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堅對話翟晨曦:後現代視角下的創新經濟和金融發展

2023-02-10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高堅對話翟晨曦:後現代視角下的創新經濟和金融發展

當前,國際大環境日趨複雜多變,全球創新版圖加快重構,世界經濟格局深刻重塑。中國作為21世紀前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領頭羊,進入了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能轉換的攻關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傳統的主流經濟學理論已經很難解釋當前存在的諸多經濟現象,因此經濟學和金融理論也需要創新,以滿足新發展階段的需要。

2月4日,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邀請到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奠基人、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高堅博士,與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校友、中國財富五十人論壇常務理事翟晨曦博士,以「展望創新經濟和金融的未來」為主題,圍繞創新經濟理論、企業和企業家精神、後現代金融發展等話題展開精彩對話,幫助大家加深對創新經濟的理解,並提供了極具建設性的啟發。

在經濟學理論創新方面,高堅博士首先對創新經濟學做了完整的闡述,並分享他對創新經濟的幾個重要觀點。他表示,創新經濟是經濟的一種特徵,而不是一種經濟業態。創新經濟學理論是一個體系,它不同於主流經濟學,也不同於奧地利學派和制度學派,其基礎是熊彼特經濟思想,強調企業家精神和創新。「主流經濟學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納入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高堅說。創新經濟學是以一種後現代的視角,對前現代進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解構,然後再重構。他強調說,後現代視角看的是「人」而不是「物」,因為創業、創新、創造本質上是人的思想的超越,缺少後現代視角將很難理解創新經濟。

在談到企業、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關係時,高堅博士表示,傳統經濟學理論將企業視為生產單位,但是在創新經濟理論中,企業是創新單位,也是企業家精神的載體。熊彼特認為,創新是對要素的重新組合。企業家進行創新並不是由於他們富於想像力,而是依靠他們在不間斷的「交換和博弈」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經驗,並對其進行反思、解構、重構,創新正是體現在重構的過程中。

談到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時,高堅博士認為,金融發展的規律就是金融跟著企業和消費者走,企業跟著創新經濟走,而創新經濟跟著消費者走。「經濟發展需要金融的呼應,」他說。金融發展有兩個重要方向,一個是產品化、標準化,其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加快交易速度。另一個方向是量身定製,其好處是索取權的細分化。這一點在過去很難實現,但隨著技術進步,尤其是區塊鏈的應用,讓確權、溯源等等成為可能。「後現代視角強調從物的背後看到人。信用是穿透到人的行為,科技手段讓對人的把握成為可能。」高堅說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a0ec147e97fac9d690f298425153f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