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僅有一次,老人的這些「經驗之談」,父母輕易不要妥協

2023-09-03     老張育兒

原標題:成長僅有一次,老人的這些「經驗之談」,父母輕易不要妥協

「別給孩子穿尿不濕,穿起來不舒服,還容易長痱子,我們那時候都是尿布,柔軟還舒服。」

「孩子怕冷,要多給他穿點衣服,里三層外三層肯定沒有錯,我們就是這麼過來的。」

「要什么小馬桶啊,只要從小給孩子把屎把尿,他們很快就學會了上廁所,那個年代沒有小馬桶,大家不都學會上廁所了嗎?」

每次聽到老人的這些「經驗之談」,就恨不得上前跟他們「辯駁」。

不否認,老人說的這些話是事實,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沒有尿不濕,也沒有小馬桶,孩子只能用尿布,只能把屎把尿。

可問題是,社會在進步,育兒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老人那些根深蒂固的育兒經驗,真的有必要改改,不然受傷的都是孩子。

老人的經驗之談,後患無窮

就拿「里三層外三層」來說,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有句話說的很好:有種冷,叫做奶奶覺得冷。

每次看孩子穿的衣服,就能分辨出是媽媽帶,還是奶奶帶。

拋開衣服的樣式和色彩不說,單單是衣服的厚度,就讓人大跌眼鏡。

之前網上有個視頻特別火:

幼兒園老師萬般無奈,在網上吐槽,希望老人在帶娃的時候,可以少穿一點衣服。

原來,老人怕娃冷,從裡到外穿了整整六件衣服……

在老人看來,給娃多穿衣服是好心。但實際上,這樣的穿衣方式,反倒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很大。

首先,孩子穿太多的衣服,影響他的日常活動,尤其是幼兒園階段,戶外活動的時候特別不方便;

其次,孩子的新陳代謝比較快,穿得太厚的話,反而會影響他的代謝速度,給健康埋下隱患;

最後,孩子穿的越厚,衣服濕的越嚴重。很簡單的道理,裡邊的衣服太多,會一件件滲透……換句話說,孩子可能一整天都穿著出汗、冰涼的衣服。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多穿衣服,只會讓孩子的體質變差,不是受涼感冒,就是在感冒的路上。

育兒無小事,父母別輕易妥協

有一點必須承認,那就是老人對孩子的感情。

他們的育兒觀念陳舊,但是出發點都是好的。他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對孩子好一點而已。

作為年輕父母,哪怕知道老人愛孩子,對於他們這些陳舊的育兒觀念,輕易也不要妥協。

育兒路上,老人和年輕人之間,肯定會產生摩擦和爭執。很多時候,要學會各退一步,相信只要為孩子好的事情,大家都願意去學習、去嘗試。

尤其是在這幾件事上,年輕父母要堅持想法,千萬不要妥協。要不然,最後遭罪的都是孩子。

第一件:吃飯這件事

從孩子吃輔食開始,父母就需要注意兩個點:

一是,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二是,不過度喂養。

很多老人,總是擔心孩子小,生怕他們不會吃飯。直到三四歲,還在屁股後面追著喂飯,一旦發現老人有這種行為,要嚴肅的制止他門,不然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獨立吃飯呢?

還有部分老人,總擔心孩子餓,於是一遍遍不厭其煩的追著給他們吃東西。到最後,孩子的脾胃受到影響,消化和吸收能力慢慢變差。

第二件:冬天出門這件事

冬天要不要讓孩子出門呢?年輕父母覺得應該出門,而老人覺得外面太冷,應該在家裡。

單從溫度和環境來說,冬天的天氣確實比較惡劣。可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應該讓孩子去戶外走走,最起碼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

冬季在室內,擔心孩子怕冷,很多老人都不敢開場。殊不知,門窗緊閉的情況下,才更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導致孩子的抵抗力下降。

反倒是冬天經常出門的孩子,他們經歷了嚴冬的考驗,身體素質更好一些。出門時,只要給孩子包裹嚴實,完全不用擔心。

第三件:吃苦這件事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吃苦這件事上,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妥協。

無論是生活的苦、習慣的苦,還是學習的苦,都要讓孩子經歷一遍。因為只有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更好……

吃苦的過程,會培養孩子的堅韌和勇敢,對於他日後的發展,還是很有幫助的。任何時候,都不要給孩子找藉口。

老人有經驗,只是他們的經驗,多少有些陳舊。

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整體發展考慮,年輕父母還是要學會與時俱進,因為育兒路上,本來就要不斷學習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93887d3eea5585681818cc5a07cf9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