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患者大多是通過6個途徑感染,4點忠告聽進去了,轉陰不難

2022-02-20     安慶大同

原標題:B肝患者大多是通過6個途徑感染,4點忠告聽進去了,轉陰不難

B肝患者做人不易,做事更難。在身體承受疾病的同時,心靈也在遭受著極大的壓力,家人承受著妻兒分離的痛苦,家庭破裂往往是最後的一個結果。他們也會感到不公平,也曾大聲疾呼:誰能伸出魔掌拯救瀕臨絕望的病人?其實沒有救世主,B肝患者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作為一名從事肝病防治多年的醫務人員,我對B肝患者以及B肝預防確實有一些建議。

B肝首先要了解如何傳播的,避免自身感染才是對抗B肝的最佳方式,意義遠大於治療。

了解「B肝是通過人體哪些進行傳播的」更重要。B肝患者的體液具有傳染性,包括精液、陰道液、乳汁、血液、淋巴液、腦脊液、肺腔液、腹腔液、關節液、羊水等。這些屬於人體體液,只要含有B肝病毒就有傳染性。

呼吸道、消化道、淚腺、尿道等。人類的身體通過通道與外界直接相連,儲存的體液也與外界直接接觸,所以這些液體一般不叫體液,叫外溶液。

6大傳播感染途徑:

1、母嬰傳播,包括2類

一是垂直傳播,二是水平傳播。人們總認為母嬰傳播是垂直傳播,其實不是。只有10%是宮內傳播引起的,懷孕期間子宮內感染的也只有10%,不是很高。主要是圍產期和出生後要密切接觸水平傳播。

2、父親也能傳染

但B肝從父親傳給嬰兒主要是因為孩子出生後對B肝病毒缺乏免疫力,孩子在生活中通過密切接觸感染了B肝病毒。這種感染方式稱為水平傳播。

3、醫源性感染

在醫院的檢查和治療過程中,反覆使用被HBV污染的醫療器械,未經嚴格消毒而造成的感染稱為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采血針、針灸針、內窺鏡等。

4、輸血傳播

輸血後輸入受HBV病毒感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會導致B型肝炎。

5、一起生活,密切接觸

包括同居,只要皮膚黏膜受損,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膚黏膜受損後,B肝患者的體液可能會落在你受損的皮膚黏膜上,有可能被感染;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剃鬚刀和牙刷引起HBV傳播,這就是所謂的近距離生活感染。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可使含有B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通過粘膜或皮膚上的微小擦傷和裂縫進入易感者體內,引起B肝病毒感染。

6、性傳播

B肝患者可以通過性傳播,性傳播也是體液傳播的一種。此外,接吻也會傳播,如果口腔黏膜受損也有可能。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有一條非常明確的聲明——「B肝病毒不通過以下途徑傳播:共用餐具、母乳喂養、擁抱、接吻、握手、咳嗽、打噴嚏、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類似行為。

想要不被B肝感染,在感染以後想要及時控制,並且轉陰,醫生給出4個忠告:

第一、不要因為這個病而終日恐慌恐懼。

B肝患者在知道自己患病之後,心理壓力很大,主要有2點擔心,一事怕傳染別人,二是擔心治不好,擔心哪一天突然就惡化了。並且對於工作、教育、治療花費都會產生心理壓力,其實大可不必。

第二、常吃保肝降酶的食物

患有肝病或者想要養肝,提高免疫可以常吃硒芽五梅,硒芽五梅含大量的五味子酸、木脂素、類黃酮、硒元素等養肝的物質。

五味子酸能夠去除肝臟自由基,提高肝臟活性,滋養肝臟。

木脂素能夠對進入人體的藥物、酒精等傷害進行抵抗,並且能夠降低轉氨酶,控制它的平衡。

類黃酮能夠提高肝臟的抗氧化性,修復肝臟已經受損的組織和細胞,保持肝臟完整健康。

硒元素則是提高肝臟免疫,解毒排毒的主要材料,刺激肝臟細胞,保護肝臟。

第三、保持運動

保持經常運動能夠促進肝臟加快代謝,無論是排毒還是代謝的速度都能得到提升,保持肝臟的健康。但是不建議劇烈運動,一定要適合自己。

第四、定時複查

無論是有沒有B肝或者肝臟疾病,定時檢查肝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肝臟自身無痛感神經,即便是有病了自己也不能及時的發現,只能通過體檢的方式及時的發現。

並且還能夠檢查出B肝的疫苗是否還有抗毒性,要定時接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24c4bdfa40f50ff217b8d336a762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