜」APP中看到,相關產品涉及拼多多、京東、淘寶等多個網購平台。其中在「實時線報」欄目中,該APP會不斷發送各個平台低價產品或秒殺信息。但從返現金額來看,如一台售價5999元的小天鵝洗衣機,一單能賺取的佣金僅有82元。

對於該店鋪的銷售事故,記者於9月2日下午致電績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接線的工作人員回應稱,「局裡已經關注到這件事,對於價格錯誤導致的具體原因,現在已經有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同時,安徽省宣城市消費者協會一名接線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據我們了解,績溪縣市場監管局近期接到了市民投訴,所以已經啟動調查。」該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已聯繫到涉事商家,並要求對方提交相關事件說明和材料。

「烏龍訂單」究竟該由誰來擔責?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易旭向記者分析稱,在此案例中,商家由於電商運營人員的價格設置錯誤,導致商品價格遠低於市場價,這確實可能構成一種「重大誤解」。然而,要構成法律上的可撤銷的「重大誤解」,還需要考慮誤解的程度、商家的過錯、交易的公平性等因素。因此,商家在此情況下有可能基於「重大誤解」請求撤銷合同,但具體是否成功還需根據具體情況和法律規定來判斷。

那麼,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可以薅這個羊毛嗎?易旭認為,對於消費者而言,雖然他們可能基於價格錯誤而獲得了優惠,但從法律角度來看,他們並不必然有義務放棄這些優惠。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消費者能夠證明他們在購買時是善意的,且沒有利用商家的錯誤進行欺詐或不當得利,他們可能仍然有權保留商品或獲得一定的賠償。

極目新聞評論員屈某認為,如今,電商購物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來,不時就有網店因價格設置錯誤而遭受重大損失的事件發生。

8月21日,嘉華食品電商平台旗艦店稱,由於內部操作的失誤,導致將團圓大餅錯誤地以到手價1元上架銷售,短時間內售出了近600萬枚,預計會造成數億元的經濟損失,商家表示會提供解決方案,但仍懇求消費者:如果您願意主動退款,我們真的萬分感激!此前,某廚電店鋪將優惠條件設置失誤,一夜之間,就低價下單四千多單,損失將近兩個億,店鋪保證金耗盡,消費者退款索賠不斷,商家難以承擔巨額損失,最終不得不閉店。

類似「價格設置錯誤」的問題總在發生,一方面,許多傳統行業出身的商家對複雜的電商平台操作尚不熟練,往往因對平台規則不熟悉而「踩雷」,加之促銷規則繁複,稍有不慎便可能釀成大錯;另一方面,電商平台對於商家擅自、大量取消訂單有著嚴格的懲罰措施,使得小商家在面對錯誤時往往陷入兩難境地;此外,專業「羊毛黨」的存在,讓商家在錯誤發生後的糾正變得難上加難,幾分鐘內即可造成巨額損失。當然,不排除個別商家試圖通過此類事件製造話題,實現其營銷目的,但這種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信譽。

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構建一套多方共治的解決機制。首先,商家自身當然應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對電商平台的熟悉度與操作能力,儘量杜絕人為失誤,絕不能利用虛假優惠誘導消費者下單,要堅守誠信經營之道。其次,電商平台也應承擔起主體責任,優化活動規則設計,力求簡明易懂,減少因規則複雜而導致的誤操作。對於已經發生的問題,平台應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研判,合理處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糾紛。

長遠來看,引入智能技術手段是防範此類事件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商家設置價格時,平台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參考同類商品的市場價,為商家提供價格建議或預覽功能,甚至設置彈窗提醒,以減少因價格設置錯誤而導致的損失。此外,提高公眾對電商規則的認知度,也是構建信任電商環境的重要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商家故意用低價博眼球,製造「烏龍訂單」,還是消費者利用平台漏洞牟利,用不正當手段「薅羊毛」,都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犯罪,買賣雙方都要以誠信為本,不要耍一時「小聰明」釀成了「大錯誤」,只有共同營造健康,有序,可信的電商生態,雙方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更周全的保護。(伍世豪)

綜合自 | 央廣網、紅星新聞、揚子晚報、瀟湘晨報、極目新聞、九派財經、北京商報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d4a09b944b9f97dd59a843fdfb3fb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