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信部門曝光「毒視頻」「開盒掛人」亂象(引題)
430萬餘條涉未成年人違法不良信息被清理攔截(主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昨日(9日),中央網信辦曝光了一批「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典型處置案例,涉及「毒視頻」「開盒掛人」「隔空猥褻」「違規售賣」「違規App」等問題。7月中旬以來,網信部門深入開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全面覆蓋直播、短視頻、社交、電商等重點環節,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專項行動期間,累計清理攔截涉未成年人違法不良信息430萬餘條,處置帳號13萬餘個,關閉下架網站平台2000餘個,有力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關停直播3.2萬餘場
從嚴處置各類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毒視頻」。專項行動以涉未成年人主題、未成年人出鏡內容為重點,深入整治各類傳播不良導向、誘導危險行為的直播和短視頻內容。巡查發現,部分短視頻將血腥暴力元素強加於經典動畫,惡意發布「小馬寶莉毀童年血腥版」「發瘋老奶奶偷襲佩奇」等內容。使用低俗粗俗語言篡改兒歌,傳遞不良價值觀。擺拍未成年人吃橡皮泥、廁所抽煙、校園約架等劇情,將兒童包裝成所謂「性感辣妹」進行無底線營銷。一些直播間讓未成年人暖場助力,採取現場打招呼、視頻連線、聲音旁白等形式,誘導直接或變相出鏡。網信部門指導重點平台完善涉未成年人內容審核標準,將管理要求以治理公告、站內信等形式觸達網絡主播,從嚴處置2.1萬餘個相關違規帳號,關停直播3.2萬餘場。
集中整治針對未成年人的「開盒掛人」亂象。密切關注涉未成年人網暴風險,深入排查「校園牆」「留言板」等環節「開盒掛人」問題。發現部分超話、貼吧等接受匿名投稿,發布針對未成年人的攻擊謾罵言論,曝光未成年人姓名、學校、網絡帳號等隱私信息。有商家提供有償代罵服務,部分用戶傳播「開盒掛人」短視頻教程。一些用戶組織惡意舉報,通過批量舉報的方式,實施侵擾、煽動對立。北京、河南、貴州等地網信部門深入核查問題線索,解散關閉1500餘個提供「掛人」服務的話題、超話、貼吧,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平台予以從重處罰,相關違法線索已轉公安機關。
嚴打隔空猥褻等惡性行為
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隔空猥褻等網上惡性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期間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在短視頻平台借「舉牌」拍攝、販賣淫穢色情製品;通過「一對一」私聊方式,假借「同齡人」身份與未成年人用戶頻繁互動,誘騙拍攝私密照片,實施隔空猥褻。天津、廣東等地網信部門及時核查網民舉報線索,督促平台加大評論區引流信息管理力度,鏈條式打擊隔空猥褻、性引誘等問題,累計關閉相關違規群組1000餘個,配合公安機關查辦案件70餘起。
深入整治網上涉未成年人違規售賣問題。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網信部門督促屬地電商平台,深入摸排打擊售賣涉未成年人違規商品問題。部分店鋪提供動漫抱枕定製服務,在諮詢環節發送色情圖庫連結。以售賣U盤、硬碟名義,變相傳播封建迷信信息。教具類商品的評論環節存在謾罵信息,煽動親子或師生對立。一些主播分享破解防沉迷系統方法,提供有償「共號」服務,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專項行動期間,重點網站平台累計下架相關違規商品4.2萬餘個,對1400餘個店鋪採取關閉、扣除違約金等處置措施。
涉嚴重問題App開發者封號
專項行動期間,應用商店落實上架審核、日常管理、應急處置等管理責任,對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應用程式強化內容和功能安全審核。排查發現,「**樂園」等App仿冒未成年人常用App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樂趣**」等學習類App,在通過上架審核後,惡意變臉為遊戲App;「開心花園**」「**傾訴」等App年齡標註均低於18周歲,但存在不良交友、隱私政策連結跳轉至涉黃網站等問題。專項行動期間,重點應用商店累計排查下架900餘個違規App,對1000餘個App採取上架審核不通過措施,對部分涉嚴重問題的App開發者,依約採取封禁帳號、凍結帳號下所有應用等措施。
網信部門將持續深化專項行動治理成效,督促網站平台切實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主體責任,對問題突出、整改不力的平台和帳號,將依法從嚴採取處置處罰措施。同時,歡迎廣大網民積極參與監督舉報,共同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
統籌/余美英
來源:北京青年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28808246aee5656dd9ce7f3edf530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