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丨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馬春輝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借鑑世界科技城的發展經驗,由政府主導建立了一批科技園區,這些科技園區是中國科技城的雛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建成了一些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城,如深圳科技園、上海張江高科園。這些科技城對中國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產業化、產業的升級以及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科技水平和高端製造業的差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現在各地科技城已成為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樞紐,是各地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競爭優勢的核心資源。
科技城一般都是建立在高等教育機構和科研機構、資本市場比較發達的地區,且這些高等教育機構和科研機構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創新能力。美國的矽谷、東倫敦科技城都是這樣一種情況。倫敦是世界上重要的資本市場,美國的矽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風險投資聚集區。世界科技城都具有高度的開放科研和創新環境特質。高度開放的環境才能吸引創新的人才。
我國科技城在現有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發展與提升?第一,完善資本市場。只有資本市場完善,才能解決科技城創新企業的融資問題。第二,完善科技城市場創新體制。科技城的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生產力,生產力的體現是生產產品,產品需要市場,市場體制對科技城的創新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的市場體系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第三,建立開放體系。一個世界性的科技城一定建立在開放的基礎上,沒有高度開放的理念,科技城很難發揮其創新的功能。第四,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科技城建設與創新。政府的作用對科技城的建設來講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們國家,但是科技城的創新能力和研發方向最終還是由市場驅動。第五,進一步融合科研與產業。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多種業態的科技城,不同地區需要結合當地的資源狀況發展科技城。例如武漢、合肥等科技城都是科研資源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典型成功案例。一個地區科技城能否健康發展,關鍵在於當地科研資源能否與產業發展融合。第六,進一步提升特色基礎研究的能力和企業研發的能力。世界著名科技城都具有世界級的基礎研究成果和世界級的創新企業。中國科學城目前還缺少世界級的創新成果和世界級的創新型大型企業。雖然有些科技城也有不少世界級五百強企業,但是具有創新意義的世界五百強企業還較少。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