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卡在骨盆下不來,醫生一把推回挽救母子兩條命

2023-05-25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孩子卡在骨盆下不來,醫生一把推回挽救母子兩條命

年輕女性,二胎,分娩過程中孩子遲遲下不來。產科醫生診斷,隨時可能發生子宮破裂。一旦發生子宮破裂,大人、孩子都可能保不住。緊要關頭,產科醫生力勸產婦家屬剖宮產。

那個時候,產婦已經很虛弱,甚至無法做出任何決定。就這樣,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剖宮產搶救在手術室上演。

當天,負責值班的是麻醉科的孫醫生。接到手術通知的那一刻,他以幾乎百米衝刺的速度跑進手術室術間。

在電腦上,他迅速掌握著這台剖宮產的更多信息。與此同時,手機也直接連線產科醫生。

當得知母子都有危險之後,他加快了麻醉準備的步驟。同時,詳細準備了搶救過程中可能用到的物品和藥品。

儘管很急,但也不能圖省事而全麻了之。因為,全麻之後的孩子可能存在呼吸抑制,甚至孩子可能會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這樣一來,即便平安了,但家裡無故多出去很多經濟負擔。於是,孫醫生決定先嘗試椎管內麻醉。假設椎管內麻醉無法實施或者效果不好,再改全麻也算努力過了。

幾分鐘時間內,護士風馳電掣的將產婦推進手術室。身後,產科醫生、助產士也跟著跑了進來。

為了節省時間,過床的時候就讓產婦側身了。

巡迴護士知道情況緊急,幫著孫醫生擺體位,以便孫醫生空出手來做麻醉準備。

一邊消毒、一邊進行三方核對。核對結束,裝滿局麻藥的注射器刺進了產婦的皮下。

穿刺置管過程是沒辦法加速的。因為,寧可慢一秒,也要保證麻醉安全和有效。一旦重新實施麻醉,則更浪費時間。

都是老麻醉醫生了,這個穿刺難不倒他。也就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穿刺針已經到達目標層次。

注入麻醉藥後,迅速將產婦翻回來。同時,示意產科醫生趕快刷手上台。

由於知道孩子卡在骨盆下不來,一名產科醫生戴好手套之後站在產婦兩腿之間負責推孩子。

幾分鐘後,子宮打開了。台上一聲「推」,台下早已「埋」在手術巾下面的那名產科醫生開始努力推著已經下去的孩子頭部。

萬幸的是,孩子很快回到子宮內。緊接著,產科醫生一把就把孩子「撈」了出來。同時,大喊:準備接孩子。

這個接孩子,可不是伸手接的意思,更多的是要大家準備好搶救的各種手段。

萬幸的是,孩子出來的時候評分很好,這讓大家揪著的心可算落了地。

再看看早已虛弱無力的產婦,也許是累了,似乎有一些鼾聲,又或許是孫醫生給的鎮靜藥起效了。

風平浪靜之後,孫醫生將隨時準備搶救孩子的喉鏡、氣管導管等物品收了起來。「平靜的」監護儀,卻讓他不禁打了個冷戰:如果產婦子宮破裂了,有可能就是兩條生命!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0fc1843c337b28a9bd7da896b5a62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