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
西湖上城小區封閉管理的一天
阻擊疫情,我市對小區、村莊實行封閉式管理。那么小區封閉如何真正落實到位?居民日常生活如何保障?小區內的消殺工作是否秩序井然?2月23日,本報記者走進黃州區建新社區西湖上城小區進行探訪,發現黨員在干,群眾在看,小區居民的觀念也在悄然轉變。
時間:7:10
進出必查,築牢第一道防線
「您好!請出示一下小區出入證,請配合測量一下體溫……」
記者來到黃州區赤壁街道建新社區西湖上城小區,看到4名戴著紅袖章的黨員志願者正在小區門口執勤,對每一個進出的居民測體溫,查證件。
「理解嗎?」 「理解,大力支持!嚴格管控是對小區居民生命健康的最大負責。」正趕著去單位值班的小區居民王毅說道。
記者看到,小區門口設立了專門的測量體溫處,建立了進出台帳,還設置了消毒腳墊。王毅完成登記後,走完鞋底消毒程序,才被放行走出小區大門。
據小區綜合黨支部書記、黃岡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執法支隊科長李劍介紹,西湖上城小區現有218戶居民721人,陸續報道的黨員48人,物業8人,業委會 4人,還有2名網格員,一起為居民服務。目前小區保留1個進出口,人員進出一律戴口罩、檢測體溫,出具有效證件,小區安排黨員、物業人員24小時晝夜值守,實施「一戶一卡」管理。對外來人員及外地返回人員逐人登記備案。
小區的封閉管理對小區居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採訪中,居民表示:「小區封閉管理既保護了居民,也保護了外來人員,有了這個措施我們放心多了,特別支持。」
在測量體溫處,建新社區網格員葉舟橋正在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一條一條轉發到小區業主群內。並實時在群里滾動播送疫情通報、即時答疑解惑,倡導小區居民理性對待封閉管理,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避免出現恐慌情緒。「累嗎?」「我累一點,居民就安全一點,挺值的。」葉舟橋說。
時間:9:00
全面消殺,阻擊每一處病毒
「這個要按一定比例來兌好,才能使用。」上午9時,西湖上城小區消殺員楊序貴,一邊用水兌著消毒液一邊說。
每天早上9時和下午5時,楊序貴和另一名同事趙大秧都要穿著防護服,背著25公斤的消殺筒,沿著小區道路噴洒消毒水。「車棚一定仔細一些,這裡
的角落太多了。」在小區電動車停車棚處,楊序貴消殺得尤為細緻。小區一天兩次消殺,每次都需要加5次藥水,一天下來,要消耗250公斤消毒水。「再辛苦也得做,這是人命關天的事啊。」楊序貴說。
「先別走,請用洗手液洗個手,再用紙巾擦一下,紙巾請扔進紙簍。」採訪中,記者看到一名有出入證的居民在登記完後,正準備走,執勤的志願者趕緊
叫住他,讓他做完消毒後才讓其走出小區。
電梯是居民上下樓的主要通道,也是消殺的重點工作區域。小區物業經理萬正中介紹,小區有16部電梯,他們不僅會對電梯內噴洒消毒水,電梯按鈕也安排 3名保潔員,每天用酒精擦拭兩次。每部電梯里還放有紙巾,居民可使用紙巾包住手指按電鈕,減少接觸。在電梯外,還放有紙簍,便於居民扔紙巾。
「小區消殺工作很到位,我們住得很放心。」居民都說小區物業防控很給力。
時間:11:30
不漏一人,隔著門傳遞愛
「請問家裡有外來人員嗎,我查一下你今天的體溫,要勤洗手,多通風,儘量不要出門,就在家裡……」上午11時30分,黃州區財政局下沉幹部、西湖上城包保黨員夏三桂,一邊遞上社區發放的中藥包,一邊耐心囑咐業主。
夏三桂介紹,一上午的排查工作還算順利,先後完成4棟樓的16戶排查,還差2戶就完成了。原來,在開展入戶監測工作的初期,由於群眾的不理解,經常被監測對象拒之門外,為順利完成監測任務,夏三桂和其他47名黨員在多次登門未遂的情況下仍堅持入戶做群眾的思想動員,最後全部打消監測對象的疑慮,樂意接受檢測。小區在完成幾輪大排查後,黨支部要求居民每天必須自測自報體溫,但對已經排查出來的武漢人員、生病人員等進行管控隔離,並天天安排黨員上門隔著門排查。
「媳婦,中午我暫不回去,你們先吃,給我留點就行……」夏三桂掛掉手機 ,接著走訪下一家。
「不出門,呆在家,有需要找我們……」11時45分,社區網格員葉舟橋拿著小喇叭走樓棟、入單元喊話。
「小區太安靜了,每天喊幾嗓子,既為宣傳防疫知識,又為居民們解解悶。」社區網格員夏保妹說,大家挺配合的,幾句問候聲,可以讓宅在家中戰「疫」的居民心安、淡定。
此外,小區還成立了心理疏導小分隊,通過電話、微信群(視頻)等多形式開展信息交流、安撫居民,實現了「1對1、N對1」的服務,在學習相關防疫知識後通過政策和防控知識宣傳、電話詢問、上門排查、微信解答等多種形式了解轄區居民身體狀況。
時間:17:30
小區代購,無接觸網上往來
「您好,您家買的東西放在門口了,一會兒出來拿一下。」下午5點半,小區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家門口,物業經理萬正中將物品放進202專用籃中,隔著門喊了聲。隨後,他又跑到樓下,發微信、打電話通知其他居民領取訂購物品。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購物成了問題。西湖上城業主委員會積極作為,為保障疫情期間小區生活物資需求,王竹宏主任列計劃、拓渠道、力保採購工作通暢。小區志願者積極組織西湖上城小區微信群採購接龍統計,每兩天集中採購一次,然後發微信、打電話通知居民分批下樓領取。同時,小區物業法人劉志還免費為居民送各種蔬 菜 ,至今已經免費送蔬菜五千公斤以上。
「不是生活必需品,不提倡組織購買,因為這樣增大感染的風險。拿菜時一定要保持2米距離。」小區初封時,有些居民抱怨食材種類太少,小區物業就會在群里反覆提醒防控重要性。還有意將居民自家做的油條曬到網上,引來一片點贊。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學著用有限的食材做出美味佳肴,並曬在群里。
「小區工作到位,生活還是比較方便的。」居民們紛紛表示,一定配合小區工作,儘量不出門,不給疫情防控添麻煩。
時間:19:26
藥品代購,護衛居民健康
「張先生,3棟2單元401的業主需要這個治糖尿病的藥,每天得吃,家裡還只能吃兩天了。買2瓶。」晚上7點26分,小區醫療購買微信群里,不斷有包保黨員發信息,請小區代購員張博幫忙買藥。
張博翻看群內消息,用表格一一記錄下來,準備第二天一早去藥店採購。
每天中午,買完藥回小區的張博開始發消息給對應的包保黨員,讓他們到門衛服務台領取藥品。等把訂購的藥品領取完後,他才回家吃飯。
「這小伙子真不錯,不怕吃苦又有耐心。」居民劉洋誇讚道。
西湖上城小區內,有幾名慢性病患者,小區居民購買藥物變得很不方便。小區居民群里開始徵集志願者。張博主動報名,成為藥品代購的志願者。他每天根據居民的要求,列出藥品清單,第二天統一採購後,通知居民到小區服務台領取。從2月15日開始,已為200戶居民購買藥品。「都是一個小區的,我
是年輕黨員,為他們服務是應該的。」張博說。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目前,我市正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像黃州區建新社區西湖上城小區居民一樣,從自我做起,配合小區所屬的街道、社區工作,配合物業工作,配合黨員工作,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
編輯:彭剛 李奕漫|編審:葉涵瑩|終審:錢芳
來源:黃岡全媒體(記者馬艷明 陳愛武 )