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篆刻,除了刻刀、印石、印泥之外,還要準備哪些材料和工具?

2019-11-05     談藝錄

這是《零基礎學篆刻》系列文章的第四篇,我們來說說在刻刀、印石、印泥之外,我們還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和工具。

一、筆、墨、紙、硯

這四樣,是中國文人的「文房四寶」,學篆刻當然少不了這四樣,但篆刻所需要的筆、墨、紙、硯與平常練習書法所需的「文房四寶」又有所區別。

1、筆。一般需要準備狼毫或兼毫小楷兩支,用於摹印、起稿、反書上石。如果需要練習篆書書法,可能還需要準備兼毫屏筆或羊毫屏筆(寫屏風用字大小)一支。我們主張學篆刻一定要練篆書書法,所以,筆這一塊,至少需要一大一小兩支毛筆,一支用於篆刻學習,一支用於書法學習。

(小楷筆)

關於毛筆採購,初學者不要迷信昂貴的毛筆。好的毛筆當然有利於寫出好的毛筆字,但初學者認真練習線條,學會筆法才是重點,普通的毛筆足夠用,不要因為品牌的原因多花冤枉錢。實際上,所謂的「善書者不擇筆」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支普通的筆,只要用心愛護,認真練習,同樣可以用得久,寫得好。我們在大部分情況下所謂的寫不好,寫得不到位,原因多是功夫不到,不是工具的原因。

(大、中、小三隻毛筆)

採購價格,建議小楷筆30元上下,屏筆50-100元一支的就足夠了(一支毛筆可以用很久,關於毛筆的開筆,養護,我們會放在附加內容里講)。書法用筆,可能還需要一支聯筆(寫對聯用字大小)。

2、墨。建議買一錠油煙墨(如果準備使用墨錠磨墨)或者直接買一瓶較好的書畫墨汁。篆刻上稿或描稿經常需要濃墨,因此我們還是建議準備墨錠磨墨,平常的書畫墨汁往往濃度不夠,如果放置一段時間,濃度雖然上去了,但宿墨的膠性又會損傷毛筆,不如磨墨容易控制墨的濃度。

(墨錠)

如果感覺墨錠不方便,也可以選用較好的書畫瓶裝墨汁。墨錠的價格(1兩)或者瓶裝墨(250克)的價格控制在50元上下就足夠用了。

如果需要練習書法,還需要買一些價格更便宜的墨備著。那個消耗量大,品質價格都自行考慮吧。

(瓶裝墨汁)

3、紙。篆刻用紙,用到的品類相當多,大致有以下幾種:

(1)拷貝紙:描摹印稿用,紙質很薄,半透明,用量不大,大概10元就能買不少,盡夠用一段時間了;

(拷貝紙)

(2)印稿紙:就是平常我們寫印稿,設計印稿用的紙,可以是白報紙,也可以用毛邊紙,或者便宜一點的宣紙都可以;

(3)生宣紙:用於拓邊款時吸水用(也可以用平常的紙巾替代),也可用於試鈐印花,或者起印稿;

(4)連史紙:又稱連四紙、連泗紙,用於拓邊款、鈐印花,紙質薄而勻細,表面細膩而光滑,吸水性強,能更好地吸附在印石上,著墨後款面發亮,極利於拓邊款、鈐印;

(成冊的連史紙)

(5)印譜紙:成冊的連史紙做成的印譜,一般的書畫社有賣,網上也很容易買到,要求高的話,可以自制,自製的時候,可以用連史紙,也可以用羅紋紙,甚至較薄點的宣紙也可以用,主要用於鈐蓋印花或者拓邊款留存。

以上各種紙張,是篆刻層面的用品,100元以內就可購齊初學者的用量,不要購買某些商家準備的帶包裝的紙張套裝,需要哪種,就單買哪種,不花額外的錢。如果練習書法,又需要毛邊紙和宣紙,依自己的經濟能力準備。如果確定要吃書法篆刻這碗飯,宣紙可以採購一批,收藏備用。

(毛邊紙)

4、硯。硯除了用於磨墨,還用於拓邊款時備墨。所以篆刻學習,硯基本是必需品。硯台一般選用青石硯就可以,只要硯面平光、滋潤、易於發墨就好。當然,如果有條件買更好的歙硯、端硯、澄泥硯就更好。一般的青石硯,價格在100元以下,高端的硯,價格不封頂。硯在平時不用的時候,要保持清潔,不要留墨。

(普通的硯)

二、砂紙。砂紙主要用於磨印石,一般可備粗細砂紙兩種(100號和800號),粗砂紙可以磨平刻過或刻壞的石頭,細砂紙可用於打磨細膩印面待刻。刻寫意一類印風的作品(如吳昌碩、來楚生類)可用粗一些的砂紙(600號)打磨印面,如果刻工穩一類印風的作品(王福庵、陳巨來類)可用細一些的砂紙(2000-5000號)打磨印面。五金店和網上都有水砂紙賣,價格也不高,30塊錢買的砂紙就夠用一段時間了。也不建議買什麼高價格特殊的工具材料(比如防塵設計的砂網等)。如果沒有砂紙,平坦而細膩的水泥地和磨刀石也可以用,總之,把印石磨平就好。

(砂紙)

三、印床。印床是用來固定印章的,初學者初刻,對刀石特性沒有經驗,如果沒有印床,容易傷到手,也不易保持印石平穩,也不便於鐫刻時刻刀發力。所以初學者需要一個印床,倘若印材較硬或者印材較小時,即便是熟練印人也需要印床的輔助。如果遇到較大的印章,以輔助手(一般是左手)扶持印材,也可以不用印床。

印床有木製和金屬制二種,我們建議初學者買木製印床,因為金屬印床大多是可旋轉式的,初學者經常需要印稿上石,旋轉印床不利於印稿上石時發力。

(木質印床)

很多熟練的印人強烈建議初學者不使用印床(因為熟練之後,一手持石,一手施刻,兩手相互配合,更方便走刀,但我們認為,不管是以刀就石也罷,還是以石就刀也罷,有印床的輔助還是更有利於入門者掌握篆刻基本功。

買木製的印床時,要選用木材質量較硬的印床,一般價格在50元上下的印床就可以了,不需要買什麼仿古式的,名人冠名式的。印床嘛,樸實好用就可以了。

(金屬印床)

學習後期漸漸熟練刀石,可再買入金屬印床,因為金屬印床多設計為有軸承的旋轉式,便於轉換印石方向,可以提高刻印效率,金屬印床價格在300-500元不等。

四、印刷;棕刷。印刷主要用來清理印面,或者是在刻印時刷雲石屑粉末(不要用嘴吹),或者是在鈐印時清理印面,以避免石屑或者墨漬等髒物帶入印泥。網上有專門的印刷售賣,但實際上,一般的小毛刷就足夠用了,最簡單的替代材料是牙刷,總之,能達到效果就好了。

(用牙刷清理印面)

棕刷也叫「棕老虎」,用於拓邊款,買的時候要挑選棕絲較細勻者。關於棕刷的加工、使用、改良,我們會在後面拓邊款一節說明。一般100元左右的棕刷就可以滿足初學者需要。

(棕老虎)

五、拓包。拓包用於拓邊款撲墨。拓包網上有成品賣,可以在網上直接買(每個大概在10元左右,不是什麼高級用品,沒必要去買幾十塊錢一個的拓包),因為拓包是消耗品,拓款經常用到,需拓款時可以自己手工製作。

拓包的製作並不麻煩:先取一點硬紙(平常的鞋盒包裝就可以),剪成如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塊,外麵包上新棉花(不能有雜質),包時底部略厚,用塑料紙包一層,再找軟一點的呢子布包一層,最後再用細綢子包一層,最後包成扁圓球形,然後頸部用線或者皮筋紮緊即可,最重要的是扎得緊,撲墨面一定要光滑。

(拓包)

六、印規。印規是在鈐印時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保證鈐印位置精準。鈐印一次之後,印石提起,印規不動,若鈐印效果不好,可以重複鈐一次,使印文更加清晰厚重。

印規有木質、金屬質或有機合成材料幾種,這幾種成本不同,價格自然不同。可依自己的需要來買,最重要是規角成90度,兩邊各長約5-8厘米,厚度約5-10毫米即可。我們建議買合成材料透明材質的,因為透明材質更適合在有文字的紙面上鈐印,不透明的印規在選位上會略不方便。

(透明印規)

七、其他。除了上述工具和材料,篆刻還會用到其他一些小材料,比如檢查印文反文的小鏡子、鈐印時的拓印墊板,較大量用石頭時鋸石頭的手工鋸條等。

(鈐印台)

小鏡子可以用日常用的小化妝鏡,拓印墊板可以用玻璃板替代(網上有竹皮、筍皮材料製作的專用鈐印板,價格在50-100元之間,大家可自行選擇,但並不必要)。

(《零基礎學篆刻》之4,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maeQ24BMH2_cNUgIDu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