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家長,是對他未來的不負責

2019-12-31     弘益

一個愛寫作的人,用心寫出最走心的文字。

如果可以,歡迎你給我一個關注。

父母都把孩子當作最親近的人,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發誓要把孩子當作最親近的寶貝來寵愛。尤其是媽媽,很多寶媽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懷孕以後,就辭掉了工作。安心在家待產,生了孩子以後,更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

孩子吃飯,睡覺基本上都是和媽媽在一起。作為寶媽,也並不覺得有什麼顧忌的。畢竟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的界限劃分得不是很清晰。當孩子還小,父母自然可以不把這類界限放在心上,但是當孩子年齡逐漸長大時,性別意識也開始逐漸凸顯。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孩子劃分性別意識。比如和孩子分床睡,就要在孩子幾歲時父母就要開始實施,不然只會害了孩子,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國外的一個小男孩從小和父母一起睡,作為家長也一直把小男孩當作孩子來看待,所以也沒有分床睡的意識。同時也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這些都為後面發生的事情埋下了惡果。

在小男孩9歲時就對班級里的女生做出了非常不雅的襲胸行為。這遭到了女生的投訴,把該小男孩的行為告訴了他父母。然而小男孩的父母並沒有及時地對孩子進行懲罰和批評。相反因為小男孩平時的表現很老實,父母只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即使做出了一些過分的行為,也只是開玩笑,並不是故意的。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父母的縱容,更加加重了這位英國小男孩的放縱,他開始變本加厲地調戲班級里的女孩子。在13歲那年,因為性侵被抓獲。通過調查人員對這位小男孩經歷的梳理與家庭的走訪,才明白造成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的,媽媽一直都對這位小男孩非常溺愛,從小也沒有和父母分床睡,正是因為這一行為,造成了這位小男孩性別意識薄弱,不知道與人交往的界限在哪裡,為孩子的犯罪行為埋下了惡果。

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和孩子分床睡?這其中有這樣幾個原因。

1.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在三歲時很多事情就可以自己做了,比如吃飯睡覺,上廁所都可以自己獨立完成,如果讓孩子經常和父母在一起,會讓孩子形成一定的依賴心理。什麼事情都想讓父母幫自己做,很多事情就不願意自己去做。這對孩子形成獨立能力有一定的阻礙性,所以到了年紀,孩子一定要和父母分開睡。

2.防止孩子早熟

關於性別意識,一定要從小就和孩子樹立。如果從小讓孩子一直和父母睡,孩子就對這種性別界限就沒辦法分別。長大後就很容易把這種男女無界限的意識帶入到生活和學校當中,不僅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也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孩子和父母睡一起,有些親密的動作和話語也會很自然地流露出來。這些行為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現在的孩子,其實個個都是人精兒。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3.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孩子一般睡覺的時間都要比父母早,父母有時候下班回家還有一些工作需要處理,如果父母在孩子睡覺之後還要忙東忙西,會影響到孩子睡覺,降低孩子的睡眠質量。你從小就培養孩子分床睡的習慣,也是孩子獨立性格的養成,孩子到了睡覺時間就乖乖的自己上床睡覺,也不會讓孩子被父母所干擾到。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和孩子分床睡?

1.給孩子的床布置成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孩子在最初和父母分床睡時,可能會有些不習慣。這時候家長切忌用辱罵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帶領著孩子一起布置他的新房間和床,把床布置成孩子喜歡的樣子。比如買一些孩子喜歡的布娃娃放在床上,這樣孩子漸漸就會喜歡上自己的床,說不定自己還不願意和父母睡在一起。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給孩子做好心理暗示

在孩子3,4歲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些暗示,把分床描繪成一件很光榮值得慶祝的事情,並且還要告訴孩子分床睡不代表著爸爸媽媽就不愛孩子了,只是說要鼓勵孩子更加勇敢更加獨立。最開始可能孩子還不習慣一個人,所以家長可以先到孩子的房間安撫孩子入睡,給孩子講一些故事,等到孩子睡著之後,家長再悄悄地走出房間。

一般來說在孩子3~10歲的時候就可以完成分床睡了,在三歲以後就可以開始逐步嘗試,至於多久能成功,這得根據孩子的適應能力決定,家長也別太心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jXwX28BMH2_cNUgNH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