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軒:用金融知識打開觀察事物的全新「腦洞」

2023-08-08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田軒:用金融知識打開觀察事物的全新「腦洞」

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田軒

金融不只是少數精英的遊戲

眾所周知,金融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是關於資金跨空間和跨時間的融通以及與之相聯繫的經濟活動的總稱。而公司金融,從字面上看,很容易就能看到它的內涵:公司金融=公司(Corporate)+金融(Finance),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主動進行的資金籌集與資金運用的行為。簡單來講,公司金融是一門研究如何通過企業的財務決策和投資決策,來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學問。

「公司金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枯燥且難以接受的。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教學多將視角集中於理論概念以及數學公式推導的技術層面,而忽視了其背後對於金融大局觀和方法論的構建。

但如果我們突破專業,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重新思考公司金融就會發現,它的理論概念、公式定理其實並非只可遠觀的「空中樓閣」,其中蘊含的經濟學洞見和直覺,像一顆顆熠熠生輝的寶石,能夠幫助我們打開視角、重新理解這個多彩的世界。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是經濟學直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提出兩個小問題:1、假如你計劃投資一個項目,你是否希望你的投資在下一年就獲得3倍的回報?你是否能承受失去你所有投資的風險?2、假如我欠你100元,你是希望今天收回呢,還是半年以後收回?

如果你不用公式就能給出正確的答案,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觸碰到了經濟學直覺的門把手。

我認為,所謂經濟學直覺,就是已經內化成思維的知識,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想像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洞」。而「腦洞」打開的方式是否正確,打開的角度是否寬廣,則取決於知識科學框架體系的完整度。

幫助讀者構建完整的企業資本運作理論體系,引導大眾用金融的知識打開觀察事物的新圖景,最終讓人正確高效地打開認識這個世界的全新「腦洞」,正是《不完美的理性人》的立意所在。

無論你是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公司管理者、財務人員,還是投資股票的專業人士,抑或是正在努力試圖撥開現實世界迷霧的、與金融行業關係不大的讀者,在當前這個被不確定性籠罩的世界裡,從本書中,你大機率都能找到一些幫助你解答自身困惑的方法。

金融學通識教育核心要義:

形成洞見、構建遠見

一般來說,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從觀察中得出結論,另一種則是從邏輯中找出真相。在這個信息產出總量很高、更新頻率很快的時代,要想抽離現實並找到通往真相的道路,就必須從邏輯中找出真相。

近幾十年來,經濟學和金融學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最炙手可熱的學科,它們的理論觀點和方法體系均深刻地影響著普通人的思維方式。然而,從一個學者的視角,我看到的趨勢是:經濟學家似乎越來越多地採取更加直觀的判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儘管直觀讓大眾的閱讀認知體驗更加舒適,但這樣做的缺陷在於,大多數的直觀判斷比較粗糙,這些直觀判斷缺乏足以保證其判斷嚴謹性的關鍵假設、輔助條件和直接證據。

我希望用一種打破常規的方式,講述並引導大家走進、了解、領會公司金融的知識體系。我並不想簡單地羅列概念和模型,因為那明顯偏離了通識教育的本義。

金融學通識教育最核心的任務,是讓學習者構建出自己對於現象、事件的洞見,構建起對於社會運行整體認知的金融學直覺,從而能更好地指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財務決策。這也是通過本書我想重點告訴你的。

塑造金融體系的過程遠未結束

具體來看,我是如何向讀者講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這堂「公司金融」課的呢?

首先,我會用一種「宏概念」的方法來講授「公司金融」中關於金融學基礎的知識點,在X如何影響Y的推導中,建構解釋商業運作的底層邏輯。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公式,我將會儘量擺脫數學計算「術」的束縛,將公司金融中企業融資、企業投資、公司治理、企業創新四大知識模塊放在現實世界中,結合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為讀者進行分析。這樣,讀者不僅能充分了解概念的推導脈絡,更能迅速高效地建立理性的思維模式,理解各種金融行為背後邏輯的變遷。

其次,我將會用「連線」的方式,帶讀者走進真實的商業世界,避免「盲人摸象」。如果我們把每家公司獨立的資本運作看成社會金融網絡的一個個節點,那麼這些節點之間的交流就是連接線。正是這些點與線的連接,構成了中觀金融世界的全貌,也正是資本運作各方的交流、互動和博弈,構成了真實的商業世界。而對於真實世界裡的各種「摩擦」(例如信息不對稱、委託代理問題、交易成本等)造成的「黑暗面」(Dark Side)的理解,正是能幫助我們走出非黑即白、二元認知陷阱的重要抓手。

最後,我將現代公司治理升級至創新的層面,以「資本的邏輯」為主線串聯整個課程的內容,為大家呈現一個能夠促進流動、實現發展的金融運作邏輯脈絡。對於企業和個人而言,成長與飛躍,其實都來自從0到1的根本性變革,而不是過往重複行為的累積。

金融體系是人類的偉大發明,而塑造這種體系的過程還遠沒有結束。新的時代發出新的吶喊,如今,我們每個人都被定義為創新的參與者。我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夠真正把自己當作經濟生活中的「局中人」,去思考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形成自己的洞見,構建自己的遠見。

本文為《不完美的理性人》序言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丹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d75c09a77f1cbc9cdc4295d7fd2e2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