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豐田裁員千人!日系車沒落,合資車企受傷?

2023-07-27     閨蜜財經

摘要:銷量下滑(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27篇原創

近日,廣汽豐田裁員約1000名勞務派遣員工的消息被熱議。

7月25日,廣汽豐田對此回應,是正常階段性調整,並強調對象僅為部分勞務派遣員工,不涉及正式員工。

正常調整背後,是日系車的沒落,還是廣汽集團如傳聞所言,扛不住「價格戰壓力」和「新車銷量下滑」的雙重壓力?

01

銷冠也有業績壓力。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語多年來廣為流傳,其銷量也表現優異。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度,豐田汽車的全球銷量達960.98萬輛,同比增長1%,不僅刷新了歷史記錄,還在外媒統計的銷售排行榜中穩居冠軍寶座。

然而,財報披露,2022財年,豐田汽車在銷售額同比增長18.4%的同時,歸母凈利潤反而減少了14%。

上海汽車報報道,去年11月,特斯拉市值一度是豐田汽車的三倍多。儘管兩者的銷量有明顯差異,但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單季度的凈利潤首次超越豐田汽車。

再看此次裁員的廣汽豐田,2022年產銷雙雙破百萬大關,全年累積銷售100.5萬台,同比增長21.4%。

但廣汽集團公布的2023年6月份產銷快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汽豐田的產銷量雙雙下滑:

產量461,241輛,同比減少6.97%;

銷量452,800輛,同比減少9.48%。

尤其是6月的銷量,下滑幅度更大,同比減少13.55%。

02

近年來,豐田汽車被質疑受困於電動化轉型,甚至被一些媒體稱為「落後生」。

實際上,早在1997年,豐田汽車就推出了油電混合動力車型。

經過長期的投入,豐田汽車在油電混合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收穫頗豐,不僅遠超同行,還手握大量專利。

但尷尬的是,豐田汽車的趕早並沒能阻擋同行的發展。反倒是其他車企發力純電動汽車,更快獲得了市場認可。

海外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稱,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共計銷量超1020萬輛,其中,純電動車成為市場主力,占電動汽車市場72%的銷量。

而錯過特斯拉的豐田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如今這兩家競爭對手也曾是親密戰友。

2010年,豐田汽車與特斯拉達成合作,一度為特斯拉提供資金及製造工廠,也藉此加速布局純電動車市場。

但短暫的甜蜜期之後,雙方因為理念不同、合作推出的純電動車型銷量不及預期等原因「分手」。據媒體報道,豐田曾宣布在2016年底已將所持的特斯拉股票全部清空。雙方徹底分道揚鑣。

今年1月,豐田汽車換帥,佐藤恆治接任社長。此舉也被市場認為有利於加速其電動化戰略進程。

6月,豐田汽車召開技術說明會,公布了其未來電動化戰略。

落實到KPI上,就是2026年上市純電動車;2030年預計每年將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03

廣汽豐田此次的裁員,對於豐田汽車和廣汽集團而言,後者似乎更為受傷。

如前文所言,豐田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採取了多條技術線並行的模式,涉及油電混動、插混、純電、氫能,以及如今加碼了純電。

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各家車企的競爭格局如何,依然存在變數。

但不可忽視的是,日系車今年在華銷量幾乎是集體滑坡。

《汽車行業關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在華銷量均同比下滑,其中豐田汽車的銷量同比下滑2.8%。

相比而言,廣汽豐田的銷量下滑更快,上半年同比減少9.48%。

廣汽豐田所屬的廣汽集團,上半年累積銷量1,163,022 輛,同比增長1.14%。但同期,其旗下的廣汽本田銷量同比下滑18.89%,產量同比下滑12.97%。

儘管上半年,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車品牌廣汽埃安產銷量同比大增,分別增長117.39%和108.81%。

但廣汽埃安的虧損幅度擴大,2019—2021年及2022前5個月,分別虧損6.2億、6.9億、13.9億元和10.24億元。因還未上市,融資的壓力不小。

而近年來,廣汽集團的業績波動也不小。

2017年,廣汽集團的營收破700億關口,達715.7億元;歸屬凈利潤破百億大關,達107.9億元。但2019—2020年,其營收下滑至597.0億和631.6億元,歸屬凈利潤2020年降至59.66億元。

直到2022年,其營收大突破,達1100億元,但歸屬凈利潤為80.68億元,仍未恢復至2017及2018年水平。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特此感謝)

今年一季度,廣汽集團的營收265.6億元,同比增長14.14%;但歸屬凈利潤不增反降,為15.3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8.89%;扣非凈利潤同比腰斬,下滑50.51%。

業績壓力可見一斑。

同期,其毛利率僅為4%,低於2019—2022年的6.47%—7.92%。

從上述業績來看,市場傳聞迫於行業內的「價格戰」和自身「新車銷量下滑」的壓力,廣汽豐田才裁員約1千人,不無道理。

去年底以來,新能源車企們高調降價,燃油車企也積極跟進,「價格戰」持續不斷;個別車企之間相互舉報或開發布會內涵友商……

對於廣汽豐田這類合資車企尤為尷尬,比亞迪及一眾造車新勢力等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品牌價值和銷量都在持續增長。

上周,媒體報道廣汽三菱已正式停產。而去年10月,廣汽菲克官宣了破產申請。

對於汽車行業,新一輪的內卷或許才剛剛開始。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廣汽集團、豐田汽車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c29945f3ae6a2aff227a11d5a3ecf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