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正厲害的人:一文看破主力的盤口騙術(純乾貨)

2020-01-22     狼行華爾街

主力控盤流程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從宏觀角度來講,可將其劃分為各個不同的控盤環節,但是,當我們身處股市之中,而又無法預知未來時,往往很難分辨出個股當前處於主力控盤的哪個環節。是不是大手筆的買入一定就意味著主力在吸籌或拉升呢?是不是形態鮮明的放量上漲、放量突破一定就是主力強勢拉升個股的標誌呢?是不是大手筆的拋單一定就是主力的出貨行為呢?

事實上,在很多時候,主力的市場買賣行為並不真實,僅僅依據盤口表現,或是K線形態,則極有可能誤入主力布下的陷阱,這些是主力的盤口騙術,實盤操作中,散戶投資者一定要能識別這些盤口騙術,才能有更高的勝算。

運作收盤價的騙術

在每個交易日的尾盤階段,特別是收盤前的幾分鐘,一些主力會有著較強的運作意圖,通過運作收盤價,主力可以在K線圖上製造一個完美的或者是難看的圖形,從而達到迷惑市場的目的。運作收盤價,特別是拉高收盤價,是主力控盤流程中的常見騙術之一。此時,僅僅依據日K線圖,散戶投資者很可能上當受騙,因為日K線圖或許正呈現出了所謂的「突破」形態。實盤操作中,這種僅僅依據拉高收盤價來製造突破形態的個股,其突破的真實可信度不高。

如圖所示,此股在收盤前的最後一刻突然出現了一筆天價大買單,這使得個股的收盤價接近於漲停板的價位,從日K線圖來看,個股呈盤整後的突破狀,但是,這只是主力運作收盤價製造的假象。實盤操作中,切不可追漲買入。

除權、填權的騙術

在年報的分紅方案中,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推出大比例的送股、轉股分配預案,高送轉歷來是市場追捧的熱點之一,有些主力資金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布高送轉預案前就已獲知了內部消息,從而提前炒作個股,等方案真正發布時,只要個股累計漲幅尚可,仍會借利好公布之機進行推升,但是,很少有主力會在高送轉方案已實施之後再度炒作個股。此時,個股因高送轉實施而出現的所謂的「低價」視覺效果僅僅是除權造成的假象。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若非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十分強勁,且在高送轉方案實施前已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則這類個股一般是不會出現填權行情的。當個股在除權之後出現了漲停板向上沖的走勢,一般來說,這僅僅只是曇花一現的假象,並不是主力有意炒作個股、個股能出現填權行情的標誌,主力只是希望這種走勢能達到誘多的目的,打亂散戶的正常思維,進而為出貨服務。只要我們將個股走勢圖進行復權,是可以看到股價此時高高在上這種情形的。

如圖所示,此股在正式高送轉除權之前,出現了明顯的飆升走勢,主力炒作跡象明顯,在除權之後,此時的股價只有6元多,看似很低,但這只是高送轉方案所造成的假象,散戶投資者不可貪「便宜」而買入。

如圖所示,此股在除權之後又出現了連續兩個漲停板向上沖,似有填權的傾向,但是,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乏力,且在除權之前又被主力大肆炒作過。因而,個股能夠出現填權行情的機率微乎其微。除權後的漲停板上沖走勢不過是主力迷惑市場的誘多手法之一,切不可追漲買入。

大單壓頂、托底的騙術

盤口中委買委賣的掛單方式,也是主力迷惑散戶投資者的慣用伎倆。在盤口委託單中,有兩種特殊情況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一種是大單壓頂,一種是大單托底。

大單壓頂是指上方五擋賣盤中的壓單數量遠大於下方五擋買盤中的托單數量,大單托底則是指下方五擋賣盤中的壓單數量遠大於下方五擋買盤中的托單數量。從直觀上來講,大單托底是股價難跌的體現,而大單壓頂則是股價難漲的體現。然而,實際情況往往並非如此,主力往往會通過大單托底或大單壓頂來製造直觀表象,以誘導散戶投資者做出錯誤的判斷。

在很多時候,主力會刻意在買賣盤中利用大壓單或大托單以製造假象,這時,我們只有用逆向思維來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結論。但是,在更多的時候,大壓單確實代表著拋壓沉重,大托單也確實代表著買方承接力強。那麼,要如何識別大壓單或大托單是否就是主力刻意製造的虛假盤面現象呢?我們不妨從個股的日K線與盤口分時線走勢來著手。

日K線走勢很好理解,個股是具有上漲形態,還是具有下跌形態,一目了然,在此不再贅述。下面我們來看看盤口分時線走勢。一般來說,如果大單壓頂,而當日的分時線走勢很穩健,不出現明顯的下跌,則這些壓在上面的大賣單並非是真實想要賣出的單子,更有可能是主力刻意掛在市場上,以達到清洗不穩定浮籌的目的,實盤操作中,這類個股若有啟動跡象,則切記不要被這種虛假的大單壓頂所迷惑,不可因心浮氣躁而賣出離場;反之,如果大單托底,但當日的股價卻節節下跌,絲毫沒有上漲跡象,則這些托在下面的大買單並非是真實想要買入的單子,實盤操作中,這類個股若階段漲幅較大,或是有破位下行跡象,則我們應賣出離場、規避風險。

製造消息的騙術

消息,是個股上漲的催化劑,也是解釋個股上漲的理由。但是,當一隻個股已被明顯炒作過,且中短期內漲幅過大後,如果個股還因某種不確定的消息(例如資產注入預期、國家可能出台的某項利好消息等)而蠢蠢欲動,似有再度突破 上行傾向時,則多半是主力藉助於消息而實施的一種誘多手段,切不可追漲買入。而且,製造這種傳播性較強的消息的很可能正是主力自己。

對倒造量的騙術

股市中的技術分析者人數眾多,製造一些被技術派認可的技術形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投資者看多或看空的心理傾向,這對主力達到相應的控盤目的有著重要作用。例如,在盤整後,或是窄幅整理之後,若個股出現了明顯的放量突破形態,由於這種量價形態被視做是買盤充足、多方力量強勁的標誌,因而,會形成很好的追漲氛圍,這可以讓主力在高位區出貨時占據先機。

如圖所示,此股在震盪整理之後出現了放量大陽線突破上行的形態,成交量放大效果明顯,但這只是主力對倒造量拉升手法的體現,主力此時並非真的想大力拉升個股,只是希望通過製造對倒放量上漲這種形態來激活市場人氣,從而為隨後的出貨服務。實盤操作中,散戶投資者要能識別出主力的這種騙術,以免追漲買入後陷入高位被套的窘境。

拉升前的挖坑騙術

很多主力資金在拉升個股前會逆市來運作個股,即採取先打壓再拉升的手法,將個股打壓至階段性的低點,並使得股價持續徘徊在這一低點,這使得個股的K線形態十分難看,猶如挖出了一個坑,個股似乎也將破位下行。這種難看的圖形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技術派、心理素質不過硬的投資者往往就會在主力真正拉升個股前被洗掉。實盤操作中,這也是主力控盤中常見的騙術之一。

如圖所示,此股在相對較低的位置點出現了長期的橫向震盪走勢,隨後,一波幅度較大的下跌走勢使得個股呈向下破位狀,但沒有真的破位,而是出現了一個挖坑走勢。這正是主力在真正大力拉升個股前實施的欲揚先抑的操盤手法,一般來說,主力既然敢於製造如此難看的圖形,而又不擔心引發大量拋盤離場增加控盤難度,多代表主力的控盤能力極強,這類個股後期的上漲潛力、上漲空間都是巨大的,實盤操作中,如若散戶投資者能識別出主力的這種騙術,則可輕鬆坐享翻倍黑馬帶來的資金裂變勝果。

假突破的騙術

在長期的震盪整理之後,如果個股出現了突破整理區的一波上漲走勢,很可能讓那些技術派誤以為升勢仍將持續下去,實則,這很有可能是主力誘多出貨的一種手法。通過製造假突破形態來打亂市場的正常思維,主力才可亂中取勝,成功實現高位套現出局。

如圖所示,此股在長期上漲後的高位區出現了較長時間的震盪整理走勢,但如果細心查看就可發現,這其間的震盪整理走勢相對較弱,股價重心有下移傾向,這說明多空力量的整體對比格局已發生改變。考慮到此股前期累計漲幅巨大,又出現了特立獨行的飆升走勢,故這種多空力量對比格局的轉變只能是主力放棄拉升、轉而開始出貨這一市場行為導致的。雖然個股隨後出現了所謂的突破形態,但這只是主力誘多出貨的騙術之一罷了。只要結合個股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綜合分析,是可以準確識別這一騙術的。

逆市抗跌的騙術

大盤下跌,而個股逆市抗跌,在很多時候,這種能逆市不跌,甚至是逆市上漲的個股往往被視做有主力護盤,後期表現值得期待。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主力在控盤能力相對較強的時候,會利用散戶的心理,刻意使得個股逆市抗跌,以引發短線盤的介入。當大盤真正止跌企穩時,個股因主力的出貨就會出現所謂的補跌。實盤操作中,若個股已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在高位區能夠逆市不跌並非好現象,散戶投資者不可目光短淺地僅看到眼前走勢而買入,這樣很有可能誤入主力布下的陷阱。

如圖所示,此股在大漲後的高位區出現了橫向震盪走勢,這種橫向震盪走勢帶有明顯的抗跌性質。圖中疊加了同期的上證指數走勢,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同期的大盤走勢很差,不斷下行。這使得中航電子的同期表現帶有十足的逆市抗跌意味,但這只是暫時的,僅僅是主力製造的虛假強勢現象,隨後,個股在主力的出貨帶動下,有了很大的補跌空間,散戶投資者不可以在此高位震盪區買股入場。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5kd3G8Bgx9BqZZIJc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