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官宣新消息,華為千億投入有效了!

2022-02-17   世事先知道

原標題:高通官宣新消息,華為千億投入有效了!

高通是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還有聯發科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儘管聯發科在旗艦晶片市場上,一直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但是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公布的數據顯示,聯發科在2020年出貨了3.52億顆手機晶片,而高通為3.19億顆。

而從市場份額來看,聯發科在去年的手機晶片市場占據了27%的份額,高通為25%,其次為蘋果和華為麒麟,分別為16%和11%。

儘管如此,但是高通的市場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我們從高通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上,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在營收上,該季度,高通營收79.3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2%,這一數字可以說是營收大漲,如此看來,在進入2021年後,高通的晶片銷量,應該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不少。

但增長的不只是營收,該季度,高通凈利潤為17.6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76%。可以看到,凈利潤率的增長幅度,是營收增長的5倍多。

其中在營收的組成上,主要是由晶片銷售和專利授權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專利授權貢獻了16.96億美元。

我們知道,高通已經無法向華為出售晶片,而大家也能看到,華為手機目前採用的晶片,都是自己海思設計的麒麟晶片,已經看不到高通驍龍晶片的身影。

其實不僅是手機所用的麒麟晶片,華為作為一家以硬體為主的科技公司,每一款硬體產品都離不開晶片,而其中有很多晶片,都是由海思自己所設計的,例如用於智慧屏的鴻鵠、路由器的凌霄、伺服器的鯤鵬、人工智慧晶片昇騰、基帶晶片巴龍、基站晶片天罡等等。

毫無疑問,在外部晶片不再可得的時候,海思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個關鍵時刻,海思無疑是華為的第一功臣。

但我們也知道,華為的海思,負責的是晶片的設計,而不是晶片的製造,也正是這個原因,華為不得不面臨晶片生產供給的問題,不過在我們看到高通公布今年最新一季度的財報後,華為的第二功臣出現了,也說明,華為的千億規模投入有效了。

有的朋友應該也注意到,最近各大科技公司,都在公布自己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信息,華為也不例外,前段時間,華為也對外公布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經營業績。

具體數字是這樣的,營收1522億元,凈利潤率為11.1%,也就是說,華為在該季度的凈利潤為約169億元。

不過華為還提到,在該季度,華為還收到6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

熟悉華為的朋友都了解,華為之前沒有在財報上,公布過自己收取的專利許可費,簡叔猜測,這應該與5G有關。

我們知道,華為掌握著大量5G核心必要專利,其所掌握的5G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在去年的時候,儘管遭遇美國的封鎖打壓,但是美國還是同意,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在5G專利方面進行合作,這就足以見證華為在5G專利方面的實力。

而近年來,尤其從蘋果去年上市iPhone12開始,就標誌著智慧型手機開始全面進入5G時代,而且目前來看,在各大品牌新發布的智慧型手機中,5G手機已經成為主流。

至此,華為的第二大功臣就已經擺在了大家面前,它就是華為的技術研發部門。

華為近年來在研發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已經超越了千億規模,例如2020年,華為的研發投入就超過了1400億元。

毫無疑問的是,千億的投入,為華為帶來了數量以及質量可觀的專利積累,而現在,就到了該收穫的季節了。

上面我們提到,華為在今年第一季度收到了6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高通作為全球的專利許可費營收大戶,其收入是16.96億美元,也就是說,在進入5G時代後,華為首次公布的專利許可費收入,就達到了高通的約35%。

很顯然,在收取專利費方面的規模上,現在的華為甚至可以比喻為「小高通」了,而如果對比高通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專利許可費收入,這一點就更加明顯。

根據高通之前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高通在專利許可上的收入為11.66億美元,那麼華為首次公布的6億美元專利許可費收入,就相當於高通該季度的約52%。

雖然我們都知道高通每年銷售數億顆晶片,給高通帶來了大量的營收,但是高通的凈利潤主要來自於其專利授權。

以高通2018財年的數據為例,其專利授權收入僅貢獻了總營收的約23%,但是卻貢獻了凈利潤的約54%,而晶片銷售等業務只貢獻了凈利潤的46%。

很顯然,專利授權業務才是高通利潤來源的支柱,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貢獻了專利的技術研發部門,成為了華為的第二功臣。

如果我們以華為第一季度收到的專利許可費為基準來計算,那麼華為今年全年,僅專利許可費,就可以收入近120億人民幣,然而現在僅是5G時代的開始,5G時代的爆發,是實現萬物互聯。

也就是說,需要使用5G專利的晶片將會越來越多,那麼華為獲得的專利許可費自然會跟著越來越多,因此可以預測,今後華為每年在專利許可費方面的收入,就可以達數百億人民幣。

而華為近年來的年凈利潤,也才六百多億人民幣,很顯然,依靠專利許可費,未來也能頂起華為的半邊天。

所以這麼來看的話,將華為的技術研發部門稱之為第二功臣,並不為過。

但簡叔要說的是,好戲或許才剛剛開始,之前任正非說過,在6G研究上,我們也是領先世界的。

因此,簡叔對華為的未來依然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和分享。

#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