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信富:5月迎來政策蜜月期 兩會行情重在「擴內需」

2020-05-04     鬥牛財經

「五一小長假」來臨,A股市場表現依然謹慎,滬指在2800點一線徘徊了許久。轉眼二季度將進入中期階段,又到一年「五窮六絕」時。適逢節假日總要問上幾句「持股還是持幣」?另據統計顯示,過去20年,上證指數5月漲跌各半,節後A股市場將如何演繹?上市公司業績集中披露期之後,哪些行業板塊存在確定性機會?在資產配置上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鬥牛財經特別推出五一特別策劃「帶著夢想出發」系列專題,為投資者指點迷津,釋疑解惑,助力價值投資!

「五一」節前最後一個交易周,市場表現依然謹慎,上證指數在2800點一線徘徊了許久。由於五天小長假的存在,一些偏保守的資金會在節前適當降低倉位,防止黑天鵝事件的發生。

不過,根據過去十年「五一」節後三個交易日A股主要指數的累計漲跌情況來看,投資機會依然存在。2010年以來有4年的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在節後3個交易日是上漲的,而對於創業板指數來說,2011年後的9年中有6年指數是上漲的。

回顧4月以來,全球市場在經歷一次共振反彈後出現一些不穩定跡象,尤其是油價暴跌再次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A股在節前持續出現深V行情,也反映出國內投資者的謹慎。儘管當前市場有所分歧,但包括北上資金、大單資金等多路資金悄然回流A股搶籌,消費+新基建等板塊龍頭股成為場內資金追捧的重點目標。

中方信富首席投資顧問孫懷青認為,整體而言,疫情對海外經濟衝擊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國內生產復工有序進行,新舊基建內需提振,國內利率空間和政策對沖空間接下來有望進一步打開,5月會迎來一個政策蜜月期。

就技術面而言,拉長指數來看,A股處於歷史低位,對後市持謹慎樂觀態度。

外圍市場上,目前海外疫情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疫情肆虐且仍沒有見到拐點出現。面對外圍的不確定性和頻出的黑天鵝事件,需注意大盤面臨的調整壓力。

此外,在美聯儲無限量QE背景下,全球流動性危機得以緩和,黃金板塊具備了很好的時間價值,選擇黃金板塊作為宏觀對沖配置。同時,以電子為代表的科技股基本面受全球疫情衝擊較大,對海外疫情定價還不夠充分,隨著海外有序復工,目前也進入一個左側戰略布局期。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國際原油市場面臨較大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謹慎配置相關資產。

投資策略上,目前A股市場資金結構抱團取暖的特徵非常明顯,主流資金對股指的波動並不是太在意,主要方向是必需品和業績超預期的品種。具體分析,一方面是因為此類個股不斷有新的增量資金加盟,股價重心穩步上行,持股者底氣充足。另一方面從估值角度來分析,當前上證指數的2800點附近,雖然不一定能夠成為確定的底部,但無論從市盈率、市凈率等角度,還是從A股歷史中位數角度,當前指數進一步大跌的空間不大。

同時,值得關注的就是即將召開的兩會了,兩會前後市場都是漲多跌少,而且經濟越差兩會行情勝率越高。2020年「兩會」與歷史上出現「兩會行情」的年份一樣,具備經濟壓力加大+政策約束放鬆這一最佳組合。但是,從社融反彈來看,由於並不是信用周期底部,因此相對動能可能又不如之前。

這一次「兩會行情」,相對於寬基指數,部分板塊可能更具確定性,可以在「兩會」召開之前繼續布局擴「內需」組合:「線下消費」+「新舊基建」。第一,相較長期收入預期,人口回流才是短期消費復甦的重要變量,人口回流趨勢已經伴隨管制放開而十分明顯,消費政策將會加大消費板塊復甦的彈性,可以關注食品飲料(首推白酒)、家電、汽車和商貿零售;第二,受益於傳統基建發力而當前估值隱含極低增長率預期的建築、建材;第三,新基建投資將逐步聚焦5G為代表的信息基建領域,例如通信。

孫懷青指出,在此前政治局對於利率等的定性描述下,五一小長假也充滿了各類政策預期;疊加4月底是季報和年報披露時點,在消化掉一季度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後,目前來看節後市場上漲機率相對要更大一些。當前A股的估值已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大盤繼續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後市不宜過度悲觀,海外疫情對資本市場的衝擊較小,持有優質籌碼不建議賣出。

對於中長線投資者,已經看好了就繼續拿著,未開倉的投資者,謹慎開倉;對於短線投資者,適當降低部分倉位,或者低吸績優個股,不宜在節前追漲殺跌;也可以進行國債逆回購等確定性較高的投資。

孫懷青,中方信富首席投資顧問,SAC資格證書編號A013061603000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3-B4HEBfwtFQPkd5x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